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梁过去几日了大柳氏放心不下家里地头也还有活计临走就说柳氏“看你日子过得好我就放心了!我这边不用你惦记就像你说的大壮都成亲了再给小的这个成了家我和你姐夫就松快了!咱爹那边儿你这边有个事儿也不见人上门以后逢年过节的咱姐俩不少了他孝敬就行旁的都有他儿子操心!就是咱爷奶都年纪大了总归是见一面少一面儿你这边能抽空了就过去看一趟……还有大山说亲的事先前是我急切了总之男子大些说亲也无妨等家里日子安稳不挑是不是城里姑娘能识字明理再好不过。”
大柳氏别看只比柳氏大一岁自小就知道心疼妹妹。亲娘去世的早
柳氏不住的点头一直把姐姐送到村口“大姐等我这一摊子事忙活完了我去看你顺便去看看爷奶。”
柳氏没有大柳氏嘴巧都是姐姐在爷奶跟前周旋不然就是她和李三祝的亲事不知道便宜哪个堂姊妹呢?
“你啊还是这么个脾气!”大柳氏叹口气“如今也好幸亏把你嫁的远不然知道你这边日子好过早该有人上门了!不是我说你这牛心左性的脾气也该改改长山三兄弟都读书了看妹夫的意思长安读书天赋不错是要往上供的你就是气不过面上也该把事情往圆乎的办可不能为了这些事让人家逮住孩子说嘴……”
李秋岁跟着过来送大柳氏一家前头姐俩说话声不大她一字不差把话听全了。
柳氏在家很少说娘家那边的事儿常挂在嘴边说道的也就同胞姐姐了。
大柳氏夫家跟姐俩的娘家也就隔了两三个村子离李家村这边虽说远吧真坐牛车或骡车也就大半天的功夫。
这边的情况李秋岁外家早晚会知道大柳氏说这番话就是怕柳氏脾气冲动影响了孩子的前程。
近一年里姐俩虽然没见着面柳氏却没少贴补大柳氏一家。怕姐姐心里不踏实写了信专门说了自家的情况。
大柳氏知道妹妹家过得好不免又多了这样那样的担心这才趁时机来了一趟李家村。
……
……
不怪大柳氏有这样的担心就在她走的三日
后,姐俩后娘生的大兄弟,李秋岁该喊人舅舅的,挑着担子就上门了。
柳氏嫁进李家村十多年,今年李长山都十四了,柳大舅满打满算来过李家村两趟。
第一趟当然是送亲那会儿,第二趟嘛……隔了有小半年,上门就说家里闹饥荒,过来借粮借银钱。
都闹饥荒了,谁家的日子又能好过!依柳氏的脾气,当场就给人撅回去了。
之后,娘家人再没人上门,包括生下长子李长山,也就找人捎带点东西过来。
柳氏亲娘生下柳氏,走了才一年,她这位后母就进门了。人家肚子争气,当年就给他爹生下了儿子,也就比柳氏小一岁多的样子。家里日子不好过,整日都是庄稼地里忙活,不到三十岁的人,胡子拉碴不说,腰背都有些挺不直。
他挑着个担子,上头盖着草垫,一路打听,寻到李三祝家门口。
马老太太见天就坐在自家门口的石墩子上,左右前后的邻居,总有老太太,小媳妇凑一起说闲话。
李秋岁这一出门,总要被人拉住问两句。
李大舅上门,李秋岁正被老太太拉着说话呢。
马老太太家里买了山地,马遛子跟他几个兄弟都在忙着整理,准备来年开春了种果树。
马老太太没跟着上山,她这是有重要任务的,“秋岁,你空闲儿了,就到我家山头去转转呗!你马四叔说……你家果树种的好,都是你在指挥人干活!你也给我家指点指点……等我家果子卖了银钱,马奶奶请你吃福记的糕点呀!”
几个月相处,常在一起聊李家村谁谁家的八卦,马老太太自认为跟李秋岁的关系还不错了。
行啊!
去转转,也花费不了多会功夫,李秋岁没让人失望,一口应承下来。
李家村不少人买了山地,这事儿她听说了,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