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田园小食光[美食] 雪烹春饼

1. 第 1 章

小说:

田园小食光[美食]

作者:

雪烹春饼

分类:

现代言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岸边童音脆生生,倒比柳浪闻莺还要清亮些。小娃娃指着河水里的大白鹅,摇头晃脑背着诗句。

河水碧绿,翡翠铺展,碧水悠悠,白鹅戏水,水花飞溅,润泽繁花。

繁花似锦,姹紫嫣红,映于水面,端的一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人间胜景。

“水生,你个背时娃儿,跑到哪里去了,快些给我回来!”远处传来呼唤声,那声儿裹着晨露飘过来,惊得芦花鸡扑棱棱飞上篱笆。

“水生,离水远些,快回家去,你妈妈在喊你。”吴雪翠抬首道。

“晓得啦!”水生迈着小短腿,如小鹿撒欢,一溜烟跑远,离弦之箭般,眨眼便不见踪影。

他跑过去,在吴雪翠身边带起了一阵风。三月的风吹在春日的肩膀上,带来一阵阵暖意。吴雪翠拂掉颊边的暖风,继续薅泥土里的荠菜。

她的指甲缝里嵌着荠菜新绿,似戴了十枚翡翠戒指,把整个春天都囚在了这十指里。

正值春季,春菜遍地,柳絮烂漫,空中鹂声横过,天地之间生机勃勃,万物都带着新生的气息。

吴雪翠手提菜篮子,起身看了一眼边上的河水。河水绿得腌人眼,像是谁往里头泼了半桶青颜料,白鹅如几点雪色,点缀其间。它们颈子弯成银簪模样,浮光里荡出圈圈涟漪,像是糯米团子在青瓷碗里荡漾。

看着圆滚滚如如糯米团子的白鹅,吴雪翠笑笑,拍下河边美景,缓步于乡间小径,穿过滚滚金浪的油菜花田,朝家而去。

乡下的早晨,空气带着甜味。穿行于甜丝丝的空气间,不多时,抵达一处农家小院。

门前闲花落地待扫。看着门前的这一堆斑斓锦绣,吴雪翠把菜篮子放到一边,执扫帚扫落花。落花归聚一处,不消片刻打扫干净,吴雪翠提篮进院。

烟囱里飘出袅袅炊烟,烟雾里带着豆腐的浓香。灶膛里,地锅豆腐正在徐徐炖煮。

灶台前,吴奶奶执汤勺,搅动着锅里的豆腐汤。吴雪翠洗切好荠菜,坐到灶门前添薪烧火。

锅里豆腐块滚滚而动,嫩而滑,如婴儿的肌肤。吴奶奶拨开氤氲的热气,将洗好的荠菜烹入汤里,“翠翠,你到坛子里捞两个酸萝卜出来切了,我嘞哈儿搞不赢(我这会儿忙不过来)。”

“要得,马上。”

揭开泡菜坛子,一股香气迎面扑来,咸中有酸,酸中透香,韵味悠长,香得把梁上燕子引得探脑袋。

她快速捞出酸萝卜和酸姜,刀刃起落,片片均匀。酸萝卜片堆积在粗瓷碟里,沁出胭脂色,像是被腌渍的晚霞。她嚼下一片,咸酸可口,滋味甚妙。

早食是豆腐汤饭。其他地方的人,早饭通常都是包子馒头面等等,吴家村这一带的人,清晨多食米饭,尤以豆腐汤饭为最。

豆腐在热汤中微微颤动,散出诱人的豆香。滑嫩清香里,侵入了大米与荠菜的芳香。热气腾腾,浓香满室。

滚滚热烫之香,香到真应了那句“一烫抵三鲜”。

待得煮好,筷子一夹,滑嫩柔软,清香鲜美,整个豆腐的风情,都融入了这一碗汤饭里。

一箸入口,三春难忘,令人回味无穷。

带着微微豆黄色的豆腐,吴雪翠连连吃了好几口。自家磨的手工豆腐,透着浅浅豆黄色,并不像市面上买的机器豆腐那般白生生得漂亮。

卖相虽逊一筹,口感却胜数筹。手工柴火豆腐,质朴又踏实,方为豆腐之真味。

之前在城里打工,吃的都是机器打出来的流水线豆腐,那时候的吴雪翠便格外想念家里磨的豆腐。

“翠翠,你多吃点,城里米养不胖人,你瞅这腕子细的。没有小时候胖乖胖胖乖(胖乎乎)的好看了。”吴奶奶心疼她,忙给她添饭。

这几年在外工作,吴雪翠的确瘦了许多。忙碌的工作与生活,把她变成了一颗庞大社会机器的螺丝钉,日日运转,不得停歇。

每每夜深人静时,疲惫不堪而又空虚。人渐消瘦,疾病亦悄然缠身。

她的身体须善加调养,医生建议她好生修养一段时日。她这才请假三月,回了村里。

村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滋养身心。她这才只回来了两三天,身体已觉舒畅许多。

听着奶奶絮絮叨叨的话,看了一眼晨阳笼罩的院子,炭炉上冒热气的茶炉,碗里的滚汤豆腐饭,吴雪翠惬意闭目。

农家小院,碳炉煨茶,滚汤豆腐,话声絮絮。于她而言,理想的生活,便就是此般模样:一方小院,饮茶吃饭,闲话家常。

于她而言,这才是生活本应该的模样,而非在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喧嚣里,像颗螺丝钉按部就班,日复一日,不停消耗自己的生命。

豆腐,米饭,荠菜混合着汤汁尽数入了肚子里,碗底朝天,已见天光。吴雪翠胃口极佳,连尽两大海碗豆腐汤饭。

农谚有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时值惊蛰节气,各地抢抓时节春耕春种,田间地头一派农忙景象。

吴奶奶年事已高,自吴雪翠开始工作后,家中农田便不再多种,吴奶奶如今只少量种些粮食自给自足,农活不繁,现在并不像村里其他人那样繁忙。

饭后吴奶奶喂了鸡鸭,便坐在堂屋门前,用蜡给棉线上蜡,为纳鞋垫做准备。大黄趴在吴奶奶脚边呼噜酣睡,享受着饭后的宁静时光。

吴雪翠给院子里的菜畦浇水。风吹竹林响,院前小竹林里,竹林披绿,婆娑之间,春笋竞相拔节,寸寸节节长。再长些时日,便可挖而食之。

浇罢菜园,吴雪翠闲来无事,拾起笔墨,悠然挥毫。墨水在纸页晕染,成诗一句:“雪落无声映翠松,翠松挺立傲寒风。”

她的名字取自于这句诗。奶奶给她取的名字。她生于冬雪天,一生下来父母便将她扔在吴奶奶家门前的翠松下。

大雪皑皑,她未罹冻毙之厄运,捡到她的吴奶奶,便给她取名雪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