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婼拉着温昭澜往里走,边走边问:“这几天阿月情况如何?张贴榜单可有能人异士揭榜?”
温昭澜摇头:“宁姑娘情况还好,也有几个游医揭榜,奈何一看宁姑娘的脉象纷纷摇头。”
元婼又问:“司星聿那边呢?”
话音刚落,司星聿就来了。
“主公。”
元婼见了司星聿,心下关心宁月的情况,就对温昭澜说:“松年,你先去书房,我稍后便来。”
温昭澜点头:“好,正好我还有事要和阿婼商议,我去书房等阿婼。”
说着温昭澜又冲着司星聿点了点头就去了书房。
司星聿走到元婼身边还没开口,就听元婼问:“阿月情况如何?”
“……不太好,幸而有药物可以压制疼痛,不至于让宁姑娘发作起来十分痛苦。”司星聿沉默了一会儿才说。
元婼看向司星聿:“阿聿,你告诉我一句实话,是不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司星聿没有回答,然而司星聿的沉默已经彰显了一切。
元婼垂下眼眸,越山去中州之前也给宁月把过脉,得出的结论和司星聿一样。
宁月本人却不太在意,只是问元婼要了许多笔墨,成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着什么,只有元瑛拉着她出门,宁月才会跟着出去玩一会。
司星聿见元婼难过,就对元婼说:
“主公,天下古籍孤本众多,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会尽力找出救治方法的。”
说着司星聿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元婼说:
“主公,鬼谷藏书众多,我回去一趟,最多两月便回!”
元婼眼里流露出希望:“好!那你快去快回!”
司星聿点头,转身就要出发,走了几步路忽然回转过来,低头亲了亲元婼说:
“主公等我回来。”
元婼一愣,随后笑着点头:“好,你快去快回,注意安全。”
司星聿扬了扬手大步离开。
元婼见司星聿走了,便去了书房,温昭澜正在拨算盘算帐,元婼走过去趴在温昭澜背上问:
“松年在算什么?”
温昭澜头也不抬的说道:“是军饷,这季度的军饷要发放,还有王大人那边送来的账本,都是出海盈利,多亏了当日和王大人合作,否则如今也没办法养下数百万兵马。”
元婼便坐下来和温昭澜一起把账目算清楚。
温昭澜又对元婼说:
“尚有一事要和阿婼商量。”
元婼便看向温昭澜:“你说。”
温昭澜停下手中的活,抽了一本折子给元婼说:
“这是姚娘子写的,阿婼先看看。”
元婼这才想起来姚芝兰一直在泰州,便打开折子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抚掌笑道:
“姚娘子大才,倒是我疏忽了这点,现在百姓丰衣足食,确实该广开学堂,为百姓开蒙。”
原来姚芝兰在泰州这两年,见元婼施政于民,便想尽自己一份力,观察许久,见泰州四五岁的孩童都由兄姐带领玩耍,便升起了为这些孩童开蒙的心思,她也知道这事不能私自去做,便和温昭澜越山提了。
当时越山和温昭澜都忙于战事,为元婼调度兵马粮草,便随口应下,让姚芝兰自己看着办。
谁知不过短短一年,姚芝兰就自己开堂授业,将学堂办的风生水起,还招了不少愿意来授课的读书人,更是写了一份章程递给温昭澜。
温昭澜笑说:
“都是阿婼识人有方,姚娘子如今想要把学堂开到其他地方,便来征求阿婼的意见。”
元婼想了想对温昭澜说:
“也好,如今正是缺乏人才的时候,姚娘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不限于四书五经的教学方法正合我意。”
说着元婼就对着外面喊:“小翠!”
小翠如今行事沉稳,便是元婼不在泰州也将内宅打理的紧紧有条,见元婼喊她,忙进来问:
“殿下有何吩咐?”
元婼说道:“你去请姚娘子来,就说我有事和她商议。”
小翠点头,匆匆去请了姚芝兰。
姚芝兰正在学堂授课,见小翠过来,忙让其他夫子过来授课,听说元婼要见她,姚芝兰就知道肯定是和学堂有关,忙换了衣服就跟着小翠去见元婼。
进了书房,姚芝兰正要行礼:“芝兰拜见辰王殿下……”
还没拜下,元婼就起身扶起姚芝兰说:
“姚娘子不必客气,快坐下说话。”
姚芝兰笑着看元婼:“许久不见,殿下风采依旧。”
元婼命小翠上茶,直接开门见山:
“我看了姚娘子写的折子,为孩童开蒙一事利于百姓,姚娘子想要如何去做,只管说出来,我自会命人配合姚娘子。”
姚芝兰眼睛一亮:“殿下圣明,我与诸葛姑娘早就拟好了计划,与各州县开设官学,男女童满五岁便可送入学堂,只需交纳纸笔费用即可,另外学堂还可以设立善堂,收容弃婴……”
元婼认真的听姚芝兰把计划娓娓道来,不住的点头,只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元婼说道:
“姚娘子提出不收束脩确实有理,只是施展在所有州县,只怕银钱不足,再有纸笔费用也不便宜,拿不出这钱的人家只怕不会让孩子入学,便是愿意让孩子入学,也不会愿意送女孩过来,这样岂不违背了姚娘子的初衷?”
姚芝兰一愣,她虽然没有明说,但确实是有这个想法的,她想要让天下的女孩子都多一个出路,可元婼说的不错,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一些,大家都没钱。
“主公,我有办法!”
宁月的声音传来,元婼看过去,就见宁月和元瑛在门外,宁月短短数日便消瘦了不少,元婼起身把两人拉进来,让人坐下,然后问宁月:
“阿月这些日子如何?”
宁月摆摆手:“主公别担心,我好着呢,能吃能睡得,你说是吧,阿瑛。”
元瑛撅着嘴:“你都把我的零食都吃完了,也不见你胖些。”
宁月嘿嘿一笑,姚芝兰不知内情,只听宁月说的她有办法,便急急地问:
“宁姑娘有什么办法?”
宁月笑说:“书贵不就是没办法批量印刷吗?只要有办法让书变成人人都能买得起的东西,那就不愁这些了。”
元婼知道宁月总有奇思妙想,便说:“阿月,别卖关子了,你说。”
宁月刷的掏出一张纸给元婼:
“主公请看,如今书本贵就是因为印刷困难,大多是手抄,既然如此那就改良印刷书本之法,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