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好瘦啊!得瘦才能把衣服穿得好看!”
“先不管瘦不瘦的,我找了好久,只有这家店的衣服有那种风格。”
李芝英的服装店最近涌来了很多新顾客,一开始她还没意识到,只当是老顾客介绍来的客人。
直到最近几天,她才发现不对劲,她预备一个月的库存销量竟然在一个星期内快要售罄了!
缓缓靠近正在挑选衣服的顾客,她注意到最近顾客们似乎一直在讨论cyworld。
cyworld是最近韩国年轻人流行的社交平台,用户可以创建个人主页“迷你小窝”,发布日记、照片,还可以跟好友确立“知己”关系。
晚上闭店后,李芝英还是忍不住好奇,也给自己注册了一个cyworld账号。
登录以后,都不需要搜索,李芝英就看到了浏览量最大的一篇帖子。
“本人最近的得意之作:《优雅与叛逆》”
鼠标点击进去,一张照片被摄影师展示在个人。
在人潮涌动的首尔街头,女生穿着香奈儿棕格粗花呢套装,戴着复古珠链和圆形耳饰,像从某个晚宴流落到街头。
她咬着黑色礼帽帽檐,低垂着头用黑色丝绸手套缠绕成发带样式绑头发,相机只照到她四分之三侧脸。
但李芝英还是一眼认出,是她家妹妹素珍啊。
李芝英来了兴趣,开始浏览照片下的评论。
“这个咬帽子的动作也太帅了吧!手套还能这样用?”
“简单一个动作,把香奈儿的优雅和叛逆全拍出来了。”
“试了下咬帽子,结果帽子掉了……果然不是谁都能这么随性又好看。”
“这张照片有种‘我不在乎,但我很美’的感觉,爱了!”
……
短时间快速涌入的评论让这个帖子不断被顶到前排,成为了近期的社交爆贴。
李芝英也忍不住给妹妹这张照片写了条夸夸评论,“这是教科书级别的‘effortless chic’!香奈儿2004早春广告组快来抄作业!”
慢慢往下翻,又有人上传了一段视频。
手机拍摄的视频画质不高,但仍能看到照片里的女生在跟一个穿着红裙的女生跳双人舞。
下面的评论也很多,“这是在梨泰院那边吧!当时我也在现场!”
“对对,当时那两个女生在街上跳舞,真的美爆!”
“是两种风格啊,一种是优雅随性,一种是性感魅惑!”
慢慢地就有人开始好奇照片里的女生是谁。
“叮叮叮!看我发现了什么!”
又有人在评论区上传了一张照片,照片里韩嫣穿着蓝色A字连衣裙,戴着平顶草帽和猫眼墨镜,在日光下舔一个土耳其冰淇淋。
无数人纷纷在照片下问层主她是谁。
“其实我也不知道她是谁,只是当时路过国艺高中那边,看到她在路边吃冰淇淋,好像在等人。”
“只有我好奇她的衣服在哪买的吗?”
“第一张明显是香奈儿的套装。不过第二张这套好像看不出是什么牌子的。”
“这是什么穿搭风格啊?我能在哪里买到这种类型的衣服啊?”
类似的问题不断出现在评论区,直到有人做出了解答。
“有个品牌《X》最近的衣服有点类似这种风格,在江南区那边,有空可以去逛逛。”
看到这里李芝英终于找到了最近店里火爆的答案,素珍给她免费打广告了啊!
想到这里,李芝英立即给韩嫣打了个电话。
“喂我们素珍,最近干嘛呢?”
韩嫣晚上突然接到二姐的电话,也有点惊讶。
“啊,前不久已经提交研究生的审核资料了,昨天刚刚收到了学校的面试通知,让我三月份去学校面试呢,所以最近在跟机构的老师准备面试。”
“哦对,过年的时候你说起过。放心吧,肯定没问题的,面试那天要不要姐姐来送你。”
韩嫣听到这个哈哈笑起来,“二姐我已经不是小惠的年纪啦。”
“不过素珍,你知道最近你在cyworld火了吗?”
“什么?”
听完了李素珍的讲述,韩嫣也觉得很奇妙,只是在路上被人随便拍了张照片就火了?
难道她还有当网红的潜质?
韩嫣想到这个就乐不可支,这个智能手机都没普及的年代,当哪门子的网红?
“不过啊素珍,你有没有兴趣来帮二姐,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还有时尚潜质,早知道该让你跟我去法国的,学什么金融?”
韩嫣也笑着哄二姐,“哎呀二姐,我马上就要去读研究生了,虽然报的是经营学,但是还可以辅修双学位嘛,我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学学时尚相关的。”
挂掉电话后,韩嫣也好奇起cyworld上的内容,简单浏览了一番后,她觉得这个平台跟后世流行的社交平台还是挺像的。
虽然也没想过当网红,但是看到评论区这么多人喜欢她的穿搭,她觉得以后也可以时不时发点她平时的穿搭,不露脸的那种。
关掉电脑,韩嫣躺回到床上。
唉,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三月份的研究生面试,别的事情都先往后排吧。
很久没上学的韩嫣,此时竟然有了紧迫感。
虽然辅导机构的老师已经给韩嫣提供了详实的面试资料,韩嫣也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但是面试这种更考察临场反应的场合,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啊。
她想起前世国内的同学准备研究生面试还会报班找老师模拟,还是觉得过几天应该让机构老师给她安排几个模拟面试。
尽量提升成功录取的几率!
几天后,韩嫣再次来到面试机构,她已经约好了老师今天进行模拟面试。
来到一间小会议室,三个老师已经等着了,角落里还架设了一台摄像机,记录面试时的画面,方便事后复盘。
"请用3分钟概括你的研究计划。"
韩嫣坐定后,微笑着开始回答。
"我的研究聚焦新兴市场跨国企业的投资决策偏差问题。”
“在A基金任职期间,我发现很多亚洲企业跨境并购失败,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因为‘人’的问题——比如管理层低估文化差异,或者团队决策不科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