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七零凝脂美人[穿书] 地生花

10. 第十章

小说:

七零凝脂美人[穿书]

作者:

地生花

分类:

古典言情

村支书一家刚刚睡下,急促的敲门声和狗叫声把他们吵醒,披着衣服出来才知道卢海花昏迷不醒,要借拖拉机去镇上医院。

拖拉机带着王保华家到医院弄好一切已经是第二天天亮了。

医生说卢海花是急性阑尾炎,本来身体底子就不好,几天没吃饭又加上大悲大怒是很危险的,先住院三天看身体调理情况,身体稳定下来就动手术切除。

今年荔枝还没有收成,家里的余钱本来就不多,村子里大多人家都是这样,王保华打算去和大哥王保国借上一些,等卖了荔枝就还,毕竟之前玉山读书的时候他家也和大哥借过钱,大哥手头宽绰一些,他家后面也还了。

“保华,家里什么情况你也清楚,现在荔枝没卖,徳山眼瞅着就要讨婆娘,宝山又在镇上读书,读书开销多你也清楚,真没钱借给你。看看家里的米缸都空了,老太太还吃着药呢。”

王保国媳妇张福妮讲着家里的不容易,又语重心长的说道:“那什么阑尾应该也不是什么大病,找赤脚大夫看看弄草药喝喝,别被医生给骗了!”

等终于把王保华糊弄走了,张福妮变了个嘴脸,“真是的,张口就借四块,到时候他还得上吗?占了那么好的荔枝树,他一个瘸子一个病秧子再加一个女娃子,种得了吗?”

“行了,孩子都在呢,你听听你说些什么。”王保国道。

家里德山和宝山都在,一些话就不要在小辈面前嘀咕。老四家算是彻底废了,连个传宗接代的儿子都没有,以后也是绝户的命。

“妈,那个城里人真回来了?”抱着书在火炕边的王宝山问。

“可不是回来了,说的话一套一套的,要不是她,咱家今年的荔枝树可都是东大壕的。”

王宝山闻言合上手里的书,他往火堆了根加了根柴禾,火舌卷过柴禾,锅里的水咕噜噜沸腾地翻滚,他慢慢道:“四婶住院,我们家拿不出多余的钱,别的地方倒是能帮帮忙。”

***

苏月月收拾好东西见到回来的王保华,第一次主动开口问:“钱没借到?”

见王保华后面还跟着个穿蓝布褂子的贩子,进来就往猪圈那边钻,“最多十五块,你家这猪瘦,又是急用钱的当口。”

十五块,也算差不多了,苏月月觉得价格合适可以卖,再凑凑,手术费应该能凑齐了。

她瞥了一眼王保华,攥着衣角跟着趴在猪圈门口,声音发颤却没松口,“不行,这猪我养了三个月,从巴掌大喂到现在,少于十八块,说啥也不卖。”

贩子嗤笑一声:“保华,我也不是讹你,你也清楚急用钱的当口可卖不了这个价。”

王保华没接话,转身走进猪圈里,蹲下来摸了摸猪仔滑溜溜的背,猪仔拱了拱他的手心,他低头硬声道:“钱不够我再想办法,猪不能贱卖。”

“十六块,我们卖。”苏月月扬声道。

王保华第一次朝苏月月拔高了声音,“卖什么?!不卖!”

“人重要还是猪重要?”苏月月反口一句,凉凉的看着他。他这趟出去没借到什么钱吧。

王保华抬起头,双眼通红,手指里捏着几张零碎的角票,一声不吭,他这趟出去,能张嘴借钱的他都借了钱。

大家都说没钱,他手上这些是东拼四凑借到的三块五毛钱,其中一块五还承诺了还的时候多几毛利息。

最终猪被捆起拉走了。

王保华只借到了三块五,听着这个数字,简直了,比苏月月预料到的少太多了,杯水车薪。

不管怎样,得先去医院,离开红川市的时候苏国祥塞给了她三十块钱,回村途中在文具美术店买了画笔炭精粉一些工具花出去了一些,现在剩下二十七块多,加上王保华借到的和唐高远留下的以及卖猪的钱,先在医院预缴三十块。后续的手术费用再另想办法。

苏月月找人问了一下镇上有没有国营委托店,要是没有,她就得跑一趟桐城了。

“国营委托店你得到城里去,城里有好几个,这个可没有。”

得到护士的回答,苏月月赶着最后一班车往城里跑,幸好出村的时候找村支书开了介绍信,不然得白折腾一趟,桐城地大,国营委托店也算好找。

“你看看这种手表你们回收吗?”苏月月进店之后把手表摘了递过去。

店员接过来,细细的检验了几分钟,“这是上海牌手表,7120普通型号,有点磨损,但完整度这些还可以,价格上……60块,你看成不?”

照现在的二手物价这个价格不高也不算低了,但才60块,住院上下加上各种花销要花的钱起码一百来块。

见小姑娘不说话,店员把手表放下,“65块不能再高了,二手的不能和新货比,不然我没利润也卖不出去,你这也不是稀有型号,要是不满意,你再看看别家店。”

这一姑娘的穿衣打扮一看就是有见识的,店员也不会随便糊弄人,何况买得起上海牌手表的人也不是他几下就能糊弄得了的。

最后前后拉扯了几下,苏月月以67块钱把手表卖了。

手表是她上次生日硬磨了杨采给她买的,也是她迄今为止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了,这些钱并没有给苏月月多少安慰,砍树吃桃可不算什么好事。

花了三角钱在街头吃了碗面,味道很是一般,她没带粮票,去不了国营面馆,个体户开的面馆不用粮票,价格上确是相对较高,惦记着晚上还要住招待所,没吃饱的她也不敢再花钱买第二碗。

改革开放初期,搞原子弹的干不过茶叶蛋的,只要敢想敢干,随便做点小买卖都一本万利,苏月月在桐城逗留了一天,逛了集市和一些铺子,见到了人卖各种东西,有包子、糖瓜、豆花馄饨,看着都太好吃了。

但她没钱,咽了咽口水果断走开。摆摊不适合她现在的情况,她需要的是立马就能结钱的活计,最好是能预支工资的那种。工资还得高。

街上的店铺外有些会贴着招工,不过很少,毕竟招工还要多花一份钱,不如自己干,真金白银都是自己的。

终于苏月月在码头找到一份当天现结的活计,帮早点摊包包子,按件计酬,包十个包子一角钱。早上忙完就能结账,不耽误她下午继续找工作。

厚着脸皮问了几家店铺招不招工,要么不招,要么就是不能预支工资,亦或是工资太低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