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炮灰白月光自救指南 时云归

36. 第36章 驾崩

小说:

炮灰白月光自救指南

作者:

时云归

分类:

现代言情

第36章驾崩

谢逐到两仪殿时,殿内殿外乌泱泱跪了一地人,随着他走进去,宫人让开一条路,隐约可以听见抽泣声,似是一丝欲断不断的麻线,听得人心口沉重。

跪在最前面的是太子妃,一身素淡青衣,眼角微红,却仍显镇定。

其后两人一排,一是谢明月,再就是如今后宫位份最高的淑妃娘娘了。

其余宫妃则跪在她俩身后。

即便如今王上修仙问道,可先前纳进宫的妃子仍然保留着位份,留在后宫。

众人见到太子殿下来,缓缓止住哭声,唯恐惹得这未来王上不快。

谢逐走至最前方,跪在床榻边,神色平淡,眸光幽深。

昔日掌控偌大谢国的王上,万人之上,生杀予夺;

如今躺在榻上,道袍加身,行将就木。

那些早已远去的回忆才从脑海中渐渐浮了上来。

他幼年时,是最崇敬这位父王的。上学堂老师们除了教授太子所学书籍外,也时常谈起父王的政绩,谈他少年登基,肃清内忧,荡平狄族;谈他善用臣子,颁布法典,百姓安居......

他一直以父王为目标、为榜样。

可这一切,在母后身殒那日全都烟消云散。

世人都道襄王重情,与王后鹣鲽情深,以至于王后西去后,襄王不能自已,沉迷道术,以求王后复生。

可笑!

死人如何复生?!

这不过是这个虚伪的男人为自己找的借口!

谢逐撇过眼,角落里礼部官员已经拟好旨,加盖玉玺和官印,朝着他微微点了个头。

他才对侍候在旁的医官说道:“父王如今情况如何?何时苏醒?”

“禀殿下,王上……脉象虚、虚浮,恐、恐怕是……”

医官斟酌再三,欲言又止,生怕说错了话,惹怒太子殿下。

谢逐心中自然明白情况,也无意为难他,摆了摆手,凝涩道:“孤想与父王说些话,劳烦医官。其他人先退下。”

众人闻言起身,窸窸窣窣一阵过后,殿内一片空荡荡。

谢逐看着医官施针,看着榻上众人眼皮颤动转醒。

襄王只觉自己从一片黑沉沉中窥见一缕光线,用力睁开眼皮,瞥见床前立着两道模糊人影。

他更加用力,这才看清是医官向太子作揖转身离开。

“吱呀”一声,殿门从外面关上。

“太子。”襄王张了张嘴,沙哑滞涩的声音传进谢逐耳中。

谢逐却不做声。

襄王没有被人忽视的不恭敬感,或许是没有气力再去计较。

“过了今日,你、你就要成为谢国新君了。”

“等今日,等了很久吧。”

襄王脸上扯出一抹奇异讽刺的弧度,瘦削皮散的脸皮更衬得他尖酸刻薄。

谢逐不止为何心里泛起一阵恶心,敛下眸,慢慢开口说道:“父王多虑了,儿无半分不轨之心。”

“也是。”襄王仿佛卸了力气,有气无力道:“我就一个儿子……”

无论太子做了什么,待自己百年之后,王位顺理成章只会是他的。更别提他还是位受百官赞扬,得百姓爱戴的太子了。

襄王浑浊的眼瞳注视着身前长身玉立的少年,从他的面容上仿佛看到已经逝去多年的发妻,喃喃道:“你长得,很像你母后......”

随后又道:“她、她去世多年,还是不要扰、扰她清净罢......寡人另建陵寝......”

“父王这么想真是再好不过了。”谢逐扯了扯唇,看着榻上将死之人还要故作情深,讽道:“毕竟我想,母后也是不愿与您同葬的。您修道多年,服下金丹无数,侵入肺腑,一身恶气......确是不妥的。”

襄王似乎是被激怒,起起伏伏的胸膛昭显无疑。

他呼吸渐重,眼珠左右逡巡,似乎想要找什么东西,无果,只喘着粗气嘶喊:“大胆!”

收效甚微。

他本就是吊着一口气,即便是嘶喊,对旁人来说,不过是色厉内荏,震慑不足。

谢逐见他发怒,心中更是畅快。

“父王莫要再提母后了,心中难道不怕吗?”谢逐仍是平平淡淡的模样,只是话说出口沾染上几分扭曲的快意,“哦对了,您是寻仙问道的超脱之人,何惧之有啊。只是可惜......”

襄王睁大了双眼瞪着谢逐,心中隐隐有猜想,却不敢深究,毕竟他所猜想的,可是弑父杀君的大逆之事。

他在等着谢逐卖的关子。

谢逐并未让他等太久,上前一步侧坐在榻上,甚至还颇有意趣地掩了掩被角,才继续道:“可惜父王没有尝出来,今日的金丹味道与平日里的不同......”

猜测成真,襄王眼中闪过几分不可置信,最后通通转化成被人愚弄的愤怒和杀气,怒斥:“逆、逆子!胆敢弑父、杀君?!来、来人......”

襄王已经是强弩之末,唤人的声音微弱,等了几息见无人进殿,就自己挣扎着要起来,连带着被角都散乱了开。

谢逐冷眼旁观他这副既愤怒又害怕的丑态,伸出手强硬地按住他,道:“省些气力吧,您越挣扎,去得越快......孤让医官唤醒您,可不是想看这副闹哄哄的场面的。”

襄王被掣肘住,体内涌起的痛感一波接一波,也明白回天无术,心底的不甘在痛意的泛滥下更甚!

他硬撑着身子,抓住谢逐按在被褥上的手,问:“为何?寡人是你的父王?!”

谢逐扯起唇角,诡异的弧度衬得原先的俊脸仿若阎王索命,轻声道:“您该庆幸的。若非您是谢国的国君,孤的父王,早几年,在孤登上太子之位的时候,您就该下地狱给母后赎罪了。”

*

谢逐走后,宋莺莺心不在焉回到扶摇院。

映荷见她回来,又心绪不宁,倒了杯温茶递了过来,宋莺莺也没接。

芙蓉在一旁不知发生了何事,担忧地开口:“娘子......”

宋莺莺这才回神,接过茶盏也不喝,放在桌上,袖中的手紧紧握着,眉头紧蹙着,望了眼屋外阴霾低沉的天,吩咐映荷将院门关上,才缓缓道:“要变天了。”

她实在是震惊于襄王恐要驾崩之事的。

前世直到崔玉回国后一月才传出襄王病重之事,此后又过了半年,襄王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