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遛子扛着铁锹跑远去晚了还得等下一趟一棵果树五文钱呢耽搁挣银钱了啊!
……
李秋岁离家老远看到两辆马车停在自家门口好几个面熟的老太太围着马车转指指点点的说话。
府城的庄子上只有牛车骡车马车说要去买了想起来自家只是平头百姓要先去县衙登记等有资格了还要先交税钱怪麻烦的这才作罢了。
那边郑福一眼看到迎面过来的李秋岁忙摆脱围着他的老太太们扬声道:“李姑娘我家夫人让老奴送端午节的节礼来了!”
李秋岁等走到近前才道:“有劳姨母挂心还说家里包粽子了明日送去府城给姨母尝尝。”
话说的好听实际上她压根没想起来端午节送礼这一茬往年郑家给自家送礼都是她来家里顺带捎回来回去的时候再弄些山货、野味之类的带回去像这样正儿八经送礼还是头一回。
柳氏和李三祝还在山上李秋岁寻思该怎么回礼……
那边郑福又说:“……松云书院读书的三位李公子一道回来的。之前夫人让老奴去书院问一问正好碰见人。”
这说的是李长河
这两年在府城因着前头有郑斌这一码子事郑老爷专门去书院打了招呼李长根和李长河没人骚扰求学之路还算顺心加上李秋岁没少往书院捎带东西一来二去的虽然二人没登过郑家的门郑家人却知道了这二人的存在。
郑夫人没打算与李秋岁交恶自然处处体贴周到这就说到让人无奈的地方了正儿八经对面硬杠李秋岁自认不会怕谁了可就是这样明晃晃的交好你多少让人无从下手。
李秋岁就说:“您有心多谢!我爷昨个还念叨大堂兄不想今日跟着一起回来了……赶了大半天的路先进门喝口水让红缨给整一口吃的。”
“那烦劳了!”郑福也不扭捏爽快应下。
李秋岁安顿好郑福还要喊柳氏回来好准备回礼人都还在山上呢吩咐小石头去喊人。
郑家送的端午节礼笔墨纸砚每回都必不可少郑家是书香门第最不缺的就是这些还有粽子各色糕点和五毒福包。
零零碎碎的算不上多贵重却颇费心思了。
特别是郑妍专门准备了一份礼物还亲手绣了五福荷包叮嘱李秋岁端午这天一定得挂在身上说是能辟邪免灾啰啰嗦嗦写了许多叮嘱的话。
还用得着端午这天
李秋岁直接把荷包挂身上了。
自家的粽子才包好,还没来得及下锅煮呢,现在就上锅,郑福吃一顿饭的功夫,也煮不好呀!
从后院挖出一坛子雄黄酒,从杨神医那里得了方子,去年来家里尝试着酿了,就埋在后院,也没人想到挖来喝,如今挖出送人正好。
另外去仓房抱出一坛子松花蛋,这个才封存了没到十天,最好放上两天再吃。
加上一些去暑的丸药,山上采的山珍这些,回礼就差不多了。
李秋岁把回礼准备的差不多了,柳氏和李三祝回来在酌情删减,人家既然正儿八经上门送礼,自家怎么着也不能失礼于人。
当家这事,也就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说,真样样拿主意了,人家不知道这事,没有个正经当家人出来说话,还当没把人当回事呢!
李秋岁这边等李三祝和柳氏回来送走了郑府大管家。
李氏族长,李广平家里,李长清算是家里的长孙,像多数人家那样,都看中长孙。
大孙子好不容易从府城回来一趟,一大家子人围着人说话呢……
李长清还算有耐心的应付长辈说着话,想起来在李秋岁家门口听到的一言半语。
问他爷说:“爷爷,三祝叔家里那么些人忙忙叨叨做什么呢?”
李秋岁在府城有宅子这事,李三祝瞒的紧,就是他亲爹——李广茂那边也没透露出一句口风,李广平这边,自从两家有了口角,仅剩下见面了喊一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