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基于“事实”层面的问题,用“事实”去推翻最合适。
祝晓晓发出来的证据真真假假混在一团,但吴以南逻辑又何尝严谨,证据也是真假参半。
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吴以南看着祝晓晓发出来的证据,直接卡壳了。
他默认谢卞晨和童司因“不清白”,有罪推论出整全流程。
其实推测的结果没问题,但他毕竟没看到过全程,所谓证据都是不同场景拼凑出来的。
虽然说得通,但却不是唯一的可能性。
祝晓晓所描述的情况,确实有可能是真的。
如果对面的人是童司因,他可以胡搅蛮缠,但这个人是祝晓晓,他又多忌惮三分。
反倒是网友脑子比他转得更快些,发现了一些漏洞。
“如果这是童司因自己点餐,她晒个下单记录不就行了?”
“对啊,点外卖都有订餐记录,截个图发出来很难?这种事有必要让别人来澄清?”
“不会是做贼心虚吧?”
童司因的粉丝们此时已经迅速反应过来。
之前对方证据确凿,把她们打的没有还手之力,此时找到对方逻辑缺陷,自然不会再袖手旁观。
“都说了是经纪人堂食的时候顺便点的,没有网络上的订单记录!”
“网上刚刚开始传谣没多久,人家说不定还在打电话联系餐厅查记录呢,你们就开始自high上了。”
“本来也不是多无懈可击的证据,现在不攻自破了呗。”
“最后澄清一万遍,因因没有谈恋爱!没有谈恋爱!没有谈恋爱!”
“因因是多明显的事业脑啊,我就说能不能别脑补了!”
“某些人翻车请独自翻车,不要想着因因拖下水,low爆了!”
舆论的天平逐渐倾斜,开始向童司因方向移去。
郑期之登陆了社交平台,将此事一锤定音。
“@祝晓晓同学仗义执言,本工作室代表艺人深表感谢。
本工作室两位艺人均属单身,没有任何恋爱关系,请网友们谨慎吃瓜,不要过度占用社会资源。
再次感谢。”
郑期之甚至还没跟祝晓晓身边的工作人员联系,就已经猜到事情的始末,隔空打了个配合。
面对吴以南所说的话,她原本上也是打算用类似的方法解决的。
本来就是一顿饭的事,童司因只是与谢卞晨吃了同一家餐厅。
并不能证明这是对方买的,更不能证明他俩人关系非同寻常。
这件事本身没有那么复杂,复杂的问题是…
谢卞晨的心思被放在台面上,会被网络上舆论所注意到。
与其说澄清这个问题,她更希望让谢卞晨借此机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加以警惕。
吴以南有很多猜测的成分,而他所认为的恋爱关系也并不存在。
重点是,恋爱关系不存在。
无论是祝晓晓用了点小手段,还是郑期之偷换了点概念,她们也都不算太心虚。
但如果情况有所变化,或者真的被人抓到什么把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今日澄清的话,也都会变成打脸回旋镖,令他们更加举步维艰。
所以,虽然郑期之能解决这个问题,祝晓晓出面的也意义。
她作为“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此时站出来开口说话,比郑期之效果更好,可信度更高。
也更不容易留下话柄,之后被网友翻旧账。
郑期之的澄清给童司因和谢卞晨粉丝同时吃了一口定心丸。
两边粉丝迅速站成一条战线,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说话。
“你瞪大眼睛看清楚了,根本没有恋爱!没有恋爱!”
“我说你盯着别人家艺人,简直就是神经病啊,窥私狂!”
“对,我刚才都气得忘了骂,现在想起来了,连因因丢的垃圾都去翻,是有多变态啊!”
经过这番折腾,话题绕了一大圈子,终于成功绕了回来,重新落在了吴以南的身上。
吴以南看着众人又重新开始骂自己,心底十分憋屈!
以他丰富的经验,看一眼就能看出人眼神中的不清白。
所以无论如何度不相信,那两个人之间没什么。
可他又知道自己证据确实来路不明,且不敢与祝晓晓硬刚。
吴以南垂死挣扎般,发出了谢卞晨看童司因的某张截图。
“那两个人明明不对劲…你看他们的眼神。”
他不算是当红艺人,对CP圈不太了解,不知道“眼神不清白”这种话不能乱说。
各路CP粉没有证据的时候,通常磕的就是所谓的“眼神”。
这句话简直是唯粉的PTSD!
“眼神”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根本没办法证伪。
某一个眼神是否代表着情愫,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答案。
两个人明明没什么,被吴以南乱扣帽子,已经把粉丝得罪惨了,此时还拿出这种理由刻意抹黑。
粉丝哪里能忍得了?
童司因的粉丝早就被她的“眼神”里的爱情坑出了经验,谢卞晨的粉丝更是身经百战。
大家都知道,这种事解释也没有用,最好的办法就是魔法对轰。
“自己做错事不知道出来道歉,只想着让别人陪他一起下泥潭!”
“节目组都找了替补导师了,是直接把他开除了吧!”
“那肯定要开除,这种毒瘤根本不配留在选秀综艺里,好好的综艺都被他一个人给污染了!”
“开除哪里够,就应该报警,他可是在逼迫女学员!”
“对啊,在餐厅里就那么明目张胆,谁知道背地里都做了什么?!”
“谁知道是不是qjf!”
吴以南在被开除或者挂上热搜的时候,网络上骂他的人还都抱着吃瓜的心思。
可他偏偏不甘寂寞,非要把童司因个谢卞晨拉下水。
他招惹童司因的粉丝也就罢了,谢卞晨的粉丝数量可不是一个量级。
很少有人能这么会作死。
同时激怒了两大波流量,还有一波是整个娱乐圈的顶流。
这些人对他群起而攻之,滋味可不好受。
吴以南的评论区和私信,在几分钟内就被塞得满满当当,全部都是对他亲切的问候。
与此同时,两拨粉丝还拿着他的“战绩”,挂满了几大社交平台,细细讲述事情的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