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午的时候爷爷回来了,老头儿见到大宝和二宝很高兴,拉着大宝的手一个劲的说,幸亏大宝当时让人进山里种红薯地瓜了,否则照今年的情况来看,能有往年一半的收成就谢天谢地了,
可是这一半的收成还不够交公粮的呢,看来到了秋天,这一村人还真得指着山里种的粮食过活。
大宝知道,这山区不像平原,是饿不死人的,随便上山挖点野菜,弄几个野果子也能填填肚子,可是这营养跟不上啊,到头来还是面黄肌瘦,
大宝又问起换粮食的事儿,爷爷不说话了,最后在大宝一再逼问下,才说出原因,原来现在天旱,山边的动物都往大山里跑了,打猎愈来愈不好打,也就停了,
生产队虽然存着点粮食,但是都不敢动,留着过两个月应付灾荒,
这村里人就又是半饥半饱的过日子了,本来这也能熬下去,顶多是少动弹省粮呗,
可是现在年轻人相亲结婚,彩礼都不要钱物了,一律改成了粮食,还明码标价,娶一个黄花大闺女,三十斤到五十斤玉米面,就是娶一个带孩子的寡妇儿,还得十斤玉米面呢,
这村里人平时也就是糊弄个肚子,哪来的粮食求亲当彩礼?
后来就有那不要脸的,舔着厚脸皮来求老祖宗,老爷子一时心软就借了,这下可坏了,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开了这个头,这个来借五斤,那个借八斤,结果就剩下这么点玉米面了,
大宝要是再不拿粮食来,爷爷奶奶就得吃野菜了,
听到这,把大宝气得半死,可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毕竟在村里生活,这都是难免的,
这一天,大宝带着弟弟妹妹一直陪着爷爷奶奶,本来大宝还是想让爷爷奶奶跟他一起进城,可是看到爷爷对暖暖理都不理的态度,大宝就没有再提下去,
大宝理解爷爷的心情,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老爷子想亲也亲不起来,
这就是爷爷和姥爷姥姥的差别,观念不同,注定眼光和格局的差距,姥姥姥爷见惯了生死,所以思想没有那么狭隘,
可是爷爷只是个一辈子没有出过山沟的老人,他的家族观念,骨血观念已经深入骨髓,这也是他不喜欢暖暖的原因,甚至老爷子因为这个事情还怪罪上了左明月,
在这一点上,秦庆有兄弟三人的性格真是随根了,
大宝是怀着沉重的心情带着她们走的,老爷子望着吉普车远去的方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
大宝回到了所里,让秦庆贵把老婶和二婶都叫来了,秦
庆贵两口子和二婶不知道是什么事都看着大宝
大宝叹了口气:"老叔你多久没回村里了?"
秦庆贵一愣:"一个多月吧你没在所里我怕人手不够就没回去。"
大宝没有问老婶现在两个女儿都去城里了村里就剩一个破房子回去干嘛?
"我今天回去才知道家里没粮了再过几天我爷我奶就挨饿了。"
"什么?这不可能!"二婶腾的站了起来:"我半个月前回去的家里还有半袋子大米半袋子面呢咋会吃这么快?"
大宝阴沉着脸说道:"村里人现在都是吃的半饱听说农村相亲过彩礼不用给钱了要直接给粮食这村里哪家能有多余的粮食?
最后还不是去求老祖宗开恩借粮食让孩子结亲只要借给了一个别的人能不借吗?一口一个祖爷爷叫着我爷爷能抹下脸吗?"
秦庆贵三人都沉默了大宝说的这个他们在村里的时候也碰到过但是总有个限度
现在可好老祖宗家里都是吃皇粮的尤其是两个儿媳妇那是趁粮仓的还能缺粮?
反正借完了她们再给往家拿呗
别说乡下人想问题、做事简单自私人家这叫朴实文字就是这样双标反的正的都有理。
"大宝村里人就这样你说咋办?"
大宝抬起头:"我本来想让我爷我奶跟我进城我爷我奶不习惯去城里也舍不得大军大全
我就想这样老叔你明天去公社里打听一下有没有房子往出卖的?我掏钱把它买下来你们一家一户然后把我爷我奶从村里搬岀来大军大全也到公社来上学这样的话就基本上都解决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我二叔他自己一个人在生产队里生活行不行?"
秦庆贵三人一听就兴奋了去公社买房子这是以前不敢想的现在有人掏钱给买这可是大好事呀
二婶更高兴她是实在不愿意往家走了三四十里来回就得走一天
"大宝这太行了要是那样的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