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穿进流放之地后我躺赢了 将月去

2. 第二章 围观流放的第二天

小说:

穿进流放之地后我躺赢了

作者:

将月去

分类:

穿越架空

陈蓉一步一挪挪到了姜然面前,那样子,好像在上断头台。

姜然不想陈家人偷听,带着人走远了点。

陈蓉眼睛发红,强忍着才没哭,停下之后她问:“姜姑娘还要拿什么,直说就是了。”

姜然恍然道:“那个水红色衣服是你的?”

姜家有三间房,姜然自己住一间,不过和白氏亲,偶尔会去正屋睡。姜然记着屋里有件衣服,和其他衣服很是不同,上面又是绣花又是什么的,特别好看。

原来是抢来的。

陈蓉:“如今已经是姜姑娘的了。”

看来结怨不小,姜然倒吸一口凉气,故意笑着道:“我就借来穿两天。”

陈蓉:“姜姑娘有什么事直说吧。”

姜然绞尽脑汁地想法子,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让陈蓉放下防备,她挠了挠头,最终说了一句对不住,“真对不住,以前那么欺负你。”

陈蓉愣了楞,不可置信地看着姜然。

姜家人还会道歉!

姜然又重复了一遍,“我说对不住,不过我都让你奶回去了,你不会跟他们一样傻的看不出来吧。”

姜然指的是陈蓉那几个要来揍她的兄长。

有道是真诚是唯一的必杀技,陈蓉的态度终于缓和了一点。

她只是怕,姜然是突然兴起,说几句好听的,但不知什么时候又露出獠牙来。

陈蓉硬邦邦道:“我祖母的事多谢你。”

虽然话难听了点,可毕竟是好意。

姜然道:“这说起来也是我爷的意思,本来他就随口一说,谁知道你们真把人抬了过去,我爷心里过意不去,这才让我过来看看。”

“我呢,也过意不去,而且,你哥他们恨不得打死我,我才想了那么个法子,你就原谅我吧,我做什么都行。”

姜然以前是鹤城人,鹤城人爽快,不喜欢弯弯绕绕,能说清最好。

反正跟陈蓉一个人说的,不算乱说,陈蓉不信她也没办法。

陈蓉有说话。

姜然道:“你信也好不信也罢,我说的都是真心话。”

陈蓉还是没有开口,许久之后,也不知她在脑子里做了几次天人交战,终于开口道:“姜姑娘若是诚心悔过,能否帮我一个忙?”

姜然:“什么?”

陈蓉道:“可否帮我带些东西,我祖母那边……”

若非走投无路,陈蓉也不会求到姜然头上,相比于祖母的性命,她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榆阳村的人对他们避之不及,她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哪怕姜然刚刚没有一句话是真的。

姜然痛快答应了,原身做的错事,该她来赎罪,不能白占人的身子。

和陈蓉关系缓和一些,她离死亡就远一步。

陈蓉给了姜然一小块碎银子,姜然说明日上午给她送东西来。

这是陈蓉剩的为数不多的银子。

陈家从盛京到鹤城,一路走过来及其不容易。

打点官差,打点官员,就连到榆阳村都得花钱买房子买厨具,幸好现在天热,不用买棉被,不然又是一笔花销。

陈蓉怕姜然骗她,若是骗她,银子没了,她也没处说理去。

一直到次日,陈蓉都心神不宁,幸好家里人这阵子没人注意她。

上午照样去地里干活,她出门前看了看祖母。

老人闭着眼,状况好了些许。

一上午,陈蓉时不时往田埂看一眼,不知看了第几回,看见姜然提着东西站在那儿,她这一颗心才落在地上。

篮子在姜然脚边,陈蓉往前快走了两步,她看了眼篮子,然后诧异地抬起头,“怎么这么多……”

陈蓉托姜然带些鸡蛋红糖小米,没有别的,这几样也是补身子的好物。

倒不是不知柴米油盐贵,陈蓉怕姜然骗她,她早就问过了,对几样东西的价钱早就门儿清。

这边一个鸡蛋一文钱,小米五文一斤,红糖五十文一斤,小块银子不足半两,买几斤红糖几斤小米,再买鸡蛋,根本剩不下几文钱,而且,她以为姜然会偷偷藏些。

托人办事,给银子是应该的,可篮子里除了陈蓉要的,还有多了个布袋和两条肉。

姜然没有留钱。

姜然神情坦坦荡荡。

姜然可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她道:“东西都在这儿,你点点,我不可能拿你钱的,我可不是那样的人。。”

陈蓉怔然地望着姜然,又觉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片刻后她摇了摇头,蹲下把肉拿了出来,“不用点,这次多谢你,这个你拿回去吧。”

以前的事是以前的事,让人帮忙,怎么能一点辛苦钱都不给。

拿回去姜然也没法交差,陈家的救命钱,她不好意思要,“别推来推去了,你千万别说见过我,我走了。”

鹤城虽穷,但东西价不低,姜然也想赚钱,但是,在鹤城赚钱实在太难了,这里连商贩都不乐意多跑。

极北流放之地,没人愿意和这里扯上关系,百姓穷,县城就一个杂货铺。

说好听点是与世隔绝,说得不好听,就是被遗弃了。

清榆县人少,更何况榆阳村这么一个小村子。

百姓还在为吃饱饭发愁,就连里正家也是穷的响叮当,姜家吃的最多的是白菜和咸菜,其他人家亦是如此,自然没有闲钱去买吃的。

若是穿到盛京江南,境况就大不相同了。

回到家中,正赶上下午那顿饭。

姜家一日两顿饭,早起一顿,下午一顿,赶上农忙时才一天三顿,这边的人都是如此。

姜家中午吃的是窝窝头,白氏炖了菜,还有小盘咸菜丝。

咸菜丝是酱褐色,中间夹着豆瓣,豆酱是白氏自己做的,咸菜丝带着一点不太明显的甜味,比炖白菜好吃。

姜然爱吃这个,就着这个吃了中午饭。

饭桌上,一家人都在,原身哥哥和小叔也回来了,小叔叫姜成富,今年二十四,至今还未娶妻。

这个时代大多十六七岁就成亲,但榆阳村没娶妻的大龄光棍不在少数。鹤城穷,一个村子少不了沾亲带故,再加上村里总共才三十二户,自然而然就娶不上媳妇了。

姜家倒是不穷,但姜常富游手好闲,仗着自己一张面皮过得去,眼高于顶。

不过姜然说姜成富游手好闲就有点过分了,姜成富脑袋灵光,偶尔会带回来点吃的。

而哥哥姜轩,姜然了解不多,但姜家从上到下,就没有比原身更浑的。

吃过饭,一会儿姜成富和姜轩要去林子里转转,白氏留在家编箩筐,姜然蹲在一旁看。

白氏的手很巧,家里大大小小的东西都用箩筐装着,厨房还装着一大筐咸菜头,一个个还沾着土。

白氏时不时看一眼孙儿,嘴里讲着怎么编箩筐。

姜然上手试了试,一上午竟然编成了一个。

白氏看起来特别高兴,“以前让你学还不乐意,这些事记在心里,日后都有用的。”

多门手艺,以后就省着吃亏。

姜然舔了舔嘴唇道:“我以后会好好学的。”

白氏笑了笑,“你也不小了,明儿奶教你做菜。”

姜然今年十四,过两年就该准备嫁人了,白氏希望孙女往南嫁,那边日子好过些。

姜然点了点头,不过她以前就会做菜,做的还不错呢,“我先学腌咸菜吧,那个好吃。”

白氏道:“成,正好要吃没了,家里还有好多甜菜头呢。”

甜、甜菜头?

姜然学的虽然是理科,可是高中地理学过南北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菜。

如今鹤城吃的糖都是大价钱从南方运来的。

红糖五十文一斤,姜家都是一两一两地买,工艺更复杂的白糖要贵一倍。

姜然来这儿好几天,总算找到能做的事了。

她兴许能制出糖来。

做糖的事姜然没打算在家里做,而是找了一趟陈蓉。

经过带东西一事,陈蓉对她的态度好转了不少,真是可喜可贺。

她想让陈蓉帮忙做糖。

姜然来到这儿之前大学还没毕业,知识都是从书本上学的,要么就是看小视频,从未亲自实践过。

但陈靖宗不一样,陈靖宗此人博学多才学富五车,说不上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