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综历史]忘川食肆 苏明欢

1. Chapter 001 御京粉(一)

小说:

[综历史]忘川食肆

作者:

苏明欢

分类:

古典言情

所谓「忘川」,乃亡魂渡世之河。

过此忘川,不论王侯将相,或是布衣庶民,过往前尘,皆了结于此,唯有随这日夜不息的忘川之水,过九幽、通地府、了因果,方可奔向灿烂来世。

世人往往是这般以为的。

但这忘川究竟如何模样,是清或浊,世间众说纷纭,一说这河水腥臭难闻、虫蛇满布,淤积着被人忘却姓名的孤魂野鬼,也有人说这河水鸿毛不浮、飞鸟难过,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无边深渊。

总之,尽是些骇人传闻。

只是此刻在这忘川河畔,懒懒倚在石栏上的刘邦,对此似乎不甚赞同。

“世人总爱以讹传讹。”他嘴里叼着根不知从何处拈来的草茎,微风吹过颤颤悠悠的,摇摇头感叹道,“我瞧这忘川景致,虽不及名川大河,但恬然雅静,倒别有一番风趣。”

刘邦自是喜爱大江大河,汹涌澎湃,一如他平步凌云的过往人生,否则也不会作出“大风起兮云飞扬”这般雄浑慷慨的壮然悲歌。

但这眼前的天光水色晴好潋滟,两岸廊亭宅院沿水而筑,若非潺潺江水明澈无瑕,却有万点璀璨星光蕴藏其中,恍然间他都以为自己回到了故乡的泗水河畔。

作为当年的泗水亭长,对这忘川,他自然也是极喜欢的,不然也不会常常在此驻足良久。

那点点星光,如夏日萤火,便是世人魂魄于忘川中随波逐流,直至落入九幽地府,刘邦对此早已洞悉。若依此来看,世人揣测竟与事实契合,只是有一点小小的谬误,差之毫厘,却谬之千里。

如今的忘川,并不是一条枯冷寂清的河。

如今的忘川,实则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城。

一座盛满泱泱华夏英魂名士的世外之城,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待嘴里的草茎连半点汁水也榨不出来了,刘邦才懒懒散散地从河畔边离开,沿着蜿蜒扬长的青石小路,踏着斑驳光影向城内进发。

与四通八达的长安都城不同,忘川城内却是曲径通幽,虽然尚有两条干道贯穿东西与南北,但除此之外皆是狭窄曲折的小径,似乎从任一路口进入都会闯入一方世界。那小巷间随风轻晃的门牌,有的以篆书镌刻,浑厚苍劲,有的则以行书挥洒,飘逸灵动,其上书写的名字在后世皆是如雷贯耳。

只是刘邦来忘川的时日尚短,对这片乐土上的英魂知者寥寥,因此这门牌上的大多名号他并不熟识。他也不甚在意,这世间名载史册的英魂虽多如繁星,但又有几人能白手起家、君临天下,又有何人能三年亡秦、四年灭楚。

唯有沛县刘季。

想到这里,刘邦忽然觉得自己的疲累似乎便是从刘季改名为刘邦开始的,家父有四子一女,依照“伯仲叔季”的顺序,他在家中排行老四,因此便被唤作刘季。直至受命于天,登临帝位,他觉得刘季这名字似乎有些太过随意,才在苦思冥想许久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邦。

这邦,是定国安邦的邦,亦是本固邦宁的邦,从那一刻起,江河社稷、苍生福祉,种种重担便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让他不得一日安眠。

睁眼便是北方狼烟、南方水患,闭眼便是身侧离心、诸侯乱命,经年累月的明争暗斗,让他被猜忌与怀疑所吞噬,最终沦为冷血无情的野兽。

反而是到了忘川后,卸去满身重担,拂去雨雪风霜的刘邦,才终于寻回了早已遗失的本我。

或许是压抑的本性终于得到释放,刘邦归临忘川之后,整日不是在街头巷尾闲逛度日,便是在酒馆食肆打发时间,仿佛是又回到了沛县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只可惜,当初那帮与他胡闹的狐朋狗友,如今在忘川却是不见踪迹。

但即便他们身在忘川,怕也是懒得搭理自己吧,刘邦不禁这样自嘲地想。

就算是在藏有世间万千书卷的「万卷楼」,刘邦也与这忘川里的英魂名士截然不同,他的目光一扫而过,跳过后世那些史书典籍,反而是在一偏僻角落挑挑拣拣,最后选了本带涂鸦的小册子。

“这还挺难找啊……笑坛杂记……”万卷楼内的书籍皆以神念书写,念头一转便能通晓其意,因此也不必担心朝代更迭导致的语言不通,刘邦如获至宝一般,边津津有味地翻看着,边向着下一站走去。

他的下一站,是在幽深巷弄里的一间食肆。

“「忘川食肆」。”

刘邦抬头望着那间店门上的牌匾,他虽出身布衣、不通书法,倒也能看出其中不凡来。这匾额上的字体不知何人所作,柔韧温婉,如红莲映水,笔到之处却入木三分,倒也算自成一派。

而这店名更是直白了当,既然身在忘川,那么这间食肆便被命名忘川食肆,倒也合乎情理。只是若往后忘川如长安那般,酒楼招摇,食肆林立,这样的店名就未免太过于流俗。

但现在,忘川仅有这一间食肆,倒显出它的独特来。

这间坐落于忘川的食肆,比起未央宫的琼楼玉宇、雕梁画栋,不免显得有几分拘谨与朴素,除刘邦所见的匾额外,便只在门廊上缀着一排纱纸灯笼,门口也不见石狮坐镇,就如邻家院落般让人亲近。

但一旦踏入其间,依这位汉朝开国皇帝的眼界,饶是他攻破咸阳城时曾在阿房宫内见识过世间极等奢华,也不禁叹为观止。

这店里的每一间器具似乎都大有来头,就连每一张桌椅都流光溢彩,正是由上好的金丝楠木制成的。而墙壁上的字画,既有花鸟鱼虫,也有山水风光,各得妙趣,浑成天然,更不知出自哪些名门大家。就连柜台边上悬挂着的以便点供的食牌,也皆是由寸木寸金的阴沉木制成。

但话又说回来,此地是忘川,或许人世间的珍宝,于此地也不过尔尔,更谈不上价值千金。刘邦这样猜想着,不过每次到店里时,他仍然忍不住盘算将这面前的桌椅板凳打包能换成多少枚麟趾金。

虽说忘川里的英魂在后世皆是大名鼎鼎,但这间食肆的掌柜名号既不见经传,亦不见史册,身处食肆却能洞察三界之事,究竟是何身份,大抵是来往于此的客人心中的一大谜团。只是当客人问起时,那位掌柜只是轻轻一笑,并不言语。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刘邦倒没有一探究竟的兴致,他捧着手上的书卷,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嘴里喊道,“掌柜的,今儿有什么吃食?”

不多时,从后院缓步出现一道人影,那是位瞧着年纪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女,穿着件颜色素净的月白色绵裙,容颜稍显稚嫩,但目光极其清澈,宛若晨曦微露时分的露珠,不曾沾染世间的烟尘与世俗。

但在那近乎神圣的宁静之下,又隐约流淌着一抹深沉,那是仿佛历经红尘百态后沉淀下的淡然从容。这两种气质在她身上奇妙地交织融合,不显丝毫的突兀违和,仿若是雨后青山,既清新脱俗,又沉稳厚重,仿佛能透过这双眼睛,窥见世间万物的本质。

——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

刘邦这样暗暗想着,他在权谋博弈中久经战阵,行事间总带着几分不可测的深邃与算计,但在那抹空山新雨后的水色面前,却像是不曾设防,仿佛前生今世都尽被她收入眼底。

“高祖陛下,今儿倒是来得挺早。”

唐棠缓步走来,颇感意外地说着,往常这位可是不到日落黄昏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