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明澈就在王将军的安排下去了北原,明漪的妹妹还小,明中丞夫妻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明漪身上,准确来说,是给明漪找夫婿上。明漪推三阻四地说明澈刚走,自己年纪还小,想多陪陪父母,不然就等下一年再说,下一年明漪一定好好配合父母的安排。
明中丞感动不已,心酸地说明澈要是有明漪一半懂事该多好,任凭王将军说得如何好听,到底北原不是寻常地方。
明夫人这时候说了早就盘算过千百次的想法:萧先生的兄长仍在北原,不知能否……
“当然不能!”明中丞生硬残忍地拒绝了明夫人的恳求。“王将军既已保证了会善待澈儿,咱们再去拜托萧家,岂不是打王将军的脸?到时候不仅得罪了王将军,萧家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好脸色。”
明中丞表现得极有骨气:“妹夫自己的事都不肯拜托他大哥,咱们若是去,脸皮也厚得太过了。”
明漪劝慰了父母几句,暗自寄希望于明澈不要出什么事才好。
在北原,不管有谁照拂都是危险的。
何况有过北原城丢了的往事,那时,就算是萧家,也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回来。
书院里的气氛也变得紧张了许多,数月之后就是秋试,学生们都卯足了劲在准备,姑娘们不用参加科举,也被这样的气氛影响了,说笑的时候明显变少了许多。
缠着先生们询问的学生变多了,时间也变长了,萧先生暂时没有余力教魏承先和萧凌风,两个孩子的学业便都交给了明老院长。书院里少了活蹦乱跳的孩子,空气似乎都流动得慢些了。
有一日,明漪不知不觉在明先生那儿待到了天黑。
萧先生带着林旸径直推门进来了,见到明漪颇感意外:“漪儿这么晚还没回府?”
明漪不敢多看林旸,忐忑地站起身,答道:“让姑父担心了。漪儿一时忘了时间,先告辞了。”
“黑灯瞎火的,你送送漪儿。”萧先生十分自然地指挥林旸。
林旸应下了,接过仆人递的灯笼,自觉走在明漪身后不远的地方,刚好让灯笼的光芒能笼罩到明漪脚下。
“为什么躲着我?”林旸倒是没半点藏着掖着,直截了当就问了。
明漪的手覆上翡翠镯子,低声道:“我是怕……还不是时候……”
“确实,实在太晚了。”林旸很有些怨声载道的意思,“最近,应该说这大半年,世伯都在挑女婿……”
明漪大吃一惊,这怎么也叫林旸知道了?
林旸继续道:“一打听才知道,世伯对我还真是疼爱有加,没半点私心,起码没存了照顾女婿的心。”
明漪解释不了明中丞没把林旸列为备选之一的原因。
林旸心知肚明,说出了原因,“再细细打听一番,原来都是家世超过我家的。”
林旸自嘲地笑笑。
这个原因对林旸来说应该确实很意外,一来,林家不算差,起码绝对谈不上比明家差,二来就是明中丞老表现出对林旸很关心,很容易让人觉得明中丞在帮老友照顾孩子之余,也想给自家盘算盘算。知根知底的人家,又是素来交好的人家,结成亲家是多么理所当然的事!
理所当然到如林旸般聪明也没想过明中丞打一开始就没动过旁的心思,还真就是光明磊落地在关心友人之子!
站在林旸的角度,本该很顺利的事变得莫名其妙。
以及,看着自己长大的明世伯意外地是个很世俗的势利眼,挑女婿专往高了挑,别说林旸现在只是个书院的第一名,便是成了科举状元,明中丞也不打算高看林旸一眼。
真是,憋屈至极!
“漪儿,我改变不了自己的家世。说真的,哪怕爹爹被贬了官时,我也没觉得自己的家世有什么格外不妥的地方。”林旸失落地说着自己的心事,“是因为师母吧。”
林旸把事情看得这样透彻,肯定已经被这个出人意料的真相折磨过不短的时间了。
明漪停住脚步,把头埋得低低的,“对不起……”
“漪儿……漪儿不要我了吗?”
意气风发的林旸什么时候也没有这样失魂落魄过。
明漪哭着转过了身,泣不成声,“我没有……我没有……我和姑姑本来就不一样……”
书院再多的规矩也没法束缚林旸了。林旸吹灭了灯笼,不管不顾地抱紧了明漪。
“我一定会考上的,不管怎样,我都要说服爹娘今年回来提亲。漪儿最后再等我几个月,好不好?”林旸也不怨声载道了,温柔地安抚着明漪。
几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林旸又那么优秀,明漪没有一丝丝怀疑林旸的承诺。
“好,我等你。”明漪安心地靠着林旸,许久才想起这是在书院,柔声提醒道,“你把我放开吧。”
林旸失笑道:“我永远都不会放开漪儿。”
明漪害羞地挣脱了林旸,“该回府了,已经很晚了。”
再晚些,不管明中丞知不知道,明夫人也要主动来敲打明漪了。
一向帮着明漪的丫鬟这回也表示了担忧,担心明中丞不会被科举考试的结果改变,毕竟明家不缺在科举上大放异彩的子孙,因为和书院的关系,明家熟识的才华横溢的书生一抓一大把,林旸固然算个优秀的书生,但明中丞要的根本就不是什么书生,而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公子。
之前尚且没什么出格的举动,今日的事一定不能再有了,传出去林旸顶多就是听一顿家里的骂,明漪却会毁了名声。两家的关系也得因此凉透了。
明漪被迫跟丫鬟保证再也不会这样,以后也绝不在明先生那儿留到天黑。
熬到了秋试前的几日,书院里倒是变得轻松了不少,连吃食都变好了不少。没什么味道的食物开始变得色香味俱全,叫人以为进错了门。
由此可见,烧饭的师傅不是做不出好吃的,应该是故意天天做不好吃的,免得学生还没放堂就盘算着吃食了,索性做些叫人没胃口的菜,学生们放了堂都不着急去膳厅,还能继续讨论讨论学问呢!
姑娘们吃饭的膳厅紧挨着先生们的膳厅,明漪刚走出膳厅就见到明先生和一位衣着华贵的夫人很亲近地在交谈。
那位夫人注意到了明漪,跟明先生道:“这就是思儿的外甥女吧,确实是秀外慧中,让人瞧了就喜欢。”
明漪不知这位夫人的热情从何而来,细端详下容貌,与王涵有几分相似,猜眼前人恐怕就是王夫人了。
明先生招手示意明漪走近些,跟明漪介绍道:“这位是姑姑的好友,也是雎朝的母亲。”
明漪礼貌打了招呼,王夫人又热情地问明漪在书院习不习惯,会不会觉得先生们太严,等等。
明漪一一答着,然后就听到了很不客气的说话声。
“还吃不吃了,唠叨个没完,你不吃就算了,让思儿先进来吃。”萧先生在膳厅门口很不耐烦地表达对王夫人絮絮叨叨的不满,完全没考虑王夫人的面子问题。
对比萧先生对明中丞的态度,明漪发自内心地佩服明中丞的英明。萧先生对自己的妹妹尚且这么不耐烦,对明中丞还能和颜悦色,除了萧先生自己能克制点不好的情绪,明中丞识大体、懂分寸也是非常重要的呀!
王夫人没受影响,还能游刃有余地还嘴,“二哥哥这坏脾气真叫人讨厌。”
明漪又佩服起王夫人说话之直接,敢这样说萧先生的人,一只手想必数不出来。
明先生当即选择了稳住萧先生,走上前挡住萧先生看向王夫人的不友善的眼神,“走啦,进去吃吧。”
萧先生的嘴巴也不饶人,“脾气坏总比脑袋笨好得多。”
明先生赶紧把人拉进去了,不给王夫人的还嘴再留余地。
王夫人没法直接跟罪魁祸首对话,于是对明漪道:“也就是你姑姑脾气好才惯着他,不然哪个姑娘受得了他。”
明漪当然不能跟着乱接话,腼腆地笑笑,算是回应了。
明中丞反正不这么认为,明中丞一向是觉得明先生太任性了,撞了大运才碰巧认识了萧先生,碰巧萧先生也不介意姑娘家做先生的事,说不定还觉得挺有意思,更碰巧的是萧先生的家人也不介意,许许多多的碰巧才成就了这段本来绝不可能存在的姻缘。
明中丞期待着一个从天而降的碰巧也把明漪送到哪户高门去。
萧家本来是最合适的,结果明先生就一个孩子,确实是个男孩,但比明漪小太多了,比明漪的妹妹也小不少,明中丞不至于不自量力把算盘打到萧先生的兄长那儿去,萧家年龄合适的公子多的是人抢,就算完全是个小娃娃的萧凌风,也不乏人家追着萧先生说亲,萧先生的原话是他不管此事,找他说没用。
明中丞被迫“自谋出路”。
这几个月,明中丞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