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演戏用马甲不就行了 施釉

24. 第 24 章

小说:

演戏用马甲不就行了

作者:

施釉

分类:

古典言情

剧组动作很快,杨导的剧释出预告的时候宋寅已经收拾好准备进剧组了,说实话他在出组前,也不知道《绣年》是这么大一个项目,他只知道,有那么多武指动指跟着训练的一个剧组,绝对不会是什么小剧组。

然而,他也没想到这个剧组的份量会那么大。

在赶往《若星辰》剧组的路上,宋寅打开了《绣年》全平台播放的预告片,之所以是全平台,是因为这部剧已经上星,目前是在央视,虽然不是最好的时间段,但是这动静比起很多扑都扑得没有水花的古偶已经大很多了。

而且他饰演的程兰在里面还有一个长达三十秒的长镜头。那是在戏台上,全部扮好,和不带脂粉,素面朝天的程兰在黑黑白白的光影里切换,很高级的剪辑手法,背景里没有一点喧宾夺主的地方,这个极致安静的镜头里,程兰是绝对的主角。

然后满头珠翠和素颜苍白的程兰左右各半张脸拼在一起,倏地抬头——一部年代剧竟然拍出了恐怖片的质感,但是太有氛围了!

评论区很多刷到的都在评:头皮发麻。

【是讲民国时期的事吗?好期待啊!】

【中间这个演名伶的小哥哥叫什么名字啊?好有感觉!】

【没错没错,那个抬头的眼神惊到我了,而且好有那种疯狂和偏执的濒临崩溃感,呜呜呜呜,本人就喜欢这样的(呐喊)】

【内娱好久没看到这种一个镜头就可以看出演技的了,演得太好了!】

【是不是本身就是唱戏的啊,看预告片其他身段也很专业的样子】

【不是哦,这个是我们舞蹈系毕业的宁漂小演员宋寅啦@宋寅,进组之前做了很久跟组训练所以才能演得这么好,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夸奖,感谢大家的喜欢!(抱抱)】

【原来是学舞的,怪不得水袖甩得那么好看】

【太好看了!!】

宋寅切到预告片里面去看他在剧组没有碰到过的领衔主演。很多人以为和大咖在一个剧组就代表你们有机会认识了,其实不是的,很多有名气的老演员也会严格遵守以前的表演制度,就是定时上下班之类的,但是他们出现的场代表比较重要的场,一般是要清场的,而且不允许无关人员入镜。

宋寅在《绣年》剧组的时候,大半时间段都用来训练唱戏,真正的戏份也只是和其中一位主演在一起,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这部剧有这么多老戏骨出演。

或者说即使知道,他也是不会去关注和自己无关的事的,毕竟程兰再出彩只是《绣年》里的一个小配角,群星璀璨的情况下谁会去关注他有没有在里面出演呢?

所以他只是想把这个角色演好,没想到,预告片出来了,剪辑版也递交好了,预定央视播出,现在各平台都在推,这部今年难得的民国精品大戏。

而且杨树其实不算名导演,他能找到这么多国家级演员只能说明,这部戏不是他来牵头制作,而是他接了上面的项目——怪不得当时其他导演带来的几个戏剧学院的学生都卯足了劲儿展示自己,而且还有其他几个导演掌眼。

如果她们真的如自己所说只是看个热闹,杨树导演就没有必要叫他们在所有人面前展示了,所以这其实是一部名气很大的正剧!

只是程兰这个角色很小,小到只是里面其中一个单元而已,但是预告片还是把他拿出来了。

宋寅现在才知道殷导当初那个推荐的份量,车快到《若星辰》剧组了,他才编辑好感谢的话发给她,但是殷玉莲只是回了两个字:【没事。】

他往剧组里走,殷玉莲才继续回:【本来也只是个小角色,花多少功夫,演到什么地步,那是你决定的事。】

杨树真的不能花时间挑一个更大牌更有功力的演员演程兰吗?当然不是,只是没有这个必要,他也觉得从程兰这个角色心态上来讲,新人会更好。他只是自己都没有想到,只是想找个演技不差不破坏全片气氛的配角角色,会让程兰这个角色的演绎变得这么浓墨重彩。

他太突出了!所以剪片的时候他不自觉地就把这些片段留下了,甚至还在剪辑师询问他意见的时候喃喃:“这个宋寅,天生长了一张抓镜头的脸啊。”

剪辑师看着里面不疯魔不成活的程兰,赞同地点点头,可是杨树更关注的却是宋寅在留意到镜头方位后,那种不顾一切想要被镜头看到的状态。

这个角色本来只是剧本里的一环的,可是程兰戏痴,对京剧接近变态的那种追求,与宋寅本人面对镜头的这种偏执和渴望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导致宋寅在发现镜头,不自觉地想要浓重演绎这个角色的用力,与成片交织起来的时候,呈现出程兰这个角色仿佛要爬出屏幕,让观众盯着他的戏去看的诡秘感。

这正是程兰身上最出彩的,也是最容易被观众记住的底色,宋寅遇到这个角色,算是幸运,也算是歪打正着地把他的疯狂演出来了。

但是杨树想了想,预告片放出后还是联系了宋寅。他拍宋寅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么多,甚至因为他只是个配角,很多都是副导掌镜的,副导问宋寅这里是不是太用力了,他看了一眼就给通过了。

是剪辑的时候才发现宋寅的表现这么抓人。现在再看一遍预告片,他还是忍不住觉得:

“正片里你是故意的吗?”

他仔细想了想,觉得宋寅还是一个不至于本人和角色分不开的演员,他试镜的时候,杨树能感觉到宋寅身上透露出的那种不甘,但是在镜头处理里,他总是最像“程兰”的。

所以他不觉得这是宋寅本人的特质和程兰结合了,倒像是宋寅发现程兰这个特质之后,特意放大了自己身上那种追而不得,屡战屡败的崩溃心态。

他是献祭自己成全了这个角色。

李珂还在悄悄地观察宋寅。自从那次宋寅和陆老师争吵之后,她就感觉宋哥好像对外面的世界更不在意,更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尤其是他知道自己接到陈曦河这个角色之后,不留心都没注意到,宋哥居然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他既没有高兴,也没有说这个角色如何,他就只是闭上眼休息,要么睁开眼看剧本。该不会抑郁症更严重了吧?李珂有点紧张。

可是宋寅却在和电话那头说:“算是吧,但是导演,我并不觉得我选择的表演方式破坏了这个角色。”

杨树扬眉:“当然没有,只不过……”

只不过这是主角的演法。

也不能这么叫吧,只是业内很喜欢这么统称,天龙人大行其道的个人主义叙事,让影视圈很多行业都默认高光、情绪最激烈的剧情,都是应该给主角的。

演绎方式也是,如果有哪一段是配角完全是压着主角在输出的,那也必须是主角之后有更大的情绪输出,这部分是在铺垫的。

配角情绪比主角还要厚重的,几乎没有。

但是杨树这几年,越来越见到这种老学院派似的角色,他们已经跳出主角必须拥有最好的,最复杂的人格的窠臼,在追求自己的道路,他只是没想到随便选的一个配角演员,也能做到这一点。

宋寅这年纪倒是可惜了,再大一点完全可以尝试更有厚度的角色,只是他现在的脸还是属于年轻化的,你要相信他是什么历经沧海桑田的人,相似度几乎没有。

打这通电话也只是为了解决他心里的一个疑惑,杨树倒没有继续说什么,只是提了一句:“对了,你要是在哪要用到《绣年》这部戏的其他片段,和剧组说一声就行。”

这算是变相给了宋寅用这部剧宣传的授权,也算是承认他也可以算是这部剧的主要演员团队之一了——别看这句话说得随意没什么分量似的,实际上从一个单元配角,飞升到宋寅这种全网关注的含金量,已经算是极为罕见了。

杨树预想到这个角色肯定会抓住全网的讨论度,但是没有预想到讨论度会高到这个程度,甚至预告片出来就有人在猜。

那这就不只是角色人设的功劳了。

演员和角色,很多时候是相互成就的。

宋寅接完这通电话,心里并没有太多情绪波动,只是李珂按捺住兴奋询问他要不要跟着剧组文案进行剧宣的时候,宋寅才像想起来他现在也算是一个明星似的,让李珂登了他的账号。

公司其实一直暗示李珂接管,但是李珂想着宋哥应该不喜欢她这么干,就硬着头皮一直没有管过,这会儿在她的手机上登上,看到经常访问顶着宁城剧院官号的头像的时候还有些怔愣。

她抿了抿唇,装作没看到编辑新博,但是退出去的时候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