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开始的明初生活》小说免费阅读 ggds.cc
“盐铁之利,实为国之大计,不可小觑。今有臣子朱安宁,勤勉于制盐之事,朕心甚慰,特赐朱安宁钞五千两。”
话语落下。
文武百官自然是骚动不已。
五千两不是什么小赏赐。
最近缴了议罪银的官员,日子都过得不是很好,特别是有妻妾成群那些……
那是相当难受。
花销大了,降回去,这谁顶得住。
但是继续贪?
鹰犬在那里看着,就等着你伸手,他们好借你脑袋一用!咱家军爷等着升官呢。
这段时间,敢作死的已经给他们打了样。
作死就会死,这是真的。
但是这朱安宁说拿5000两就拿5000两,是不是有点过分。
那头罚他禁足,俸禄,这头又给他钱。
这踏马的是老朱亲儿子还说得过去,这朱安宁明显不是吧……大概不是……也许……
总之朝官们都有些不忿。
叽叽歪歪的人占了多数。
但是奇怪的是,这语焉不详的赏赐。
御史台那群人……却是没有一人跳出来狗叫……真是奇了怪了。
勤勉于制盐之事……什么叫勤勉于制盐之事嘛,只能说朱安宁是少詹事,本质上就是辅佐太子的。
那太子是副皇帝,天下政事都归他一份,那四舍五入也算他少詹事一份,说他是勤勉于制盐之事,听着就像是瞎掰。
这就是寻了个由头给他钱?
御史台的人不动。
不少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安然。
而安然,自安然不动。
昨日去了宋濂那过后。
作为御史大夫,他可是有管理图籍、奏章的权限的。
他当即把关于朱安宁的一些记录找了出来。
然后便是决定,只要这年轻人不犯什么大事,这御史台绝对不能说他一句不是。
“宝钞改制,火绳枪……番薯……土豆……这最新的是制盐之法?”
这些相对秘密的卷宗,在御史大夫面前,算是开放的。
安然是越看越心惊……这第一个宝钞改制,作为地方大员,他一眼就看出了价值,而且他也是主政浙江的人,这宝钞改制他是无比欣赏的,原本他只当是朝中刘伯温还是李善长献的策,没想到是这朱安宁才是提起那人。
至于火绳枪……北征大捷直接证明了价值……
番薯土豆这个传闻,他在浙江时也是常常听说,只是他也当是个传闻就算了。
回京后这传闻更甚,那江宁屯便是试种番薯和土豆的田地。
只是坊间的传闻实在是出入太大,比如有人说就是比起水稻小麦要高上一点而已,有人又在那里吹嘘说十倍有多。
中间的差距,是听得安然直摇头。
这也是那天吃过番薯土豆的大员们,闭口不谈的结果。
朱元璋允许坊间有流言。
甚至允许大家讨论。
但是他不想简单就说出这具体产量是多少。
原因很简单。
虽然朱安宁的实验田是给出了一个数字。
但是没有大规模种植之前,谁也不知道是怎样。
到时种出来和官府放出的消息有出入,那会有损权威。
倒不如说随他们讨论,到时种出来贴个告示明明白白告诉百姓更好。
现在,那卷宗是写得明明白白:亩产十七石,亩产十石,尚有改进方法。
“倘若浙江能有此粮,何至于如此凄惨……”
他当即是叹了口气。
安然作为相对清廉的一把手,勤政是勤政的,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的,但是……
浙江以前是张士诚的领地。
朱元璋是恨得牙痒痒,他恨当地百姓的负隅顽抗。
所以在优待全天下的情况下,课了江南一带接近8成的超级重税。
这让富庶的浙江,不说是民不聊生,也算是雁过拔毛了。
也算是安然还算有能力,勉强在抽如此重税的情况下,保持了平头百姓不至于饿死的局面。
但是你要说江南要恢复元气,怕不是就得等老朱嗝屁再说了。
而现在你让安然看到这粮食产量,他不红眼才怪。
正经父母官,都知道粮的重要性。
随着关于朱安宁的记录慢慢展开,安然也是愈发欣赏这个年轻人……
于是,便有了朝堂上的巍然不动。
他知道下面那群文官,都想让自己出出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