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遂听后不禁心中一喜,眼中立刻闪过赞同之色。
“不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而且,由他们自行转化应用,也能最大程度减少现代观念规则和这个世界的直接冲击。
“其二,于新政推行,当先在地方进行试验,辅以教化。选择一两处灾情严重或风气较开化之地,试行水利新法、农事改良等,观察成效,听取民声,不断调整。同时,兴办学宫,不仅教授圣贤书,亦可将那些消化后的异界有益知识,由陛下或以他人之名,编纂成册,循序渐进地引导士子与百姓认知、接受。如此,可缓新旧之冲突,减除动荡。”
郑遂听的连连点头。
“不错,这正是朕心中所想。”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影巫,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从一开始的一个连见到人都会胆战心惊的少年,到如今这般可以游刃有余的讨论朝政,影巫当真进步了不少。
“其三。”影巫语气却忽然变得凝重起来。
他停顿了片刻,当即跪地,郑重道。
“于陛下自身,当时刻自省,持守人皇本位。陛下力量之源,终在此界万民。无论运用何种知识、借助何种外力,最终目的,是为此界生灵谋福祉,护此界山河之安泰。陛下需常怀敬畏,警惕权力与知识带来的傲慢,勿忘初心。”
郑遂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立刻看向影巫。
影巫本有些紧张,但郑遂却一点生气都没有,反而甚是开怀。
“好一个借智,好一个持守本位!影巫,你此言,深得朕心!此三策,既非固步自封,亦非盲目崇外,于进取中蕴涵谨慎,在变革里不忘根本,正是朕所寻的中性之道!”
他踱步回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忖片刻,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便依此议,联络彼界之事,由朕亲自把握尺度,后续通讯,重点在于索取知识原理与理论。新政推行,即刻选定北地受灾最重的沧澜郡为试点,由工部尚书王安持朕手谕前往,全权负责水利新法试行,并设临时讲所,宣讲新法利弊,收集民情反馈。至于朕…”
郑遂顿了顿,深色忽然郑重起来。
“朕会牢记人皇之责,凡决策,必以是否利于此界苍生为第一准则。”
“陛下圣明!”影巫躬身,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他最担心的便是陛下在获得强大外力支援后心态失衡,如今看来,陛下已然警醒,且找到了相对稳妥的前行路径。
“此外。”郑遂补充道。
“黑寡妇组织及其可能带来的后续影响,依旧不可放松警惕。监视林小雨及排查京城内外可疑人物之事,还需你多费心。”
“属下领旨。”
商议既定,郑遂心中也松快了不少。
如今已经有了初步决策,那剩下最重要的,就是治理水患了。
圣旨很快下达,着工部尚书王安即刻前往沧澜郡,全权负责水利新法试行事宜。
并特许其设立临时讲所,宣讲新法,广纳**。
旨意传到工部衙门时,王安正在与几位侍郎商议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北地水患,听到内侍宣读完圣旨内容,他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手中捧着的茶盏险些脱手。
这…这竟真是陛下的决断?
他本以为,陛下在经历了朝堂激烈反对后要么会一意孤行,强行推广那些离经叛道的异域之法,要么便会因阻力过大而暂且退缩,维持旧制。
他万万没想到,最终等来的,竟是这样一个中正平和,且思虑周详的决策。
不全面推翻旧制,而是选择一地试点。
不盲目引入异域之物,而是强调因地制宜。
甚至还要兴办学所,教化引导…
这哪里是一个被异域邪说蛊惑、急功近利的君主能做出的判断?
这分明是一位深知治国艰难、懂得权衡利弊,还心怀苍生的明君所为!
回想起自己前几日在朝堂之上,以头抢地、涕泪横流地激烈反对,口口声声说陛下此举是祸国殃民,王安的脸上顿时一阵火辣辣的。
羞愧之情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