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焰引孤山 焱火年年

14. C.14-遇见梁丘

小说:

焰引孤山

作者:

焱火年年

分类:

现代言情

近几日,梁丘每天下午结束工作,都会规律在家自己做些上肢的平衡和力量运动。那天后,刘大明严谨的医生态度,勒令他充分休息,循序渐进,也调整了每次康复训练的间隔时间。

半小时的运动,梁丘揩过汗的毛巾搭在脖子上,整理好刚才用过的弹力带,猫爪哑铃之类的小工具。坐回轮椅里,左臂勾住轮椅扶手,梁丘附身去,拿清洁湿巾清洁那张黑色的防滑瑜伽垫。

梁丘家里的装修设计,找的是上海的一间建筑设计事务所。日式风格全屋无障碍空间,房子里一切根据他的身体情况和生活习惯设计,半开放式衣帽间靠窗的地方这块区域,就是有意辟出来的,方便他日常能在家做些简单的运动训练。

也是机缘巧合,事务所的主理人为他头一回破例,接下这桩个人客户的室内设计方案。

那时候梁丘刚搬来S城不久,住在梁川提前替他打点好的房子。他实在难受见到父母明明比他还心力交瘁,偏朝他一个字都要小心翼翼的模样。梁丘不肯王芝跟着来,也为了让家里头放心,由着她那边安排了一个住家的中年男护理陪着。可到底赁来的房子,平常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他也没想着做什么改动。

后来,上海两地往返地做康复,他的状态逐渐好起来,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便自己辞了护理,很快在现在的小区定下来这套房子。

一次康复训练后,梁丘向他的康复医生咨询家里加装生活辅具的问题。杨医生听说他独立生活的规划很开心。从接手梁丘的康复治疗起,梁丘一直没有明显的回避态度,也始终积极配合。他仍旧是担心关注过他的心理状态,毕竟他们医师见过太多,也再清楚不过,多少患者都是被自己的心理绊住的。

对于后天残障群体,心理关比身体关更难越过去。

杨医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经验,给了他一些建议。突然,他再想起来,也是我们这里做康复的一个视力障碍患者,人很谦和,也算得上传奇,做建筑师的。

杨医生告诉梁丘,“现在他还做相关工作的,做无障碍设计,有个设计工作室,下回见到我问问他。”他少有抛去职业外的一点闲话,“如果有意愿,搞不好你们可以认识一下,他那边能有些比医生专业外更实用的意见。”

转眼,几张用过的湿巾被梁丘团着,都暂时搁在腿上。他调整一下坐姿,吐出一口气,身上汗津津,人总归不大适意。

梁丘打算喝杯水就去冲个澡的,水才倒上,桌上电话恰好响起来。

外文出版社的主编毛荣定找他。正式合约已经拟定,同样电子版先给他这边确认,梁丘之前提到的后期备案文件等等几项补充条款,已经都加在合同里,后续无异议双方就约纸质合同签订了。倘若他不方便这边去出版社,他可以来一趟,或者想邮寄也行,可能就麻烦多一步线上签章流程。

毛主编热络的口吻问梁老师的意思。

梁丘很果断回复他,“就邮寄吧。确认过最终合同条款后,您安排走流程,毛主编辛苦,谢谢。”

“行,”毛主编再一阵寒暄,才同他说明,还有件事要和他沟通,“这本书的翻译,定下来国内的翻译大拿齐春礼先生了。都晓得齐老译著,忠实原著,音韵相合,‘曲译生花’,其实也是老先生治学严谨,动笔前必定要细细了解作者,才能更好理解作品。”

“他也希望我可以代为征询作家的意见,是否能和梁老师会面,探讨探讨。”

其实毛荣定也是第一回同梁丘合作。梁丘的这本书,首版成绩不错并开始再版,圈内先有一波小的轰动,毕竟目前国内出版市场和过去,早不可同日而语。上半年,这本书又再获了两个国内文学奖项。当时作者本人极其低调,甚至没有趁热打铁宣传自己,更没让个人信息多曝光。

而毛荣定真正提案要做这本书海外出版,是听宣传部门的一个同事说起,大概有中国留学生在ins和推特几个海外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读后感之类的图文,一时间海外关于这本书有一波关注热度。毛荣定这才通过业内的人脉关系,联系上海这头梁丘原所属社的国际新闻部部长,再经由他联系到梁丘。

如今,尽管已经走到合约签章的这一步,他不过和梁丘在新闻社旁边的咖啡厅见过一面。彼时二人相谈愉快,始终梁丘只在见面时致歉自己这般单手插兜的问候,怕嫌傲慢了些,遂淡然一句带过实在左手不大方便。毛荣定因而也笃定,这位年轻作家并非故弄玄虚沽名钓誉,真真淡泊且慎独的人。

毛荣定问之前已有预判,等着这厢的回答。果不其然,梁丘思量片刻,礼貌婉拒会面的提议。

梁丘听说齐春礼时,是记得他是施珈的老师的。从前小姑娘时常提起来齐老的课,作业的标准是最严苛的,也从不掩饰对齐老的崇拜,他的译文最是有神韵的。

然而梁丘还是坦言,他理解且敬佩齐老对专业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实则他近期身体不方便,免于这样的见面反而怠慢长者前辈,“劳烦毛主编转达,齐老假如不介意,我想,我们文字邮件沟通,文字或许更胜过语言沟通不容易达到的深度。”

梁丘收梢前一句调侃,“陌生面孔三日香,难得淡交可续长。”写作本身大概就是孤独的自我表达,作品已经隐含作者的经历和背后的自己,大概剖析过一次真实才更羞于展示真实。

毛荣定了然的莞尔,没有追问。这样“一碗汤的距离”的交际哲学,何尝不是为一种清醒的人生智慧。

-

施珈从上海返程后,时间几乎全分配给主业和私活,偏有人乐在其中。

生活忙碌,精神反而放松。人闲烦恼生,心闲杂事生,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施珈又补充,以上仅适用于和无生命体共事的单一重复性工作内容,因为满满当当的日程里,她下班前被boss临时抓了壮丁,一会儿陪同他去应酬一趟甲方。之前那边几次会务翻译都有她,对方很满意她,几番提到她,漂亮,利落,专业好。

施珈抗拒没显在面上,心中喊苦,和人打交道明明有时候就无可奈何又逃脱不掉的疲惫,尤其和不相干且不能得罪的人。

Boss不忘人性化管理的宗旨,再叫了李严,你们黄总也一道,两个大男人,不会为难你。“哦,除了黄总,你们,算加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