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重生六六年:赶山致富,把妻女宠上天! Lunatic

第360章 入冬

淅淅沥沥的雨水终于**二十号这天停了,可紧随而来的,却是刮骨钢刀般的寒风。

一夜之间,气温骤降,早起推开门,院子里水缸的表面都结了一层薄冰。

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也格外的凶。

呼啸的北风卷起海上的怒涛,灰黄色的浪头疯狂地拍打着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这样的天气,别说出海捕鱼,就是站在岸边都感觉能被风给吹跑了。

王卫国站在村口的山坡上,望着那片狂暴的大海,知道至少在开春之前,靠海吃海这条路是暂时走不通了。

谷子总算是收完了,湿谷子在打谷场上晾了好几天,才勉强达到可以入库的标准。

交完公粮,剩下的就是村里人最期盼的分粮环节。

这一年,王卫国组织的捕鱼队给村里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折算下来足有万把斤的粮食额度。

可这些,并不能直接分到个人头上。

村里的规矩是,捕鱼队的收益优先抵扣全村的公粮任务和集体的各项开支,剩下的才会按照全年的工分进行分配。

沈红星站在打谷场中央,拿着大喇叭,声音被寒风吹得有些发散。

“……今年年景不好,大伙儿都辛苦了!交完公粮那些,队里还剩下些细粮,现在按工分给大家分了……”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沈青青这一年多,除了照顾家里,就是跟着下地干活,尤其是在秋收这段时间,几乎是全勤,累积的工分在村里的妇女里算得上是名列前茅。

可即便如此,最后分到手的,也不过十多多斤大米白面。

王卫国自己的工分,因为主要精力都在出海上,地里的活干得少,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村里分得最多的一户,是沈富民家,他家劳力多,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刨食,最后也才分了六七十斤细粮。

“就这么点粮食,够干啥的,唉。”

陈翠霞拎着布袋子,里面装着女儿家分到的十多斤粮食,忍不住叹气。

“一家子老老小小,塞牙缝都不够。”

沈青青倒是很看得开,她拍了拍墙角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红薯,笑着说。

“妈,不少了。咱们家还有卫国之前换的粮食,加上这些,今年过年能吃上几顿白面饺子呢。你看赵家村那边,今年刚把欠队里的债还清,想吃细粮,得眼巴巴等到明年了。”

这话不假。

如今的沈家村,乃至整个连山大队,普遍情况就是一年十二个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月,能有两个月吃上细粮就算好年景,剩下的十个月,都得靠红薯顶着。

空气里那股甜丝丝的味道,闻久了,都让人觉得有些发腻。

不能出海,就意味着断了一条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王卫国可不是个能闲得住的人。

他把民兵队的骨干都叫到了家里。

火炕烧得暖烘烘的,沈青青给每人倒了一碗滚烫的红薯糖水。

刘军喝了一口糖水,哈着白气,率先开口。

“卫国,叫我们来,是有啥章程?这天儿,海是出不成了,地里也没活了,大伙儿都在家闲得长毛了。”

刘兵也点头附和:“是啊,总不能就这么干耗着,坐吃山空啊。”

王卫国抬起头,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沉声道。

“海出不成,咱们就进山。我打算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冬季狩猎,时间会长一点,都做好在山里过夜的准备。”

进山打猎?

众人精神一振。这可是好事!

“咋个章程?你说,我们都听你的!”

沈富民如今接替了沈军的位置,显得格外积极。

“这次进山,准备要足。”

王卫国伸出手指。

“第一,干粮。每人至少准备十天的量,以炒面和红薯干为主。第二,**。这次我们往深山里走,遇到的家伙可能不小,每人准备五百发**。”

五百发!

屋里响起一片抽气声。

这手笔也太大了!

以往进山,一人带个百十发**都算奢侈了。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