首页 > 古典言情 > 穿越杨玉环,重揽长安月 迟暮龟

60.李泌见鲜于叔明,促膝长谈通有无

小说:

穿越杨玉环,重揽长安月

作者:

迟暮龟

分类:

古典言情

李璬于李璘告别时,已经天色不早了。

他认为李璘如果被抓到商超做壮丁,一定是挨打最少的那个人。因为他的工作狂性格已经癫到非人程度,这种人就像是那种能做到“后面的鞭子还没落下,已经一个人盖完整个万里长城”的人。

他哪怕是休息时间都不会自己在寝宫里小睡一会,而是选择找自己来下棋,一边下一边喋喋不休地想方设法试探自己。

李璬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伪装的已经那么到位了,李璘还是不肯放过他,换着法的旁敲侧击。

他哪怕这样都不肯完全相信自己,太变态了。

可是他总是觉得李璘对自己也没有起疑,难道是因为李璘不忙一忙工作的事情就浑身不舒服,导致习惯性的试探自己吗?

......如果这样的话,那倒是更变态了。

一边想,李璬一边把手伸到一旁,捏住自己身旁挂着的一个钱袋子。

他隔着袋子摸索着,估计里边有多少银两,同时东拐西拐,绕了不少路,走到个寂寥无人的巷子中去,叩响了一扇漆红色的木门。

木门从里边轻轻打开,从门缝里能看得到,有个扎着小丸子的小女孩眨巴着大眼睛看向他。

小姑娘个子很低,才到李璬的膝盖处。她把头仰起来,看到李璬温和地低头冲着自己笑。

天色很黑,小姑娘没看清来者的脸,歪了下头,像是一只好奇的小猫。

李璬见状,相同方向地歪了一下脑袋,像是在回应她。

突然,小姑娘认出了他。她笑着跳了起来,扭过身欢快地向处点着灯的地方跑去。

“颖王殿下来啦,颖王殿下来啦!”在一声声地大喊中,面前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素衣的女子蹲下来,抱住了扑向她怀里的女儿。她一只手指轻轻盖住小女孩的嘴,温柔地说:“嘘,小声点,不要让人听到哦。”

小女孩咯咯地笑着,李璬此时也已经慢慢地从门口走了过来。

在小院后方树上的鸟鸣声中,李璬把拿包银两塞到小女孩的手中。

“这段时间委屈你们了。”李璬说。

“殿下,我们还得多谢您呢,”那女子的眼睛里像是流转着月色一般柔和:“若不是您,我们一家三口此时应该已经死在岭南的瘴气中了。只是不知……夫君他现在怎样了。他这么久也没给我们写过一封信。”

李璬:“我的探子来报,说他早已见过李琩,将遗诏给了他。现在长安已还……想必他已经跟随李琩去长安准备登基事宜了。你们便放心罢。”

李璬站在小院中,夜色深沉,树影婆娑,微风拂过。

“殿下,夫君他……真的安全吗?”女子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女儿那可爱的小丸子,手指轻轻一弹,丸子上下抖动着。

画面很美好,但在这美好的画面里,李璬并没有忽视掉她眼中的担忧。

李璬点头道:“你放心,听闻杨玉环在辅佐李琩,从她这段时间的所向披靡来看,长安的乱局很快就会平息。鲜于大人是聪明人,他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你就放心在这里待着吧,没人会找得到你们。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你们一家自然会团聚。”

女子听完,抬头看向北方的高墙,仿佛在那里能映出鲜于叔明的影子。

到长安的鲜于叔明,暂居于一处府邸中。他日夜望着南方的方向,

鲜于叔明作为李琩唯一一个能信得过的大臣,自然会被他随军带来长安。

他的唯一任务就是把信件送给李琩,这个任务他已经完成了,按理来说他已经完全可以去找自己的妻女,重新安顿下来。

但他在心中依旧放不下自己曾有过的一个任务——为朝廷效忠,造福一方百姓。

于是他留了下来,又跟着李琩从沙场跑到长安的宫墙中。

他正看着南方的方向发呆,忽然家丁来报,李泌来访。

李泌?

鲜于叔明早就听过他,他早年跟在李亨身边,由于侵害到杨国忠的利益而被杨国忠嫉恨,屡遭非议,一气之下归隐山林,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消息。

他钦佩鲜于叔明的智慧和气节。他曾在蜀地的夜里读过李泌的《复明堂九鼎议》,字句如刀,直剖时弊,也曾在听闻李泌因触怒杨国忠而挂冠归隐时,在书房里独自喝了一整坛酒——既痛惜朝堂失一栋梁,又暗赞此人风骨铮铮。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快步走出书房,迎向府邸的大门。

李泌正站在门口,一身素色长袍,神情淡然,从容不迫。

“李大人,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鲜于叔明拱手行礼,语气恭敬。

李泌微微一笑,回礼道:“鲜于大人客气了。李某冒昧来访,打扰之处,还望见谅。”

鲜于叔明连忙摆手:“李大人言重了,快请进。”

两人一同走进府邸,鲜于叔明吩咐家丁备茶。李泌坐下后,鲜于叔明上下打量着李泌,就像是看着许久不见的故友,又像是打量一个稀世珍宝。

就连李泌那白衣袖口有一点很淡的纹路,都看了半天。

“鲜于大人连李某袖口破洞都要盯着看半天,莫不是要替我缝补?”李泌的声音把走神的鲜于叔明拉了回来。

鲜于叔明有些尴尬地笑了一下,收回了自己炽热的目光。

“李大人说笑了。”

李泌接着说:“听闻你被李璘流放,又独自一人从蜀地北上,将先帝遗诏亲手交给殿下,实在劳苦功高。”

“若非如此,先皇的遗愿就会被永远掩埋在剑南的泥土中。我只是做了应做的事罢了。”

李泌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鲜于叔明的脸,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谈论天气:“鲜于大人一路北上,可曾遇到过什么险阻?”

鲜于叔明随即笑道:“蜀道艰险,倒也不算稀奇。只是有一夜在剑阁关外,遇到了一伙山匪,险些丢了性命。倒好在信件被我藏着,并未被发现。”

“那这真是万幸。若是碰上敌军假扮的土匪,趁乱掉包了信件,那时态可严重多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