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京悟】:朗姆让我周五汇报。到周五我才入职三周吧,你说他是不是有病?
【马蒂尼】:他有病不是一天了,你确定他是让你周五过去吗?
【长岛京悟】:是,我刚刚收到他的邮件,让我去他办公室汇报。
【马蒂尼】:你等等,我看看我能不能帮你查一下他的日程表……
【长岛京悟】:你有他的日程表啊?你在这里的权利真是超乎想象的大。
【马蒂尼】:别,只是有时候他把我当秘书使,
【马蒂尼】:我看了一下,他只给你预留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像是硬挤出来的。据我对他的了解,他估计不是想要结果,只是想起你了,就顺便找个机会给你立个威而已。我猜你到时候会被他找茬。
【马蒂尼】:我建议你到时候就随机应变,随便讲讲,课题没有进展应该也没关系。反正你好像超擅长应对这种人的,把他当条狗,听听他都在狗叫什么。
【长岛京悟】:建议非常精准,谢谢!
【马蒂尼】:不用,那我继续去鲨人了
【您的好友马蒂尼已开启消息免提醒】
长岛京悟放下手机,靠进椅背,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朗姆要立威是一回事,但与此同时,他也非常清楚,这是一个难得的,向朗姆证明自己的价值的机会。
被训斥和被认可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职场的精髓就在于,如何把他人试图打压你的行为,变成自我包装和上升的跳板。作为一个经验丰富、历经百战的成熟牛马,如何精准拿捏这个度,做到既让上司觉得你服从管理、值得提拔,又让对方意识到你能力出众、不可或缺,本身就是一门终生修炼的艺术。
今天是周一,距离周五的汇报还有四天。
四天的时间,理论上确实足够他拼一拼,连夜做点实验,也许还能捣鼓出点新数据,给朗姆来一发真正的科研震撼。不过,科研项目一向以年为单位推进,四天之内能发生的奇迹微乎其微。况且他手头的数据并不是没有统计学意义,只是距离“震撼老登”的目标,还差了一大截。
于是问题来了:怎么把“不够震撼”的数据,变得“好像很震撼”?
——这正是长岛京悟作为顶级科研牛马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真正的底气是数据,但说到底,光有数据还不够。还得会讲、会秀、会让老登听懂,甚至听得高兴。汇报是包装,是表达,是节奏和话术的协调,是一场信息的精准投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表演艺术。
这里长岛京悟还得感谢上辈子的鸡毛博后导师S教授。此人不是公主命,却有公主病。每周这个老登都需要实验室全员汇报进展,起步就是五页PPT,展示的每张图都得是出版级别的漂亮。在周复一周的“做不出实验、没有数据、老登逼着硬汇报、心态爆炸更做不出实验”的死循环里,长岛京悟虽然还没练出把白的说成黑的本事,但已经相当熟练于把黑的渲染成五彩斑斓的黑。只要有一点能用的数据,他都可以就此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摘要,挑出最有张力的图,做出一份既有美感又有逻辑的PPT。最后再搭配一张略显疲惫却坚定向上的发言脸,他上辈子最后两年的汇报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所以长岛京悟非常清楚,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堆乍看之下平平无奇的实验结果,用最快的速度、最稳的手法、最让朗姆这类老登买账的方式,精修成一份漂亮的展示材料。然后在周五当场见招拆招,成为朗姆踢到的第一块铁板。
。
距离周五早上九点还有三分钟,长岛京悟被一个黑衣猛男带着上了通往三十层的电梯。他站在朗姆办公室门前,最后一次整理了一下手上的材料。
这份汇报是他用四天时间、总共只睡了二十个小时拼出来的,堪称牛马之力的结晶。打印纸选用高级铜版纸,字体字号精确统一,封面配色经历了两轮迭代,连图表的箭头颜色都反复调过,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升视觉冲击力。
长岛京悟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
里面传来一声低沉的“进”,语调简短,听不出情绪。这是典型的上位者语气:让你进来,不代表欢迎你进来。
长岛京悟推门而入。
朗姆坐在一张深色实木办公桌后,整个人几乎嵌入了那张高背椅中。他今天穿着一套军装风格的深灰西装,眼神像刀,从长岛京悟一踏入那一刻起就死死锁定了他。
桌上摊着两样东西:一份打印出来的预算表,和一台小型录音设备,红灯正悄无声息地闪烁着。
长岛京悟目光一扫就明白了。摆出预算表是告诉他,公司知道他花了多少钱;摆出录音笔是告诉他,这不是简单的内部交流。这是非常标准的立威配置。
他面不改色地走上前,把汇报资料放到桌角,神色自然地鞠了一躬:“感谢您抽时间听我汇报,朗姆先生。”
朗姆简洁地说:“坐。”
长岛京悟在那张没有靠背的单人椅上坐下,微微前倾,摆出一个“我时刻准备被批评”的学术受虐脸。
朗姆的语气很冷:“算上到今天,你一共入职三周。”
“是的。”
“你觉得你这三周做得如何?”
老登立威第一式:自我评价陷阱。答“好”是狂妄,答“不够好”是自废武功。真正聪明的牛马不会正面接球,而是避重就轻,从侧翼切入,给出一个不卑不亢、滴水不漏的中性总结。
长岛京悟说:“我觉得自己用了最快的速度熟悉课题,现阶段做出了一些前期铺垫性的数据,还不能称为成果,但有方向、有初步模型,基本符合我对前三周的预期。”
朗姆眯了眯眼:“你这回答倒是滴水不漏。”
“我很怕浪费您的时间、给公司添麻烦,所以会提前准备好答案。”长岛京悟语气真诚地说。
朗姆没接话,只是用拇指随意翻了翻第一页资料,看了不到两秒,便将它推开:“讲吧,不要太长,我时间不多。”
老登立威第二式:打断流程,强行压缩你精心准备的节奏。对此,长岛京悟早有预判。针对这份汇报,他准备了30分钟、10分钟、5分钟、3分钟四个演讲版本,全部逐字背诵,随时可以灵活切换、自由拼接,用来应对各类老登的临场骚操作。真正顶级的牛马,讲究的就是一个模块化输出,任老登怎么砍流程,都能原地重组。
长岛京悟顺势拉过纸质汇报,打开第一页:“那我开始了。首先,我想要向您介绍我这三周的实验设计。我在宫野博士的实验记录上选取了三个可以优化的实验步骤,通过体外实验初筛出两个可能具有神经激活功能的关键条件。其中一个在两种细胞模型上提升了神经突起生成速率,另一个在膜电位维持上效果更明显。具体数据我用热图和时间曲线都标注出来了——”
“讲这些我听不懂。”朗姆抬手打断,“说重点。”
长岛京悟:“……好的。简介地来说,在宫野博士的主导期间,这个课题的阶段性瓶颈是重复再现体外神经元再生。三个星期的工作后,我认为可能已经有了突破口。”
朗姆眉头一挑:“‘可能’?”
“我在避免夸大,”长岛京悟镇定地回答,“数据初步可靠,但还需要进一步重复实验和对照分析。不过,如果这两个关键条件真的有我们推测的效应,那么距离确认通路和最终应用于制药就无比接近了。”
朗姆盯着他几秒,忽然笑了。或许是因为只有一只眼睛,他的脸在笑起来的时候并不显得亲切,反而令人感觉十分危险。
朗姆问:“你说话总是这么会挑词吗?”
长岛京悟恭敬地说:“我猜测您需要我做一个精准而诚实的汇报。”
朗姆冷哼:“嘴巴挺会说,野心也不小。谁知道你是不是提前彩排过。”说完,他竟随手把汇报资料抓起来,直接扔进了一旁的垃圾桶!
他目光锋利地盯着长岛京悟:“如果就像你说的那样,有了一个突破口。那你下个月做不出比这次更有进展的结果,你打算怎么办?”
来了,老登立威终极绝招:先全盘否认你的成绩,再逼你用未来的承诺背书当下的价值。
这招的核心在于:他不评估你现在的工作是否合格,而是假装它一文不值,并用“未来是否更好”来判定你“现在是否有用”。在这样的前提下,你所有的努力都被迫转化为赌注,而不是成果。他不表态、不确认、不给予任何正向反馈,只留给你一个模糊的、充满威胁性的“下个月”。
这一招,同为老登pro max的S教授用得如火纯青。
和G教授不同,S教授向来不骂人,甚至称得上温文儒雅。但每次长岛京悟把最新数据夹在汇报文件里递过去,S教授总是边翻边点头,然后忽然一句:“你觉得这个结果能发哪儿?”
若他答得上来,对方会直接追问:“为什么没有办法往更高的杂志投?”
若他答不上来,对方会微微一笑,缓缓合上手上的资料:“那你现在做这些,你觉得有意义吗?”
很少有人能够忍得了S教授这种精神污染级别的pua。当时他们实验室里总共六个人,每一个人都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到最后能润的都尽力润走了。而可怜的长岛京悟因为签证问题,只能硬撑三年,直到最后绝望猝死。这三年里,他对老登的抗压能力呈指数级增长,心理压力不过是家常便饭,他实在太能扛了。
所以当朗姆露出那副“我看你也就这样”的表情,把资料扔进垃圾桶,冷冷抛出一个“那你下个月怎么办”的时候,长岛京悟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