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工业体系,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
现在的工业部。
严谨一点的来说,应该叫做第一工业部。
此时还没有后来的“八机部”。
工业部只有第一机械工业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两个主要部门。
第一机械工业部主管民用机械、电信和船舶制造。
第二机械工业部则负责兵器、坦克和航空工业。
杨部长作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的负责人,深知这台挖掘机的重大意义。
建厂的事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毕竟挖掘机不是小玩意,真要建厂的话,液压机、发动机这些复杂配件都可以单独设厂。
如果全部自己生产,估计得要一个几万人的大厂才能供应得上。这也是让杨部长最为难的地方。
前两年第一重工成立时,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
而现在这台挖掘机,无疑具备了绝对的技术优势。
就在杨部长犹豫不决时,苏远适时开口:
“杨部长,我们轧钢厂成立至今,还没有什么拳头产品。”
“这挖掘机倒是个不错的项目,以轧钢厂现在的规模,设立生产线再合适不过了。”
杨部长明白苏远的意思,但作为工业部长,他必须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能立即给出明确答复。
不过他让苏远放心,如果建立挖掘机生产项目,在同等条件下肯定会优先考虑红星轧钢厂。
如今苏远已经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就算是杨部长在决策时,也不得不综合考虑苏远的个人意见。
毕竟初期生产时,肯定还需要苏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其他人还无法胜任。
这就是苏远的影响力。
对此,苏远自己倒不太在意。
他已经争取过了,如果能把挖掘机项目放在轧钢厂自然最好。
但若是放在其他厂,或者单独建厂,也都是有可能的。
几天后,杨部长带着一队人突然来到轧钢厂。
杨永康得到消息时,领导们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把他急得手忙脚乱。
到现在他还不确定工业部这次来访的目的,毕竟前不久刚来视察过。
思来想去,杨永康觉得这件事肯定和苏远有关,要不然也不会来这么多人。
他赶紧派人去技术中心请苏远,一起到厂门口迎接领导。
在路上,杨永康忍不住感慨。
一开始他有些慌乱,但现在差不多想明白了:杨部
长这次来,肯定是为了挖掘机的事。
而这一切,又是苏远弄出来的。
想到这里,杨永康心里不禁有些酸溜溜的。
上一次工业部来人是因为伊莲娜采购电风扇的事,让苏远出了风头。
这一次又是这样.
很快,工业部的人到了。
这次来了七八个人,都是坐小车来的,行色匆匆,看来是有什么重要决定要宣布。
轧钢厂会议室内,工业部的人和厂领导都到齐了。
杨部长环视一周,直接切入正题:
“客套话就不多说了,今天我们来是有重要事情宣布。”
“经过工业部研究决定,在红星轧钢厂设立第二重型工业设备厂,主要方向就是挖掘机制造和改进,以及技术升级。”
听到这话,杨永康彻底懵了。
他还在猜测会发生什么事,没想到是这样的好事砸到自己头上。
他诧异地看了苏远一眼。
这件事苏远肯定事先知道,但却从来没在自己面前提起过,还真是沉得住气啊!
要是别人有这机会,估计早吹嘘开了。
“第二重工”这个称号可不只是一个名字而已,这代表着上级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绝对是非常高的级别。
就在杨厂长胡思乱想时,杨部长继续说道:
“第二重工隶属于轧钢厂。”
“这次我就直接点名了,由苏远同志担任第二重工的总技术工程师。”
说到这,杨部长突然转向面色淡然的苏远:
“苏远同志!”
“鉴于你这次设计的挖掘机的重要性,以及你在研发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业部经过研究,参考你过往的履历,决定破格将你晋升为三级工程师,也就是高级工程师。”
“这样一来,你也能享受特殊津贴。”
听到这话,苏远露出诧异的神色。
之前他不在厂里,只评上了五级工程师。
而四级以上的工程师都是特殊评定的,一般都在特种设备厂里。
普通的万人工厂,根本没有那个级别。
其实五级工程师已经很厉害了,待遇方面相当于11级干部。
现在他来到轧钢厂后成绩卓著,再加上研发出了挖掘机,这些加在一起,才促使这次被破格提升为三级工程师。
如今整个四九城,三级以上工程师都很少见。
那些著名科学家,也都是工程师头衔。
一级工程师是总工,全国也没几个;
二级工程师是副总工,级别也很高;
再下面就是三级工程师,也叫高级工程师。
这个年代的工程师等级很严格,不像后世那么容易晋升。
就这三级,整个工业部也不过寥寥数位。
杨部长宣布这个消息时,在场的人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旁边的杨永康看着,眼中满是羡慕。
他自己也被评上了工程师,但只是七级的,连之前的苏远都比不上。
至于三级,那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现在杨永康心里更多的是激动。
第二重工挂在厂里,再加上厂里有个三级工程师,不管对哪个厂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
他啥事不用干就被带飞了!
会议结束后,工业部的人去技术中心视察,想看看科研中心的建设情况。
但刚进车间,就看到一个奇怪的装置。
或者说是一台机器:机器旁边是个支架,上面有个像笼子一样的滚筒。
两边是两块洋瓷盆那么大的圆盘,圆盘之间是十几根手腕粗细的木棍,均匀分布在外围,将两个圆盘连接起来。
木棍大概两米长,整体像个笼子。
在木棍朝外的一边,每隔十厘米左右就有一个竖立的金属铁片,沿着圆周方向固定在木棍上。
整个棍子像梳子一般,而且每根木棍上的齿都是错开的。在滚筒的一边,还连接着一台电机。
几人围着这东西看了一圈,都没看明白是干什么用的。杨部长不禁好奇地问:
“苏远同志。”
“这个机器看上去有点新奇,以前也没见过。”
“是干什么用的?”
“难道又是你发明的什么新东西?”
苏远见大家对这机器感兴趣,便招手让秦卫东过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用的。”
看到这么多领导在场,秦卫东有些拘谨。
他连忙将机器固定好,然后打开电机。
很快电机就带动那个滚筒疯狂旋转起来。
苏远在一边解释道:
“这个机器,我想可以叫脱粒机。”
“这也快秋收了,现在农村里收的水稻脱粒比较困难,很多还是晒干了在石头上摔打。”
“有了这个机器就可以提高效率。”
说着,苏远站到机器挡板后面,伸手在上面示意了一下操作方式。
一级工程师是总工,全国也没几个;
二级工程师是副总工,级别也很高;
再下面就是三级工程师,也叫高级工程师。
这个年代的工程师等级很严格,不像后世那么容易晋升。
就这三级,整个工业部也不过寥寥数位。
杨部长宣布这个消息时,在场的人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旁边的杨永康看着,眼中满是羡慕。
他自己也被评上了工程师,但只是七级的,连之前的苏远都比不上。
至于三级,那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现在杨永康心里更多的是激动。
第二重工挂在厂里,再加上厂里有个三级工程师,不管对哪个厂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
他啥事不用干就被带飞了!
会议结束后,工业部的人去技术中心视察,想看看科研中心的建设情况。
但刚进车间,就看到一个奇怪的装置。
或者说是一台机器:机器旁边是个支架,上面有个像笼子一样的滚筒。
两边是两块洋瓷盆那么大的圆盘,圆盘之间是十几根手腕粗细的木棍,均匀分布在外围,将两个圆盘连接起来。
木棍大概两米长,整体像个笼子。
在木棍朝外的一边,每隔十厘米左右就有一个竖立的金属铁片,沿着圆周方向固定在木棍上。
整个棍子像梳子一般,而且每根木棍上的齿都是错开的。在滚筒的一边,还连接着一台电机。
几人围着这东西看了一圈,都没看明白是干什么用的。杨部长不禁好奇地问:
“苏远同志。”
“这个机器看上去有点新奇,以前也没见过。”
“是干什么用的?”
“难道又是你发明的什么新东西?”
苏远见大家对这机器感兴趣,便招手让秦卫东过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用的。”
看到这么多领导在场,秦卫东有些拘谨。
他连忙将机器固定好,然后打开电机。
很快电机就带动那个滚筒疯狂旋转起来。
苏远在一边解释道:
“这个机器,我想可以叫脱粒机。”
“这也快秋收了,现在农村里收的水稻脱粒比较困难,很多还是晒干了在石头上摔打。”
“有了这个机器就可以提高效率。”
说着,苏远站到机器挡板后面,伸手在上面示意了一下操作方式。
一级工程师是总工,全国也没几个;
二级工程师是副总工,级别也很高;
再下面就是三级工程师,也叫高级工程师。
这个年代的工程师等级很严格,不像后世那么容易晋升。
就这三级,整个工业部也不过寥寥数位。
杨部长宣布这个消息时,在场的人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旁边的杨永康看着,眼中满是羡慕。
他自己也被评上了工程师,但只是七级的,连之前的苏远都比不上。
至于三级,那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现在杨永康心里更多的是激动。
第二重工挂在厂里,再加上厂里有个三级工程师,不管对哪个厂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
他啥事不用干就被带飞了!
会议结束后,工业部的人去技术中心视察,想看看科研中心的建设情况。
但刚进车间,就看到一个奇怪的装置。
或者说是一台机器:机器旁边是个支架,上面有个像笼子一样的滚筒。
两边是两块洋瓷盆那么大的圆盘,圆盘之间是十几根手腕粗细的木棍,均匀分布在外围,将两个圆盘连接起来。
木棍大概两米长,整体像个笼子。
在木棍朝外的一边,每隔十厘米左右就有一个竖立的金属铁片,沿着圆周方向固定在木棍上。
整个棍子像梳子一般,而且每根木棍上的齿都是错开的。在滚筒的一边,还连接着一台电机。
几人围着这东西看了一圈,都没看明白是干什么用的。杨部长不禁好奇地问:
“苏远同志。”
“这个机器看上去有点新奇,以前也没见过。”
“是干什么用的?”
“难道又是你发明的什么新东西?”
苏远见大家对这机器感兴趣,便招手让秦卫东过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用的。”
看到这么多领导在场,秦卫东有些拘谨。
他连忙将机器固定好,然后打开电机。
很快电机就带动那个滚筒疯狂旋转起来。
苏远在一边解释道:
“这个机器,我想可以叫脱粒机。”
“这也快秋收了,现在农村里收的水稻脱粒比较困难,很多还是晒干了在石头上摔打。”
“有了这个机器就可以提高效率。”
说着,苏远站到机器挡板后面,伸手在上面示意了一下操作方式。
一级工程师是总工,全国也没几个;
二级工程师是副总工,级别也很高;
再下面就是三级工程师,也叫高级工程师。
这个年代的工程师等级很严格,不像后世那么容易晋升。
就这三级,整个工业部也不过寥寥数位。
杨部长宣布这个消息时,在场的人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旁边的杨永康看着,眼中满是羡慕。
他自己也被评上了工程师,但只是七级的,连之前的苏远都比不上。
至于三级,那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现在杨永康心里更多的是激动。
第二重工挂在厂里,再加上厂里有个三级工程师,不管对哪个厂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
他啥事不用干就被带飞了!
会议结束后,工业部的人去技术中心视察,想看看科研中心的建设情况。
但刚进车间,就看到一个奇怪的装置。
或者说是一台机器:机器旁边是个支架,上面有个像笼子一样的滚筒。
两边是两块洋瓷盆那么大的圆盘,圆盘之间是十几根手腕粗细的木棍,均匀分布在外围,将两个圆盘连接起来。
木棍大概两米长,整体像个笼子。
在木棍朝外的一边,每隔十厘米左右就有一个竖立的金属铁片,沿着圆周方向固定在木棍上。
整个棍子像梳子一般,而且每根木棍上的齿都是错开的。在滚筒的一边,还连接着一台电机。
几人围着这东西看了一圈,都没看明白是干什么用的。杨部长不禁好奇地问:
“苏远同志。”
“这个机器看上去有点新奇,以前也没见过。”
“是干什么用的?”
“难道又是你发明的什么新东西?”
苏远见大家对这机器感兴趣,便招手让秦卫东过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用的。”
看到这么多领导在场,秦卫东有些拘谨。
他连忙将机器固定好,然后打开电机。
很快电机就带动那个滚筒疯狂旋转起来。
苏远在一边解释道:
“这个机器,我想可以叫脱粒机。”
“这也快秋收了,现在农村里收的水稻脱粒比较困难,很多还是晒干了在石头上摔打。”
“有了这个机器就可以提高效率。”
说着,苏远站到机器挡板后面,伸手在上面示意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