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王卫国带着沈青阳、刘兵刘军兄弟,还有沈军和沈富国,六人小分队再次出发,直奔十里坟。
如今这地方,简直快成了他们的专属猎场。
运气不错,刚进山没多久,就发现了野牛群的踪迹。
又是四头膘肥体壮的大家伙。
还是老办法,王卫国拿出特制的药粉,拌在草料里,放在下风口。
没过多久,四头野牛就摇摇晃晃地倒下了。
接下来的十天,王卫国带着队伍在山里来回扫荡,收获颇丰。
野猪、狍子、野鸡野兔,林林总总加起来,足足打了七八千斤的野味。
老规矩,除了留下一部分自家吃和送人情,其余的全部让李振东派车拉去了轧钢厂,作为厂里的过年福利。
这一次,王卫国直接拿了三千块的现金,外加几十斤最新鲜的牛杂。
回到村里时,李振东他们也兑现了诺言,三个半人高的大酒坛和几十斤的高度散装白酒已经送到了他家院子里。
王卫国也不耽搁,将那两颗熊胆和一颗豹子胆小心地处理好,分别泡进了酒坛里,用黄泥封好口,埋在了院子的角落。
这可是真正的宝贝,等上几年,药效完全激发出来,千金难求。
当晚,王卫国再次设宴,请刘兵他们几个一起吃饭。
依然是牛杂安排上,新弄来的高度白酒也开了封。
推杯换盏之间,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酒酣耳热之际,王卫国拿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兄弟们,这次辛苦了,这是你们的。”
他将信封推到刘兵面前。
刘兵打开一看,里面是五沓崭新的“大团结”,整整五百块!
“卫国哥,这……这也太多了!”
刘兵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不多。”
王卫国摆摆手,眼神清亮。
“跟着我王卫国,就不会让兄弟们吃亏。拿着,回去给家里添置点东西,好好过个年。”
算上这次的收入,加上之前存下的,王卫国自己的资产,也悄无声息地突破了一万大关。
距离过年只剩下五天了,村里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
这天下午,一辆吉普车开进了沈家村,停在了王卫国院子门口。
车上跳下来一个穿着**制服的挺拔身影,正是李青山。
他这次是来找王卫国送物资的,后备箱里塞得满满当当,除了常规的米面油,竟然还有几百斤用油纸包
好的新鲜牛肉。
不用问,肯定是问李振东他们几个厂长要的。
“你小子行啊,让你去送个物资,你倒好,直接跑去山里打猎,一消失就是快两个月!”
李青山一见王卫国,就没好气地在他腿上踢了两脚,不过脸上却带着笑意。
“我这不是看不得乡亲们日子过得太苦,想给大伙儿创收嘛。”
王卫国嘿嘿一笑,打着哈哈。
兄弟俩笑闹了一阵,便一起开着车,将剩下的物资送到了公社。
回来的路上,车里的气氛安静了许多。
李青山忽然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了王卫国。
“这是什么?”
王卫国有些疑惑。
李青山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一个京都的地址。卫国,你记住了,过完年,最晚初八之前,你带着爷爷去一趟京都,到这个地址找人。”
这张薄薄的纸条,在王卫国的手中却重如千斤。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
今年的年夜饭,是王卫国重生以来最丰盛、也最热闹的一次。
两大桌子拼在一起,坐得满满当当。
沈家、王家,还有刘兵刘军他们几个核心的兄弟,都聚在了王家的大院里。
院子里挂上了崭新的红灯笼,映着皑皑白雪,暖黄色的光晕显得格外温馨。
孩子们是最高兴的。
王山带着弟弟王海,还有沈青山家的两个小子大虎二虎,再加上沈青阳家的小云天,几个小家伙在院子里追逐打闹。
笑声和鞭炮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热闹的过年交响乐。
沈青青和张莲她们在厨房里忙得脚不沾地,一道道香气扑鼻的菜肴被端上桌。
红烧肉、炖牛肉、小鸡炖蘑菇、清蒸鱼……
几乎把山里和河里的好东西都凑齐了。
“来,都满上!”
王卫国举起酒杯,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祝大家新年新气象,日子越过越红火!”
“好!越过越红火!”
众人齐声应和,杯盏相碰,清脆的声音里满是喜悦和对未来的期盼。
王长林坐在主位上,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股子热闹劲儿,能听到孙子、重孙们的欢声笑语,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这个年,过得安稳而又幸福。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王卫国就揣
着几包好烟,敲开了村长沈红星家的门。
说明来意后,沈红星二话不说,大笔一挥,就给开好了去京都的介绍信,还一个劲地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
如今的王卫国,早已是沈家村乃至整个公社的宝贝疙瘩。
初二一大早,天还未亮透,王卫国就和爷爷踏上了前往京都的征程。
沈青青红着眼眶,一遍遍地给爷孙俩整理着衣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路上冷,衣服穿厚点。钱要放好,别露白。到了那边,安顿好了就赶紧拍个电报回来……”
王卫国笑着握住妻子的手,柔声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你在家照顾好孩子和爸妈,等我跟爷爷的好消息。”
为了这次京都之行,王卫国做了万全的准备。
他从那笔巨款里,取了足足五千块钱现金,用布一层层包好,贴身藏着。
除此之外,他还将那株两百多年份的野山参用最好的木盒装了起来,另外又挑了五株品相上乘、年份在五十年左右的人参,一并带上。
他深知,在这个年代,有时候这些东西比钱还好用。
绿皮火车哐当哐当,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一路向北。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终于在傍晚时分,抵达了目的地——京都。
走出火车站,一股夹杂着煤烟味的寒风扑面而来。
王卫国紧了紧身上的大衣,扶着爷爷,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眼前的京都,与他前世记忆中那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国际大都市截然不同。
街道不算宽阔,两旁是古朴的青砖灰瓦建筑。
路上跑的除了几辆公交车和稀少的吉普车,更多的是成群结队的自行车,叮叮当当的车铃声汇成了一片。
着几包好烟,敲开了村长沈红星家的门。
说明来意后,沈红星二话不说,大笔一挥,就给开好了去京都的介绍信,还一个劲地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
如今的王卫国,早已是沈家村乃至整个公社的宝贝疙瘩。
初二一大早,天还未亮透,王卫国就和爷爷踏上了前往京都的征程。
沈青青红着眼眶,一遍遍地给爷孙俩整理着衣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路上冷,衣服穿厚点。钱要放好,别露白。到了那边,安顿好了就赶紧拍个电报回来……”
王卫国笑着握住妻子的手,柔声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你在家照顾好孩子和爸妈,等我跟爷爷的好消息。”
为了这次京都之行,王卫国做了万全的准备。
他从那笔巨款里,取了足足五千块钱现金,用布一层层包好,贴身藏着。
除此之外,他还将那株两百多年份的野山参用最好的木盒装了起来,另外又挑了五株品相上乘、年份在五十年左右的人参,一并带上。
他深知,在这个年代,有时候这些东西比钱还好用。
绿皮火车哐当哐当,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一路向北。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终于在傍晚时分,抵达了目的地——京都。
走出火车站,一股夹杂着煤烟味的寒风扑面而来。
王卫国紧了紧身上的大衣,扶着爷爷,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眼前的京都,与他前世记忆中那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国际大都市截然不同。
街道不算宽阔,两旁是古朴的青砖灰瓦建筑。
路上跑的除了几辆公交车和稀少的吉普车,更多的是成群结队的自行车,叮叮当当的车铃声汇成了一片。
着几包好烟,敲开了村长沈红星家的门。
说明来意后,沈红星二话不说,大笔一挥,就给开好了去京都的介绍信,还一个劲地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
如今的王卫国,早已是沈家村乃至整个公社的宝贝疙瘩。
初二一大早,天还未亮透,王卫国就和爷爷踏上了前往京都的征程。
沈青青红着眼眶,一遍遍地给爷孙俩整理着衣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路上冷,衣服穿厚点。钱要放好,别露白。到了那边,安顿好了就赶紧拍个电报回来……”
王卫国笑着握住妻子的手,柔声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你在家照顾好孩子和爸妈,等我跟爷爷的好消息。”
为了这次京都之行,王卫国做了万全的准备。
他从那笔巨款里,取了足足五千块钱现金,用布一层层包好,贴身藏着。
除此之外,他还将那株两百多年份的野山参用最好的木盒装了起来,另外又挑了五株品相上乘、年份在五十年左右的人参,一并带上。
他深知,在这个年代,有时候这些东西比钱还好用。
绿皮火车哐当哐当,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一路向北。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终于在傍晚时分,抵达了目的地——京都。
走出火车站,一股夹杂着煤烟味的寒风扑面而来。
王卫国紧了紧身上的大衣,扶着爷爷,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眼前的京都,与他前世记忆中那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国际大都市截然不同。
街道不算宽阔,两旁是古朴的青砖灰瓦建筑。
路上跑的除了几辆公交车和稀少的吉普车,更多的是成群结队的自行车,叮叮当当的车铃声汇成了一片。
着几包好烟,敲开了村长沈红星家的门。
说明来意后,沈红星二话不说,大笔一挥,就给开好了去京都的介绍信,还一个劲地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
如今的王卫国,早已是沈家村乃至整个公社的宝贝疙瘩。
初二一大早,天还未亮透,王卫国就和爷爷踏上了前往京都的征程。
沈青青红着眼眶,一遍遍地给爷孙俩整理着衣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路上冷,衣服穿厚点。钱要放好,别露白。到了那边,安顿好了就赶紧拍个电报回来……”
王卫国笑着握住妻子的手,柔声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你在家照顾好孩子和爸妈,等我跟爷爷的好消息。”
为了这次京都之行,王卫国做了万全的准备。
他从那笔巨款里,取了足足五千块钱现金,用布一层层包好,贴身藏着。
除此之外,他还将那株两百多年份的野山参用最好的木盒装了起来,另外又挑了五株品相上乘、年份在五十年左右的人参,一并带上。
他深知,在这个年代,有时候这些东西比钱还好用。
绿皮火车哐当哐当,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一路向北。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终于在傍晚时分,抵达了目的地——京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