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侯爷家的小娘子 纸上烤鱼

史稿

小说:

侯爷家的小娘子

作者:

纸上烤鱼

分类:

穿越架空

高庸接过那文稿,又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御案之上。

李译百无聊赖,随手翻开来看。

底下两个翰林院编修规规矩矩地跪着,不敢抬头以窥天颜。

李译翻了其中一本,走马观花地看了下。其实具体的他也看不懂,只是了解性的看看修撰们将往前的历史修订得如何。

他放下手中的这一沓,又去翻另外一沓。

高庸瞧着他面上的神色一凛,而后飞快地将那沓史稿翻了好几页,面上的神情越来越凝重。

而后,又将头先看过的那沓史稿再翻开,两厢一对比,面上的神色简直不好看极了。

李译扫视了一番底下的两位修撰,道:“修撰下部的顾砺何在?”

声音不辩喜怒。

“臣在!”有个青年的声音道。

“抬起头来!”

顾砺微微地将头抬起来,仍是不敢直视天颜。

高庸低声对李译说道:“陛下,这是新科状元顾砺大人,由您亲点的。”

李译哪里能记得一个新科状元的名讳。顶多有个印象,具体是何人,姓谁名谁,也是记不清的。

他看了顾砺几眼,突然将手中的史稿从御案之上摔了下来,啪嗒地掉在顾砺跟前。

因为这稿子需得内阁校验呈递皇帝御览后,才做最后的封塑,如今都是散着的。

李译这一啪嗒将书稿扔下来,真个如天女散花一般,纷纷扬扬的稿纸散落在顾砺头顶。

“卿修的好史书?”

李译沉声道。

顾砺不解,连忙去捡那地上的史稿,一张张地来看。

一看吓一跳,这稿件除了扉页有他的签名之外,其余各页均是未修订过的。

因着这稿件是他亲自修的,他识得未修订过的版本。而皇帝并不知,他贸然见了这个原始版,只当顾砺是偷懒,随便乱修一气,送了上去。

“臣……”

顾砺想说自己修订的并不是这个版本,忽然看向和他一同修订的另一个翰林。

因为他修订的是下部,那翰林修订的是上部。他又修订的快,便把自己的那部分交给了修订上部的翰林。

若说中间有什么纰漏,这修订上部的翰林却是可以操作的。

只是苦于,当时屋中除了自己和这翰林并无其余人。

真是个死无对证。

但是若是毫不辩解,就这样认下这个罪名,顾砺又不甘心。

他还是对皇帝道:“陛下明鉴,此稿并非臣上交的修订稿。这份呈到陛下御前的稿件乃是原始稿。”

李译:“哦?那卿所修订的史稿上何处去了?”

“回陛下,因着臣修订的是下部,修订完时,上部的编撰还未完。修撰上部的袁大人告知臣,为着方便,最好是将史稿上下都修撰完成后,再一同交到内阁查阅。”

“因此臣……便将修订好的下部交给了袁大人,待他将手中的稿件修完,一同提交。”

“哦?袁卿,顾卿所言可有其事啊?”

在他身旁跪着的袁大人此刻也不得不站出来答话了。

“回陛下,确有此事!不过顾大人将他修撰好的史稿给下官后,下官并未打开看过,因而不能与顾大人作证!”

顾砺大惊道:“如何不曾?当日我明明交给你时,你还翻开查阅,还夸赞了下官。怎的如今竟反口不认?”

那袁大人倒真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样,仍是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以头磕地道:“下官确实未曾翻阅过顾大人的史稿,若是看过,必不会叫顾大人这般粗陋的史稿移交上去。”

李译端坐在上头,又听得他继续道:“下官也是一时大意,因想着顾大人是今科状元,才学俱佳,料想他并未有什么问题。不过是校对史稿,没曾想……他不知出于何种缘由,竟将原稿交了上来。”

顾砺一手指着他,一时气的说不出话来,实在是他确实也没有旁人可以作证,来自证清白。

这边有位翰林院的老编修又出列说话了,道:“回禀陛下,老夫与袁大人共事多年,深知他的为人,他从不说假话,此番臣愿意为袁大人担保。”

这时季成昭倒是站在武官那一列的队头,折回身来问这老编修,“据本侯所知,袁大人是您的高足?”

言下之意便是他这般有徇私的可能。

那老编修却是厚颜的很,对答道:“抛开师徒之谊不谈,老夫不过是就事论事吧!”

季成昭似笑非笑,看了眼跪着的两位编修,又对内阁的几位大人道:“史稿送到内阁几日了,诸位大人看过了吗?”

几位辅臣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兼任户部尚书的那位辅臣,也是头先家翁八十大寿,宴请过季成昭的那位,答话道:“三日前才送至内阁,我与诸位大人还未来得及查阅。”

礼部尚书老而成精,心中滴溜溜地在打算。

这内阁几位辅臣,除他中立外,其余皆是廖家党羽。再去看那翰林院的几位修撰,也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在这京城,官场之上是没有秘密的。

他飞快地瞥了眼在地上跪着的顾砺,暗暗道:“倒是个好俊俏的后生,头先听说有个进士开罪了廖家,如今看来便是这倒霉催的了。”

李译在上头也道:“原来内阁的几位先生们还未看过,朕想来也是,若是先生们看过了,却绝不肯叫这样的东西递送到御前来的!”

几位内阁大臣均跪下道:“臣等有罪!”

原本便是想着待史稿交到内阁,寻了顾砺的错处,将他磨搓一番的。

不料这东西递到了御前,皇帝看了,却是内阁也是失察之罪。

倒是将他们和这顾砺绑到一起了。

果然,便听到安定侯道:“诸位内阁大人们日理万机,替陛下分忧,校对史稿一事,难免疏忽也是有的。还请陛下念在大人们为国辛劳的份上,宽恕了诸位大人!”

得,直接定性了!

几位内阁大臣恨得牙痒痒,倒是礼部尚书暗暗在心里赞叹,这安定侯和陛下一唱一和,真是配合绝佳。

李译假模假式的说了几句安抚的话,把内阁大臣们叫起,又板着脸要发落顾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