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
王鲤伸手一引。
对面的猴子举着棒子,愣愣不动。
王鲤整了整衣袍,安然端坐,又说:“你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现在不妨坐下来与我慢慢说。”
猴子动作缓慢地放下棒子,拧着眉头,别扭地坐在王鲤面前。
“你想要什么?”王鲤问。
猴子面露疑惑。
王鲤一眨眼,瞳中隐匿的剑芒顿时展露无遗,凌厉的气息一瞬间刺得猴子双眼生疼,不由得让他面色微变。
假的就是假的,就算伪装得再像,终究也变不成真的。
王鲤:“我素来喜欢坦率说话,而且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所以,如果你告诉你想要什么,那说不定我会同意。可你要是不说,就没人知道你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一人而为,不如众人同行。”
猴子盯着王鲤的眼睛,虽然紧紧闭嘴,但双唇却又微微抿动。
似欲言而又止。
“你猜的没错,我的眼睛确实能看到很多东西,我能看出你不是悟空。”
猴子咬了咬牙,可这时候他的心绪变化并非伪装失败后的气馁,而是被察觉之后的坦然,甚至轻松。
“……可我的眼睛也有很多东西看不明白,比方说你的目的。”
猴子两肩微微松弛,下颌微收,眼帘耷拉,语气低沉:“我没有什么目的。”
王鲤看了他几眼,随即点了点头。
“我相信。”
猴子立时抬头,表情震惊且疑惑。
王鲤没有着急回应,而是微微仰头,陷入回忆。
好一会儿,他才说:“这一路走来,我遇到了很多妖怪。他们要么用计谋骗我,要么直接使出妖风将我卷走。这些妖怪的目的也很简单,大多数是想要吃我,剩下的……想睡我。”
猴子倏地笑了起来。
王鲤面上也泛起清波,“想睡我的,我想得通。但是那些想吃我的,我却对他们的想法和认知始终难有头绪。你知道为什么吗?”
猴子不假思索:“吃唐僧一块肉,便可长生不老。这是很多妖族都知道的事情。”
“嗯,这句话我也听过,但问题是,谁吃过?如果有人吃过的话,那我自己不可能不知道,而如果没
人吃过的话那又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言?”
“这……”猴子不可能答得上来或者他即便知道为什么也不可能说出来。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所以我也很想知道这个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王鲤语气平静顿了顿后
“嗯?”猴子愣住。
王鲤召出飞剑对着自己的左臂凌空斩落。
当!
金戈交鸣火星迸溅。
却是猴子即使伸出棒子将飞剑挡住。
“你疯了?”猴子不敢置信地跳起来大吼一声。
王鲤却问他:“为何拦我?”
猴子震惊地瞪着眼指着他的左臂嚷道:“你要做什么?你是想切条手臂下来给我尝尝吗?”
“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猴子龇起獠牙“我不**!”
“你不是妖怪吗?”
“我……谁告诉你妖怪都是要**的?”
“妖怪不一定**但妖怪都可以**。”王鲤认真地说“你真的可以试试我不是在故意试你更不是在给你设计陷阱而是我真的想知道自己的肉是否可以长生不老。”
猴子哑口无言嘴唇翕动好一会儿才摇着头说:“你疯了你真的疯了。”
王鲤没疯清静道境不允许。他是真的想知道唐僧肉是否真的具有所谓长生不老的效果。
左右不过一只手而已。
反正……又不是他自己的。
“你真的不想尝尝?”
“不要!”猴子很坚定。
王鲤遗憾:“那好吧其实我觉得这個传言是假的或者半真半假。”
猴子神态苦楚地坐回地上:“我不想跟你讨论这些。”
“我不是在和你讨论而是在为你讲述。我认为如果真要通过吃我来获得长生不老那一块肉肯定是不行的一只手也许都不够他们应该把我囫囵地吞下去不只要吃我的血肉还要吃我的魂魄这样也许才能见效。”
猴子此时的表情难以言述。
同样的那些背地里暗中窥伺或者直接光明正大地看王鲤的人此刻的表情也大多一言难尽。
可
王鲤不在乎他们怎么想。
“你不想吃我不逼你以后我重新找人尝试就是了。现在说说你吧你想要什么?”
猴子有些颓然苦涩一笑“原本我以为这是我活命的机会但是没想到被你看穿了。其实就算被看穿也无所谓
“掩耳盗铃或是聚众演戏?”
“不错这个天地不就是这样吗?看得越明越是困惑。人人皆作糊涂反而成了清醒。”
“那你为何不演了?”
“是你你的眼神还有你的威胁让我突然间想通了很多事情。先前我被自己的求生欲蒙蔽了双眼现在想来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没有生路了。”
说话之际他褪下伪装悟空的模样渐渐转换化作一只毛发浅褐面颊微黑生有六耳且耳旁满是白毛的猴子。
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你与悟空一样。”
六耳:“既一样也不一样。他的命运比我好得多。”
王鲤摇头:“那可不一定。”
六耳动了动耳朵“圣僧这是何意?”
“贫僧何意你心中知晓无须试探。往日不明则罢今昔若还懵懂便如凡间虫豸。”
“那圣僧应该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在听我们说话。”
“无妨他们要听我也拦不住。不想让他们听到的我也不会说。”
六耳顿显惊诧:“圣僧倒是洒脱可是否太过轻妄?”
“思浅则轻荒谬为妄。我想的不少更没有荒唐之举谬误之识何来轻妄之说?”
王鲤从头到尾表现得既清醒又冷静这让六耳猕猴难以相信的同时心中也不免生出钦佩之意。
这时悟空回来了。
他在云上便看到王鲤和六耳对坐交谈落地之后有些疑惑眼睛几次三番地瞟向地上那根和金箍棒一模一样的法宝。
“悟空打探清楚了吗?”
“师父了解清楚了。”悟空一番言语将火焰山之烈说明言辞竟然和六耳猕猴先前所讲十分相近由此也能看出六耳对悟空的了解一定十分深入。
悟空蹲在王鲤身旁道:“师父火焰
山横亘八百里,若要过山,必先灭火,而熄灭此等火焰,最好的办法便是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弟子方才本想径自去找,可想到师父先前嘱托,又顾念先前咱们曾与红孩儿有过争斗,相比铁扇公主不会轻易相借,于是回来与师父相商,看看您是否还有别的主意。”
从他的言语中不难看出,此时的悟空对王鲤已经有了更多的信任,甚至在出现问题之后也会自己多加思考,更能按捺性子。
三思而后行,对悟空来说,这是极好的进步。
王鲤先夸了他一番,然后说:“悟空,其实要过火焰山,也不一定要灭火。”
悟空眼眸明亮:“师父,您果真有其他主意?”
王鲤轻笑着说出两个字。
“绕路。”
“哦?”悟空疑惑中带着点失望,“师父,火焰山可有八百里之广,绕路的话不知道要耽搁多久时日。”
“为师不赶时间。”
“嘿嘿,师父,你就别试探俺老孙了,你总是说,要早日取得真经,返回大唐,度化世人,消业解障。如今怎能不急?不过师父自修炼之后,性情倒是比原来更沉稳不显了,换作以前,师父说不定又要急哭了。”
悟空的调笑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唐僧取经的意志当然极为坚定难以动摇,但同时他在西行路上因为各种阻拦和磨难而哭的次数也不少。
然而,那是陈玄奘,不是王鲤。
他面不改色地说:“悟空,面对困难,我们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西行之路,真经固然重要,但对我们、对大唐百姓来说,更重要的是取回真经。”
悟空闻言顿时不解。
“师父,这两者有何差别?”
王鲤不答,看向六耳:“你觉得呢?”
悟空这时也将目光投向这只长了六只耳朵的同族,眼里的好奇几乎快要溢出来了。
六耳没想到王鲤还会点到自己作答,但他很快想了想便道:“圣僧所言,真经是西行的目标,但是在西行途中不能为了快速达成目标而轻易以身涉险,或者急于求快,更应当以稳妥的方式抵达大雷音寺,如此才能更有把握地取得真经,返回大唐,如此,才能以真经普度众生。”
这般一讲,悟空顿时就明白了,于是他对六耳的兴趣更多了。
王鲤这时说:“目
标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过程更不能忽略了自己因为目标不会自己实现它需要我们。”
悟空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师父说得很有道理!”
一旁六耳却听得眸光闪动。
王鲤也适时转头看他:“你明白了吗?”
“六耳明白多谢圣僧教诲。”顿了顿他又苦笑:“只是如今明白过来却还是晚了。”
“不晚。”
说着王鲤站起身来。
“悟空今天这路咱们明明可以绕但是为师不想绕非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是想要以此告诉今后西行路上的妖怪们既然要阻我那就请他们先做好准备。”
悟空眼光熠熠感觉师父似乎突然又变了。
六耳看着王鲤感觉他不是在提醒后面劫难中的妖怪而是在警告某个菩萨。
回身王鲤看着六耳:“贫僧自大唐而来收了四个徒弟今日还想再收一个你可愿拜师?”
六耳猛地一愣旋即迅速跪倒拜下:“六耳拜见师……”
话未说完天上突然迅速涌现佛光观音瞬间降临。
“玄奘且慢!”
六耳身躯一颤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悟空本想拜见菩萨
死寂一般的沉默持续了好一会儿观音始终没能等到王鲤的拜见。
两边好似突然间对峙起来。
直到八戒等人归来才打破了这几乎尴尬到凝结的气氛。
八戒:“师父老猪我化到了许多斋饭您放心都给钱了!”
小白龙:“师父弟子找到一个泉眼暂且搬运过来待过了这炎炎地界再将它还回去。”
沙僧:“师父附近有不少人家他们说有个铁扇公主每年会给他们扇风降雨保证收成。”
三人同时归来各自报上收获随后他们都没发现情况的异常于是异口同声地拜了观音。
如此算是给了观音一个台阶她也没有自持不下。
“玄奘你已有四位弟子不必再收了。”
王鲤轻轻摇头:“六耳与贫僧有缘。”
此言一出也不知道观音是不是突然联想到了什么
,目光不禁微微一晃,接着举起手来掐算一番,便以十分遗憾的语气说道:“玄奘,贫僧算过了,你与六耳并无师徒缘分。”
这又是观音给王鲤铺过来的台阶,若他答应不收六耳为徒,那这件事便算是过了。
可是,凭什么你铺了台阶,我就一定要下去呢?
所以,王鲤也抬起手来,胡乱地捏了一番,便道:“菩萨,贫僧算到,六耳的确与贫僧有师徒之缘。”
至此,八戒等人也终于明白过来,师父这是和菩萨对上了。
观音气度沉稳,喜怒不形于色。
王鲤回过头来面对六耳:“拜师吧!”
闻言,六耳不敢耽搁,三叩首后大声道:“弟子六耳,拜见师父!”
此时,观音未再出声阻止,并非不想,而是不能。
若她这时再阻拦,那难免就有欺压霸凌之嫌,更丢了佛门大士的面皮。虽然某些时候佛门最不在意的就是面皮,可那也要分时候,看对谁。
王鲤上前一步将六耳扶起,“往后你便是贫僧的五弟子,快快见过你四位师兄。”
六耳依次拜见,四人轮流回应。
此时最高兴的非沙僧莫属,他终于有个师弟了。
但同时,他们的情绪都很内敛。
观音还在呢。
王鲤面向天空:“菩萨还有何指教?”
观音笑了笑,挥手间将来两只箍儿抛到王鲤面前,“你既收徒,可叫他们带上头箍,此后谨守佛门清规戒律,不可逾越。”
王鲤却挥手将两只箍儿打了回去。
“菩萨,头箍只是形上禁锢,在身不在心,佛门戒律,由心从之则不必监视,贫僧有信心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遵守。同时,还请菩萨为悟空、悟能与悟净去除顶上之箍,以显宽容仁慈。”
闻言,八戒与沙僧还好,只是摸了摸头箍,没有更多反应。
悟空则不同,他瞬间变得十分激动。从拜师至今,历经数十劫难,他对唐僧早有改观,也无叛逆之心,但紧箍咒的存在仍旧宛如一根尖刺,插在他的心头,也横亘在师徒之间。
此时王鲤出言请菩萨摘取紧箍,悟空心中释然,颇为期待。
而小白龙和六耳也多有感激,一方面源自信任,一方面是无需身体受到束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