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一日,军队在灵武整顿完毕。
此时,京畿道已大部分失守,扶风有民众自发组成军队抗击叛军,大获全胜,阻挡了他们西行的步伐。薛景仙杀掉了燕军负责攻打扶风的叛军,驻守在南北交流的关隘。
就连历史上发生了“马嵬驿之变”的马嵬驿也落入了敌军的手中。
在雍丘,张巡还在拼死抵抗。
在安史之乱开始直到现在,基本所有将士都和朝廷失去了联系。
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在狂风中挣扎。
有人在抵抗中收复了失地,也有人壮烈殉国。
乱世,是英雄的摇篮。
雍丘,重兵围困下,有将领劝降张巡投降。张巡带领将士们在皇帝的画像前跪拜后,将有降心的部下斩首。
南阳,敌军换了一个又一个将领,攻不下鲁炅固守的城池。南阳被围困成一座孤城,屹立在燕军的渔阳鞞鼓声中。
为了让将士们尽快得到中央的消息,鼓舞军心,方便统一调度,杨玉环第一件事就是建议李琩四处散发消息。
军心溃散是乱世中最最大的威胁,能让坚不可摧的城墙一瞬间倒塌。唯有让将士们知道朝廷仍在,仍然没有放弃他们,才能凝聚人心。
李琩采纳了杨玉环的建议,迅速派出信使,携带诏令奔赴各地。
接着,他们又发出广纳贤才的通告。“凡有才之士,无论出身,皆可前来灵武投效。若能献策平叛、建功立业,不吝封赏。”
通告刚发出去就有人通报,秦双回来了。
是江采萍来找杨玉环,才让她知道了这个消息的。
她发现,李琩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在回避她参与军务了,一些小消息已经不再告诉她了。
江采萍一见到她,就跪在了她身前。
以前,傲骨如梅的江采萍,就算是被杨玉环算计到失宠也从未向她低下过头。
哪怕是在冷宫中,她也微笑着,静静看着来冷宫嘲笑她的贵妃。
她眼中没有了得宠时的荣光,但自信却没少一分。
如今,她跪了下去。
跪的不是自己废妃的身份,她跪的是杨玉环的救命之恩。
她低下了头,但是她的眼睛还是那么自信,仿佛一朵红梅在眼中绽放。
其实,在安禄山的铁骑破了长安城的那一天,她眼中的自信已经只剩下细微的一点火花。
但和秦双奔波的一路上,这一点火花照亮了皑皑白雪,又成了枝头的艳红。
是秦双把她从无边的黑暗中拉了出来,他教给她如何在乱世中存活,教给她怎么去聚拢名为坚强的肥料。
她看着面前快瘦脱相了的女子,心中感慨万分。
哪怕刚受过伤,又一路劳苦,饥一顿饱一顿,她消瘦又惨白的脸上依旧有着大小姐的贵气。
“多谢贵妃娘娘救命之恩。”她说。
杨玉环笑了,她连忙起身向前走去,扶起了江采萍。
“我不是贵妃娘娘,”她拍了拍江采萍肩膀上的灰尘,“我是杨玉环。这么久辛苦你了。”
有多久?
是她来灵武的这段路吗?还是自从杨玉环进宫开始?
她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么久”是哪一段时间,但是她从心底里心疼这支饱受风霜的梅花。
昔日里针锋相对的两个妃子,此刻紧紧地相拥在了一起。
“娘娘,若不是您和秦将军,我大概在燕军手下生不如死吧。”
“一切都过去了,”杨玉环顿了顿,“见到江采芹了吗?”
江采萍摇了摇头。
一来到灵武,她就先来找杨玉环了,甚至没来得及缓一缓酸痛的双腿。
“娘娘,等下我稍微收拾一下再去找他吧,免得他担心。”
杨玉环关切地问道,“来的路上可安全,有没有遇到叛军?”
“土匪游寇倒是有些,都被秦将军和高将军摆平了。”
“高将军?”杨玉环疑惑地回忆着,按理来说他应该和玄宗在一起。
江采萍:“高适,他与我们在路上相逢,一同来了灵武,现在应该在寿王殿下那里。”
杨玉环:“他怎么会来?”
“永王控制了朝廷,他从永王手下逃出来的。”
看来是李亨遇害的蝴蝶效应,造成了局面上的巨大动荡。
之前,尽管李璘觊觎皇位已久,但碍于李亨和玄宗的权势,硬是等到皇帝任命他带兵在南方平叛后才自立门户。
现在没了李亨,他连演都不演了。
杨玉环也不再问下去了,“快去军营里找弟弟吧,他很想你的,前段时间没少在军中闹腾。”
江采萍告别后,她急忙去书房找李琩和高适。
果真,她在门口听到了门内两人的对话。
进门后,高适一看到她就不再说话了。
“没事的将军,继续说吧。”
高适并不是厌恶贵妃,他只是按照以往的习惯——女子在的时候不谈政事。他并不知道在这支军队里有这么一个贵妃。
“我走之前打探到的消息,李璘派人拜访长沙太守李岘,江陵尹吕諲,送去信件意图拉拢他们,打着为太子李亨除佞的旗号结党营私,暗通款曲。去找李岘的使节带着回礼回来,但据说去找吕諲的使节回来时脸色很不好看,应是被大骂了一顿。”
杨玉环站在一旁,轻声道:“殿下,李璘虽然野心勃勃,但他毕竟还未公开反叛。如果我们贸然行动,反而可能激化矛盾,甚至逼他彻底倒向叛军一方。不如先以朝廷的名义,派人安抚李岘,同时暗中监视李璘的动向,以防他进一步勾结叛军。”
她顿了顿,“还有,我们应当抢先控制住江南地区,毕竟那是战时的粮仓。”
李琩:“若是要控制江南,就要控制住扶风,否则我们很难能与南方沟通。近日有战报,燕军数次围攻扶风,倒是迟迟没有进展。”
高适:“我来时路过扶风,薛景仙将扶风守得固若金汤,燕军虽多次围攻,却始终未能攻破。薛景仙不仅善于守城,还多次主动出击,袭扰叛军粮道,使得叛军疲于奔命,无法全力攻城。”
杨玉环:“那么南北的道路是畅通无阻的,我们必须要派一个可靠的将领去一趟江陵。”
派谁呢?
军中一同北上的官员与将领们,并没有在江陵任官过的。
本想直接派高适去,但是转念一想,李璘刚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