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红楼梦之黛玉宝钗gl 铅华如初

6. 第六回 慧蘅芜巧设连环计

小说:

红楼梦之黛玉宝钗gl

作者:

铅华如初

分类:

衍生同人

第六回慧蘅芜巧设连环计

却说黛玉南归之后,宝钗便称病不出,日日只在梨香院中对着窗外竹影出神。这日薛姨妈端着冰糖燕窝进来,见女儿又在翻阅南边来的信笺,忍不住坐在榻边叹道:"我的儿,既这般想念林姑娘,偏要这般折腾自己?瞧这脸儿又清减了。"

宝钗掩袖轻咳,苍白的脸上勉强挤出笑意:"母亲不知,女儿前日查账,发现扬州分号的盈利较金陵少了三成。若是哥哥能去历练,一来学着打理家业,二来..."她适时顿了顿,取出一份账册,"您看这扬州瘦马的价格,比金陵便宜三成。若是买些好马走漕运,丝绸的运费能省下一半。"

薛姨妈接过账册细看,不禁点头:"这话倒是。你哥哥整日游手好闲,也该学着经营了。"

"正是。"宝钗又从妆奁中取出一封密信,"女儿还听说,两淮盐政李大人与父亲旧交,新任的盐运使张大人最爱收藏扬州八怪的字画。若是哥哥能在林世伯跟前学些风雅,将来在盐务上也能帮衬一二。"

话音未落,薛蟠掀帘进来,破天荒地整衣行礼:"母亲,妹妹。"他手里捧着一本《扬州风物志》,"儿子今日看了漕运一章,听说扬州有个'盐商半月谈',各地的盐商每月十五都会在平山堂聚会..."

薛姨妈惊喜交加,宝钗顺势道:"哥哥既对这些感兴趣,何不请林世伯指点?林世伯在扬州为官多年,对这些最是熟悉。"

薛蟠搓着手笑道:"好妹妹,你有所不知。我前儿认识个扬州来的客商,说林大人最爱给人讲古。什么隋炀帝开运河、史可法守扬州,说起来头头是道..."

三日后,薛家举家南下。船行至瓜洲古渡时,宝钗倚在船舷,望着烟波浩渺的江面,轻轻吟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宝钗猛地回头,只见黛玉披着月白斗篷立在船头,眼中含泪带笑。

原来黛玉早得了消息,特来渡口相迎。二人执手相看,竟一时语塞。还是薛姨妈笑道:"两个傻孩子,站着做什么?还不快请林姑娘上船吃茶。"

登船后,黛玉与宝钗并肩坐在窗边,十指紧紧相扣。宝钗轻声道:"瘦了。"黛玉嗔道:"你也是。"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香囊,"这是用扬州琼花制的,听说隋炀帝当年就是为了看琼花才开凿运河..."

宝钗接过香囊,眼中泛起泪光:"我记得...那日你说要去看琼花..."

当晚抵达林府,林如海设宴接风。酒过三巡,薛蟠起身敬酒:"林世伯,晚辈在金陵就常听人说您学问渊博。特别是对扬州的历史,什么鉴真东渡、马可波罗来访,都如数家珍..."

林如海闻言捻须微笑:"贤侄过奖了。不过扬州确实历史悠久,单说这运河..."

薛蟠立即接话:"世伯说的是!晚辈听说这运河边有个'盐商古道',明日可否请世伯带我们去走走?"

次日,林如海果然带着众人游览运河。行至一处古码头,他指着斑驳的石阶道:"这便是当年盐商装卸货物的地方。扬州盐商有句老话:'千船盐,万船粮,不如运河一线长'。"

薛蟠听得入神,忙问:"世伯,如今这盐引..."

宝钗在旁与黛玉交换个眼色,轻声道:"父亲在世时常说,薛家的生意要想做大,还需在盐务上多下功夫。"

林如海点头:"不错。如今盐政改制,若是能拿到淮盐的专卖权..."

忽见黛玉身子晃了两晃。宝钗急忙扶住,却见黛玉面色煞白,额间渗出细密冷汗。

"颦儿!"宝钗将她揽入怀中,声音发紧,"可是心口又疼了?"

黛玉嘴唇微动,却发不出声来,纤指无力地抓住宝钗的衣袖。宝钗当即扬声唤人:"快请陈大夫!紫鹃,取我的参片来!"

薛姨妈闻声赶来,见状急得团团转:"方才还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话音未落,黛玉已晕厥在宝钗怀中。

宝钗强自镇定,指尖轻探黛玉鼻息,对薛蟠道:"速回府,莺儿,把前日得的冰片取来。"

回府后宝钗将黛玉安置在榻上,不停为她揉按手心,低声唤着:"颦儿莫怕,我在这儿..."

不过一盏茶功夫,陈大夫提着药箱疾步而入。诊脉时,但见他眉头越皱越紧,半晌方道:"林姑娘这是忧思过度,气血两亏。若再晚片刻..."

陈大夫开方时特意将林如海请至外间,低声道:"林大人,令爱这病症...若是寻常人家,怕是要预备后事了。"

林如海手中茶盏"啪"地落地,碎瓷四溅。

陈大夫面色凝重:"林小姐这是忧思成疾,需要静养。最好有个知心人常伴左右,游山玩水,宽慰心怀。"

林如海沉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