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快穿]皇帝她过分谨慎 钢铁小屋

78.武力夺回燕云十六州

小说:

[快穿]皇帝她过分谨慎

作者:

钢铁小屋

分类:

穿越架空

《[快穿]皇帝她过分谨慎》小说免费阅读 ggds.cc

冗官冗费冗兵,三冗问题是几乎同时开始处理的,进度不一。但很明显冗兵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因为宋军这次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消息传回开封,家家户户都开始庆祝。

与此同时,还有个人在庆祝。这个人就是刚过三十岁的完颜阿骨打,金国的开国皇帝。他的部落也跟着辽军一起打仗,他看到了辽王朝的腐朽。他心中已经开始酝酿灭亡辽国的计划了。

耶律洪基原本是想炫耀武力,逼迫宋朝求和,拿银子缓解国内的问题的。结果自家军队腐朽得不成样子,对面却是精兵强将,很快打不下去,派人求和。

辽国甘愿赔偿金银二十万两,以后一年给十万两,十万头羊,四万张毛皮。但秦晓清没兴趣,她只想要燕云十六州。

辽国有五京,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其中得后晋所献燕云十六州地,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对于南京,辽国君臣非常重视,不愿意割让。

秦晓清最想要的就是这里,这里对辽国重要,对北宋同样重要。只是,她不确定要不要继续打下去。会不会辽国不肯松口,被完颜阿骨打得了好处?

于是两国开始谈判,互相试探。边境暂时停战,但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

辽国使者再到宋朝,再也没有独一份的尊重了,同宋朝的藩属国一样对待。经过一个多月,他们终于到了开封,由蔡京接待。

苏辙是蔡京的上官,但具体事务由蔡京负责。他非常卖力,想为皇帝要回燕云十六州,那时他就是最大的功臣,不怕不能为相。

辽国使者感叹开封的繁华和宋朝的文明,流连忘返。见到二圣时,更加欣赏,因此被秦晓清邀请去看蹴鞠。

变法卓有成效,开封百姓都很满意,民间更加繁荣。北宋又和辽国开了战,民间便掀起了尚武之风。民间禁止私斗,蹴鞠便更受欢迎了。

因为存着一点私心,所以他们看的是女子蹴鞠。天还没热,这帮女孩已经满脸是汗了。

秦晓清和孟瑞君坐在一起,“蹴鞠还怪有意思的。”

虽然和现代足球不像,但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国足肯定能进世界杯。

孟瑞君笑道:“我喜欢这个,你就陪我来看,我很欢喜。”

“蹴鞠喜欢的人太多了,我不喜欢,也得了解。”

“说起来,官家好像身体不好,什么都不太喜欢。从前皇家是最爱玩的,如今官家不玩,民间玩的也少了。”

“上行下效嘛,现在玩的才是真正想玩的人。”秦晓清对于各种体育活动,只有观赏的兴趣,没有参与的兴趣。

“你身体不好,不喜欢这些也好。”孟瑞君希望皇帝长命百岁。

但被蔡京逼迫的辽国君臣,只希望对面的宋朝皇帝赶紧去死,辽国的危机就解除了。割让燕云十六州实在太丢脸了,史书上都会记上一笔。

但秦晓清三年内没有意外是不会死的,他们眼看宋朝皇帝身体健康,乐于征伐。而自己皇帝垂垂老矣,只愿安乐,最后只好同意。

蔡京在朝堂上兴高采烈地说:“辽国同意了,他们愿意割让燕云十六州,只要我们今年筹集三十万两银子给他们。”

后面的大臣听到这个谈话结果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燕云十六州终于要回到大宋了,他们都会青史留名!

“三十万两银子?呵!以前给西夏和辽国的岁币,要银子不能给铜子,我大宋的银矿好像是他们的。现在打了败仗,还好意思要钱?

到底是谁输了?还要再立一次澶渊之盟?!朕一分银子都不给,辽国不放手,朕就大军压境,抢回来!”秦晓清气得要命。

遍读史书的孟瑞君也不解,问笑容僵在脸上的蔡京,“蔡学士劳古功高,只要大宋出三十万两银子。但陛下不愿意,不如将谈判结果登在邸报和小报上,看看百姓和底层官员的意见。看看他们愿不愿意朝廷用三十万两,换回燕云十六州?”

“是。”

蔡京这些天一直跟进这件事,心里很清楚,愿意的是大多数。这件事做成了,他就可以拜相了。以防万一,他又派人联络西夏,要求西夏与宋朝和平共处。

他成功了,西夏很快派人求和,约定二十年内,互不攻打,开放边境集市,互相贸易。同时还送了不少礼物给皇帝,其中有两只波斯猫。

秦晓清更喜欢会抓老鼠的狸花猫,就把波斯猫赐给了苏轼和苏辙。这是赏赐,也可以算是讨好,因为,大部分人确实同意买下燕云十六州。

但秦晓清还是坚定反对,国家大事面前,怎么能像个小商人一样斤斤计较。土地是不可割让的,主权是无价的。现在可以买,以后是不是能卖?

当蔡京再一次在朝堂上要求朝廷出钱买下燕云十六州的时候,秦晓清说:“庆历变法,原定是十年,朕还嫌少。但如今变法不过半年,你们就都满足了?”

蔡京兴奋的大脑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他立刻转换阵营,“不满足!辽国国主不引颈受戮便罢,还敢卖我国土地要我们银子,真是岂有此理!”

后面的低级官员都惊呆了,知道蔡学士有点没底线,不知道他这么没底线。怎么变得这么快?!

就连秦晓清都被蔡京逗笑了,“看来辽国自以为强大,是不可能主动割让土地了。朕要派兵打下燕云十六州,诸位爱卿可愿意?”

章惇是个暴脾气,早就看不惯蔡京的妥协了,立刻表示愿意,但没几个人附议。蔡卞了解辽国,也表示赞同。

曾布犹豫,苏轼苏辙其实也犹豫,但他们选择相信皇帝,于是一起表示愿意。三位丞相都是主战派,附议者这才多了起来。

最后少数服从多数,秦晓清的意志成了朝廷的意志。

“要想军队有战斗力,还要继续裁军。之前一百多万军队,太多了,现在八九十万,还是多。人多没有用,难指挥,打不了仗,互相干扰,不如少一点。

接下来还要裁,让不合格的回家种田,给路费和补偿。合格的好好操练,给每月给钱给米。这样,就不怕打不赢辽国了。”

打仗,要靠吕惠卿和曾布等人的领导。蔡京虽然很快转变立场站皇帝,但谈判破裂,他也没有功劳了。他不甘心!

因为觉得皇帝像开了天眼,蔡京也不敢掺合打仗的事。于是开始搞教育,让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