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岁看到她娘的小动作了,只当没发现,有她爹去应付,左右权利在自己手里把着,谁说话都不好使。
不过,买山头这事,之后还有什么打算,要同家里人说一声。
李长山三兄弟白日都去县城读书了,趁晚上这点空闲,正好把事给说了。
李三祝和柳氏所居住屋子的正堂,一直当成待客的敞厅用,只是屋子里闷热,索性提了长凳,去院子里说话。
赵大看主家这架势,知道要说事儿,领了人收拾好碗筷就往出走。
这几天,李三祝应付他闺女之余,一直都在观察赵大,看他领人出去。
就道:“岁岁这个管家找的好,有能力的人虽然难得,对主子恭顺却顶顶要紧。
他家怎么个情况,都在眼皮子底下,府城那边,几个儿子都过去看过。几进几出的大院子,自家就是把家底子掏尽,也置办不起。
小闺女把人养在院子里,足足一年多了,期间都是赵大在管着宅子里的事,自家那小闺女想起来了,打发身边的丫鬟去看一眼,就这样,人家对待他闺女的态度那是真的恭谨。
他悄摸看了这两天,真没作假,这就很难得了。
他家小闺女多大点人,想一出是一出,赵大都认真听着,然后,人家可认真的去执行。
回到李家村,家里怎么个情况,一眼看到底,仍然不改初心,这就很能看出来人品了。
李秋岁很满意赵大,“这人有几分机智,做事情也果断,在府城好些事都是他出头做。
李三祝地地道道的农人思想,做事情保守谨慎,受李秋岁的影响,一步步的蜕变,赵大这样的人,他用就不合适了。
李秋岁就说,“赵大,我打算留在身边听用。爹,您仔细看看**这人,他家的小子多,你看看哪个合适,就给我哥他们当小厮,有个事,让跑跑腿什么的。
“不用!李长山摆手,“地头活多,岁岁又买了山头,他们年岁不算小,能顶半个大人用。
大哥的话还没落地,李长雷就挠挠头说,“……有事,哪个小子有我跑得快?就像大哥说的,留在家里,帮忙干点活吧!
李长安一门心思都在读书上,“等我考上了童生,身边再安排人不迟。
李秋岁说这话,也不是马上就给安排了,先让他们心里有个准备,将来无论怎么着,驭人的手段呢,也不是谁天生就有。
“还有我姐,我身边有翠竹翠屏尽够了,红缨就跟着娘烧烧饭,剩下的三个丫头里边,你随便挑
两个人。”
夏禾忙要拒绝……
李秋岁不等她说话,“也不是要她们服侍你穿衣吃饭,就是,你干个什么,身边能有个人搭把手。”
夏禾还要说话,这回柳氏接过话头了,“听你妹妹的,那几个丫头都不错,挑两个投脾气的,写大字,也有人帮你铺铺纸,研研磨,做针线,她们还能帮你分分线。”
柳氏看李秋岁这么干的,她就跟大闺女这么说了。
她过日子是仔细惯了,家里不缺银钱,她也见不得铺张浪费。可两个闺女,在她心里是一样的!
大闺女懂事,从不主动张口要什么。小闺女身边那么多人,在郑家,还讲究个排场,在村里,你摆排场给谁看,不够人家背后说道的。
那几个丫头来了乡下,这几天看下来,没一个面上带出异色的。说是给大闺女,其实没多大改变,就是做事给搭把手的事儿。
“可我现在做事她们也帮忙了,犯不着专门拨给我!”
李秋岁无奈,只好耐下心给她解释,“你看我现在铺排的这一片,以后咱家过的不能差了,家里事多着呢,你趁现在学着用人,她们要是不趁手,将来直接换人了事。”
妹妹的意思说的很明白了,就是让她学着用人的。
夏禾还想说用下人谁不会,又想到妹妹同红缨几人说话时的语气,自己还真是差的远了,还没说话呢,她自己先脸红了,总觉得不好意思开口。
李三祝也鼓励大女儿,“丫头给了咱们夏禾,咱们夏禾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就是你妹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