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魔教之圣火传奇 爱心缘

2. 第 2 章

小说:

魔教之圣火传奇

作者:

爱心缘

分类:

古典言情

第二章:逃出安西

在路上行了将近一个月,终于到达了安西府,安西府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古称长安、镐京,是中国中西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历史,曾是十三个王朝的都城,建都史长达1140年。早在西周时期,周文王在洋河西岸建立丰京,周武王在东岸建立镐京,合称丰镐,成为西周的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丰镐逐渐没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咸阳为都城,开启了西安作为都城的历史。西汉时期,汉武帝将都城迁至长安,使其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新朝和东汉初期,西安也短暂成为都城。五胡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政权先后在西安建都,隋朝建立后,长安继续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唐朝时期,长安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经济、文化和科技达到顶峰,唐朝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长安所在的雍州为京兆府,北宋年间虽然将首都定于开封府,但京兆府并未因此改名,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忽必烈封其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镇守京兆府。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京兆府被升为安西路,又称安西府。

此时安西府城外,大批官员已经早早在城外等候,迎接兀良哈大将军,一行人来到了官邸,居住下来,秦妈指挥全府的丫鬟奴仆,进行大清理,足足忙了半个月才安顿下来,将军和夫人也是很满意,马春梅随着众丫鬟在府中又过了两年左右时间,虽然马春梅日夜思念叔叔和妹妹,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叔叔和妹妹一切安好。这一天,秦妈召集丫鬟奴仆,道:“你们给我听好了,三天后,朝廷会派安亲王来安西府慰问军队,我们大将军会请安亲王来府中做客,大家这几天要打起精神,把院落厅堂打扫的一尘不染,你们听明白了吗?”众丫鬟奴仆齐声答道:“明白了。”秦妈点点头道:“好,你们都去干活吧,手脚放麻利一点,千万别偷懒。”接下来的三天,全府上下都在清理打扫,等待朝廷安亲王的到来。三日后傍晚时分,大将军府门前,人声鼎沸,车马阵阵,安亲王带着一众随从,来到大将军府做客,兀良哈大将军恭恭敬敬的带领手下几名将军在门口迎接,待到安亲王来到会客厅后,分宾主落座,敬上奶茶,又欢声笑语聊了一阵,宴会开始,宴会上,精心烤制的牛羊肉,美酒佳肴源源不断的送上来,主宾双方,把酒言欢,不亦乐乎,这安亲王希利格五十岁左右,是当今的皇叔,位高权重,贪财好色,酒过三巡之后,安亲王的眼睛,就色眯眯的盯着往上送酒送菜的丫鬟身上,当他看到马春梅时,情不自禁的眼前一亮,死死的盯着马春梅看,兀良哈大将军顺着安亲王的眼光一看,看到了马春梅,又看到安亲王色眯眯的样子,心中已然明白,道:“安亲王,您这次来安西府,家中女眷都在大都,您看我府上可有看上眼的,我给您送到您的官邸。”安亲王色眯眯的指着马春梅道:“大将军客气了,你府上这个小丫头,长得可真漂亮。”兀良哈大将军哈哈大笑道:“能得到安亲王夸赞,是她的福份,我今晚就安排人把她送过去。”安亲王摇摇头道:“明后两天,本王都要慰问军队,这些个人的私事,等慰问军队后,再做安排吧,免得朝廷有人以此为借口,攻击本王。”兀良哈大将军连连点头,恭维道:“王爷一心为公,心系广大兵将,实乃我大元朝之福,那三日后,末将就把这奴婢送到您官邸。”安亲王笑着点点头,道:“那就谢谢大将军了。”主宾二人哈哈大笑,又举杯畅饮。马春梅在一旁听到,只觉得胆战心惊毛骨悚然,吓得手足冰凉,如同掉入冰窖一般,勉勉强强跟着众人,继续端酒送菜,待到酒席结束后,马春梅回到房间后,一夜没有睡好,只觉得提心吊胆,心神不宁。第二天一早,秦妈带着两个丫鬟推门进来,秦妈意味深长的看看马春梅,道:“小丫头,你的福份到了,朝廷的安亲王看上你了,要纳你为他的第十七房小妾,以后啊,你就可以享福啦,恭喜啊恭喜,大将军让我来给你准备一些衣物服饰。”马春梅闻听此言,只觉得晴天霹雳一般,瞬间惊恐万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道:“秦妈,我不想去做安亲王的小妾,我本是良家女子,只因家中贫困,才卖身为奴,已经是辱没先人,现在怎能贪图荣华富贵,做人小妾,请秦妈禀告大将军,收回成命。”说完嘭嘭嘭连连磕头,秦妈道:“小丫头,大将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更何况朝廷的安亲王位高权重,他既然看上你,谁又敢去请他收回成命?你这两天好好的梳理打扮一下,三天后,大将军派人送你过门。”马春梅听闻此言,刹那间心如死灰,站起身形,三步并做两步,使劲向墙上撞去,只听咚的一声,马春梅晕倒在地,秦妈等人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查看,只见马春梅额头已经撞破,血流如注,众人连忙一边为她掐人中捶后背,一边为她清洗包扎,过了好大一会,马春梅悠悠醒来,睁开眼睛,看着秦妈等人,不禁放声大哭,口中念到:“秦妈妈,两位姐姐,你们何必要救我,就让我死了算了。”秦妈和春花秋月两个丫头也是眼中含泪,秦妈看了看春花秋月,道:“你们两个去药房拿点药过来,我来劝劝这小丫头。”等春花秋月两人走后,秦妈对马春梅道:“孩子,好死不如赖活着,蝼蚁尚且贪生,你干嘛要做这样的傻事?”马春梅抽抽搭搭道:“秦妈妈,我虽是小户人家女子,但也懂得礼义廉耻,卖身为奴已经是辱没先人,再与人为妾,我宁愿一死了之。”说罢,奋力站起身,又要往墙上撞,秦妈连忙伸手拉住,思索良久,长叹一口气,把心一横,咬咬牙道:“孩子,你别干傻事了,你先吃饱喝足,等到今晚三更,这房门虽然上了锁,你可以从后窗爬出去,然后到后花园西边侧门,今天晚上侧门锁我帮你打开,你顺着西边侧门出府,然后你往西城门方向而去,等到五更时分,安西府开了城门,你从西城门出城,不要走大道,你顺着小路往西边的山上逃命去吧。”马春梅泪眼婆娑道:“秦妈妈,你放了我,他们是不会饶了你的。”秦妈道:“小丫头,没事的,秦妈已经四十多岁了,什么阵仗没见过,我会妥当处理的,你可记好了,三更时分,你从后窗爬出,到后花园西边侧门,出了将军府往西城门方向去,到了五更时分,你跟着出城的人一起出城,千万要记住,不能走大道,天亮时分,将军府就会知道你逃跑了,大将军肯定会派出众多骑兵搜寻你,你出了西门之后,就要从小路往西边山上去。”马春梅含泪点点头道:“秦妈妈,我记住了,您的大恩大德,我只能来世再报。”又过了片刻,春花秋月从药房拿了些膏药回来,秦妈命人给马春梅施药,马春梅默默无语,施完药后,秦妈领着春花秋月出了房门,将房门反锁,然后三人离去。马春梅看着桌上的茶水点心,心中暗想:“现在我可要吃饱喝足了。”于是坐到桌旁,大口吃喝起来,等到中午时分,秦妈又命人送来饭菜,马春梅依然大口吃喝,等到傍晚时,晚饭又送入房中,马春梅早上和中午已经吃的饱饱的,等送饭的人走后,悄悄拿来一个布口袋,将馒头和包子装入布口袋中,然后躺倒床上,闭目休息,听到府外有人敲更,口中喊道:“两更时分,两更时分。”马春梅悄悄从床上起身,趁着夜色,开始收拾行囊,把随身衣物和干粮打成一个包裹,然后坐在床边,静静的等待。等到府外传来三更的打更声,马春梅悄悄的将后窗打开,然后搬了个板凳到窗边,爬上板凳,又上了窗台,悄悄的爬窗到了房外,马春梅背着行囊悄悄向后花园走去,功夫不大,马春梅到了后花园的西门,马春梅伸手摸去,只见平常锁着门的铁链已经不在,马春梅心里暗喜,悄悄推开门后,到了门外,然后又转身悄悄的将院门带上,借着月光小心翼翼的向西城门而去。花园内的暗处,秦妈一个人躲在夜色中,看到马春梅出了院门之后,秦妈悄悄的走上前,用手中的铁链,将西门又重新上锁。马春梅到了西城门边,找了一处暗处躲了起来,一边闭目养神,一边侧耳听着身边动静,只觉得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好不容易听到五更的敲更声,马春梅站起身形,来到西城门边,只见西城门边上熙熙攘攘,大批起早的人都在陆续出城,马春梅紧了紧行囊,低着头,跟着众人出了西城门,到了西城门外,马春梅没有随众人去走官道,而是悄悄的上了小路,往西边群山走去。到了天亮时分,秦妈带着春花秋月来到关押马春梅的房间门前,春花上前打开房门,秦妈三人进屋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口中道:“哎呀,不好了,春梅这小丫头跑哪里去了?快,快去禀报将军。”三个人手忙脚乱出了房间,跌跌撞撞向大将军房间跑去,大将军兀良哈刚起床,正在洗漱更衣,忽听门外传来秦妈惊慌的叫喊:“大将军不好了,不好了。”兀良哈回头一看,只见秦妈带着春花秋月惊慌失措的进了房间,三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兀良哈皱皱眉头,问道:“秦妈,怎么了?”秦妈战战兢兢道:“大将军,我带着春花秋月给春梅那小丫头送早饭,没想到,我们开了锁,到她房间一看,她竟然不见了。”兀良哈一听,也是大吃一惊,大声喊道:“来人。”门外进来八个侍卫,躬身行礼道:“大将军,请吩咐。”兀良哈道:“你们随我一起到后宅看看。”八名侍卫齐声回答道:“是。”兀良哈带着八名侍卫疾步向后宅而去,秦妈带着春花秋月也是紧赶慢赶跟着而去,到了马春梅房前,兀良哈抬腿进了房间,眼光四处打量,看到了窗前的板凳,连忙三步并做两步,上前一看,只见窗台上依稀留着鞋印,兀良哈心中暗道不好,转身吩咐道:“赛罕,巴根你们两个人各带两个百人队全城搜索,看看这马春梅藏在何处,阿木尔,苏德,其木格,纳日松,你们各带两个十人队,从东西南北门出城搜索,呼和,查尔巴拉你们各带两个十人队,在府内仔细排查。”八名侍卫领命而去,兀良哈看了看秦妈和春花秋月,道:“来人呐,把这三人给我关起来。”秦妈和春花秋月大声喊道:“将军,我们冤枉啊,我们冤枉啊。”又上来几名侍卫将秦妈和春花秋月捆了起来,扔到旁边的小黑屋里。”这时候呼和,查尔巴拉各带两个十人队,在府中开始搜索,而赛罕和巴根已经各领两个百人队,在安西府城中展开搜索,与此同时,阿木尔,苏德,其木格,纳日松四名侍卫各领着两个十人队,出了安西府东西南北城门,展开搜索,阿木尔是从西门出城的,他率众人出了城门,对着一个十夫长,命令道:“乌力吉,你带着你的人马顺着官道搜索,巴鲁你带着你的人跟着我顺着小路往山上搜索。”乌力吉领命,带着手下兵丁顺着官道驱马前行,搜索马春梅,阿木尔自己带着巴鲁等一众兵丁顺着小路驱马向群山奔去,功夫不大,到了山脚下,阿木尔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吩咐道:“你们留两个在此看着马匹,其余的人跟我上山。”众兵丁纷纷下马,留下两个人看守马匹后,其余众人随着阿木尔顺着山路往上搜索,再说马春梅顺着小路进入山林之后,不敢耽搁,跌跌撞撞的往山上爬去,爬了两个时辰后,快到半山腰了,感觉又渴又饿,找了个小溪喝了点泉水,又吃了几个包子,感觉恢复了气力,又向山顶爬去,又爬了一个多时辰,只感觉到浑身越来越没有力气,马春梅无意中回头一看,却看到半山腰处,头十个蒙古兵丁,正顺着山路往山上爬,马春梅心中大惊,只能抖擞精神奋力往山峰上爬去,这时候,后面的蒙古兵丁也看到了马春梅的身影,大呼小叫到:“不许跑了,我们看见你了,赶快给我停下来。”马春梅恍若未闻,只是咬着牙奋力往山上爬,蒙古兵丁在后面奋力追赶,半个时辰左右,已经快追到马春梅了,马春梅回头看看大呼小叫的蒙古兵丁已经越来越近,心中知道逃跑已经无望,于是一咬牙,走到了山路旁的一处悬崖,头十个蒙古兵丁追上来一看,只见马春梅已经站在悬崖边的一块巨石上,阿木尔和乌力吉交换了一个眼色,阿木尔笑嘻嘻的说:“马姑娘,别做傻事,我们将军请你回府,我们将军说了,你要是不愿意嫁给安王爷,悉听尊便,随便你是留在府里还是送你回家都行,你别做傻事。”马春梅冷笑一声道:“你们这些话,去骗鬼吧,我今天就是跳崖而死,也不会跟着你们回去。”阿木尔笑嘻嘻道:“马姑娘,常言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你回去嫁给安王爷,以后吃香的喝辣的,享受荣华富贵,这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马春梅道:“呸,本姑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们今天休想抓我回去。”阿木尔和乌力吉使了个眼色,悄悄的挪动脚步向马春梅逼近,马春梅一抬脚,正准备跳下悬崖,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听耳边传来蒙古兵丁的惨叫,只见四五个蒙古兵丁已经胸口中箭倒地而死,阿木尔乌力吉大惊失色,和剩下的几个兵丁拔刀出鞘,抵挡身后的飞箭,只见山林中冲出七八名男子,为首一人,二十岁左右,身高七尺开外,朗目星眸,丰神俊朗,正指挥着众人向剩下的蒙古兵丁射箭,阿木尔乌力吉几名蒙古兵丁虽然奋力抵挡,奈何箭如雨下,且臂力强劲,功夫不大,阿木尔和乌力吉剩下的几名兵丁全部死于箭下,正在马春梅惊恐万分之时,为首的年轻人大声喊道:“这位姑娘,我们来救你了,你不要害怕,我们都是汉人,也都是好人,你不要害怕。”马春梅看着那年轻人满脸和善,又见他们将蒙古兵丁射杀,心中不由得的产生了信赖之心,只感觉身心俱疲,浑身无力,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顿时瘫软在地,那年轻人带着两名随从上前,拱手施礼道:“姑娘,在下姓唐,名思源,是太白山圣火教教主,请问姑娘为何到此?”只见马春梅口中只是喃喃自语道:“救我,救救我。”唐思源见此情形,于是道:“姑娘,我为你把个脉,唐突之处,请勿见怪。”说罢,唐思源伸手为马春梅把脉,见脉象平稳,并无大碍,只是惊吓劳累过度,唐思源转身吩咐随从道:“你们几个人,做一副担架,等会将这位姑娘抬回总坛医治。”手下人领命,很快做好了一副担架,唐思源道:“姑娘,请勿见怪。”伸手将马春梅扶起,并将她扶上担架躺下后,众人一路前行,向太白山圣火教总坛而去,行到下午时分,马春梅已经苏醒过来,唐思源让众人停下休息,又分了一点干粮和水给马春梅充饥解渴,马春梅满脸羞红,低着头小声道:“谢谢公子救命之恩。”唐思源道:“这位姑娘,这里山高水险,你随我们回总坛,再做计较。”马春梅含羞点头,众人吃点干粮后,又行了一日,到了傍晚时分,来到了位于秦岭太白山圣火崖的圣火教总坛,太白山是秦岭山脉之巅,为秦岭最高峰,秦岭诸峰之首,太白山在《尚书?禹贡》谓之“惇物山”,《说文解字》云:“惇者,物之丰厚也。”《史记》称其“嶽山”,《汉书?地理志》谓之“太乙山”,据传说为太乙真人修炼之地;《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时有紫气复之,故名。”大抵是取太白金星之意称为“太白山”,太白山雄伟壮阔,山势险峻而又不失秀丽,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四周云雾缭绕,犹如神话中的瑶池仙境,古人常将太白山誉为西岳,圣火教总坛位于太白山圣火崖,这里两侧山崖巍峨险峻,圣火教前寨城墙高耸数丈,城墙上上百名教众手持弓箭刀枪,戒备森严,一名随从驱马上前,大声喊道:“快开城门,教主回来了。”城墙上教众看清众人后,连忙将寨门打开,唐思源率众人驱马进了山寨,这时已经有人前去禀报老夫人了,唐思源的母亲张氏也带着几名丫鬟前来迎接,这张氏妇人,四十多岁,皮肤白皙,面似银盘,眉宇之间透出几分温和善良,唐思源看到母亲前来迎接,连忙翻身下马,跪下行礼道:“母亲,孩儿给您请安。”张夫人见唐思源出门几天,正在担心,见儿子平安归来,心中的石头才放了下来,张夫人是原圣火教主唐天烁的妻子,在南宋建炎年间,明教教主王宗石在信州起兵对抗官府,失败后,手下部众为躲避官府追捕,在护教法王唐义昭的带领下,逃亡西北,手下部众拥立唐义昭为教主,唐义昭将明教总舵设在太白山圣火崖,并将明教改为圣火教,唐天烁乃唐义昭的后世子孙,前几年唐天烁为了保护教众,率领部众反抗蒙古人,不幸遇害,教内众人拥立唐天烁的独子唐思源,做了教主,圣火教在西北诸省势力庞大,有十几万教众,教务繁多,唐思源年方二十,经验不足,所以很多教务都是张夫人做主,张夫人伸手扶起唐思源道:“我儿不必多礼。”眼光扫处,见唐思源的随从抬着一个担架,担架上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不禁问道:“源儿,这姑娘是怎么回事?”唐思源简单的将搭救马春梅之事情告诉母亲,此时马春梅也从担架上下来,走到张夫人面前,盈盈拜倒,道:“老夫人,多谢公子搭救之恩,小女子马春梅给夫人行礼了。”张夫人本是心地善良之人,伸手将马春梅拉起,道:“孩子,不必多礼,你们随我到后宅用膳。”说罢,领着唐思源马春梅一众人等,到了后宅,众人吃罢晚饭后,张夫人又让人领着马春梅去洗漱更衣,等到马春梅洗漱更衣后,丫鬟将她又带到张夫人房间,唐思源正陪着母亲在房中说话,这时丫鬟领着马春梅进来,张夫人和唐思源定睛一看,情不自禁内心赞叹,这中原的女子果然大多貌美,只见马春梅一头青丝秀发,肤若凝脂,丹凤眼,柳叶眉,樱桃小嘴,牙白如玉,秀丽端庄,眉宇之间一股正气,马春梅对着张夫人盈盈拜倒,道:“小女子马春梅多谢夫人和唐公子搭救收留之恩。”张夫人道:“不必多礼,快快请起,这边请坐。”身旁的丫鬟领着马春梅在张夫人身边的椅子上坐下,唐思源虽然端坐在椅子上,听着母亲和马春梅说话,但不由自主眼角的余光,时不时的向马春梅看去,俗话说得好,知子莫若母,张夫人是何等人物,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张夫人柔声问道:“马姑娘,我看你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听口音是南方人士,为何流落至此?”又为何遭到蒙古人追捕?”马春梅禁不住眼圈一红,强忍心中悲痛,将自己是何方人士,父亲因病亡故,家乡遭遇旱灾,迫不得已卖身为奴,后随兀良哈将军来安西府,在酒席上,被朝廷来的安王爷看上,要强娶为妾,自己不甘受辱,所以星夜逃出安西府,不料在山野中被蒙古人追上,自己正要跳崖之时,幸得唐公子搭救,才幸免于难,一一如实禀告,张夫人和唐思源听了,既感叹马春梅舍身为奴救叔救妹,又赞叹马春梅富贵不能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张夫人道:“马姑娘,你的遭遇我深感同情,你不要悲伤,待到你养好伤后,你若是想回去,我命人送你回宿州城便是。”唐思源在一旁听了,连忙道:“母亲,我们在山林中射杀了八九个蒙古士兵,只怕安西府的大将军不会善罢甘休,我担心他会派人去宿州城,抓捕马姑娘的家人。”马春梅一听,忍不住心中焦急,道:“夫人,唐公子,求求你们,帮我想个办法,我担心安西府的大将军会派人捉拿我的叔父和妹妹。”张夫人道:“源儿,你想个妥当的办法。”唐思源想了想,道:“母亲,马姑娘,安西大将军不但没有抓到马姑娘,反而损失了几名手下,定然不肯善罢甘休,依我之见,宿州城是不能回了,我马上命人去宿州城接马姑娘的叔父和妹妹来此,让马姑娘一家人团圆。”张夫人和马春梅听了连连点头,唐思源道:“马姑娘,你不要着急,我现在就去安排。”说罢一转身,出了张夫人房间,径直到前面安排人手去宿州城,马春梅看着唐思源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情不自禁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张夫人看着马春梅,目光神情也是充满怜爱,柔声道:“孩子,你不要着急,源儿连夜派人赶往宿州城,定然可以安全的将你叔父和妹妹接到这里来,到时候你们一家团圆,从此不再分开。”马春梅眼含热泪,站起身形,噗通一声跪倒在张夫人面前,道:“夫人,您和唐公子的大恩大德,我粉身碎骨也难以回报。”说罢嘭嘭嘭磕着响头,张夫人连忙站起身形将马春梅拉起,道:“孩子,认识就是缘分,你已受尽苦难,以后定然苦尽甘来,福气满满。”这边张夫人和马春梅在一起叙话,唐思源已经派了四名得力手下,连夜赶往宿州城去接马青石和马秀英,再说马青石和马秀英自从马春梅走后,心中总是郁郁寡欢,叔侄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能熬得下去,马青石因为马秀英幼小,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所以出门卖货的时候,总是把马秀英带在身边,这天马青石带着马秀英正走街串巷,在卖针头线脑,忽然族中的一位老大哥前来找寻,看到马青石后,立马将马青石拉到一边,口中道:“青石啊,刚才宿州城将军府派了几十个兵丁到你家去,要抓你和秀英,现在还守在你家门口呢。”马青石一听,不由得愕然道:“将军府来人抓我和秀英干什么?”我们可从来没做什么犯法的事啊。”老大哥道:“听为首的兵丁和族长说,是春梅在安西府出事了,她逃出将军府,将军府派人抓她,不但没有抓到春梅,还死了好几个士兵,所以安西府派人来宿州城要抓你和秀英回去。”马青石一听,心中大惊,道:“春梅逃出将军府了?”这孩子现在到哪里去了?”老大哥焦急道:“青石啊,你现在就别想着春梅的事了,你带着秀英赶快逃命吧。”马青石叹口气道:“哎,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老大哥从口袋里掏了二两碎银道:“青石啊,大哥手里只有这点钱,你别嫌少,你带着孩子赶紧逃命去吧。”马青石接过碎银,拉着马秀英跪倒在地,嘭嘭嘭向老大哥磕了几个响头,老大哥赶忙将二人拉起,道:“都是自家人,你们别客气了,赶快走吧。”马青石领着马秀英,转身离去,两个人顺着小巷子,来到城门口,混在出城的人群里,悄悄出了宿州城,没过几天,唐思源派的几名手下来到宿州城,到城中一打听,找到了马青石家,只见马青石家门口守着一排兵丁,几人心中暗道不好,转头到附近一家酒馆坐下,几个人要了点酒菜,边喝酒边和老板打听:“老板啊,前面那家是马青石家吧?”他家出了什么事?”怎么门口守了一排兵丁啊?”酒馆老板道:“几位客官,你们是从外地来的吧?”众人道:“是啊。”老板道:“听说啊,这马家的大侄女在安西府出了事,所以安西府派人来要抓她叔叔马青山和她妹妹马秀英,估计马青石和马秀英听到了消息,逃出了宿州城,这几天,宿州城的兵丁正四处搜捕他俩呢。”唐思源的几个手下一听,心想这可坏事了,这马青石和马秀英逃出了宿州城,茫茫人海,我们去哪里去找寻?”想到这,几人也无心吃喝,连忙付了帐,走出酒馆,骑上马匹向太白山方向回去。再说马青石领着马秀英出了城后,心中暗想:“自己腿脚不便,领着马秀英逃跑,只怕很快被追兵赶上。”想到这,他对马秀英道:“阿妹啊,我们到城外的郭家庄去,去找你表叔郭子兴。”马秀英年纪尚小,也没有什么主意,道:“叔叔,那我们去吧。”马青石领着马秀英往郭家庄而去,大约半个时辰,到了郭子兴家,找到郭子兴,这郭子兴四十多岁,身高七尺开外,体型壮硕,马青石支开马秀英,在房间里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郭子兴,郭子兴道:“表弟啊,你现在准备怎么办?”马青石道:“表哥,宿州城将军定然不会轻易放过我们,会画影图形,通缉搜捕,我腿脚不便,领着秀英逃跑肯定是逃不掉的,我现在把秀英托付给你,我去宿州城自首,只求你能够看在我死去大哥的面子上,救秀英一命。”郭子兴大吃一惊道:“表弟啊,你回宿州城定然是难逃一死,我看你和秀英就躲在我家里好了。”马青石摇摇头道:“表哥,村子里人多嘴杂,我和秀英两个人都躲你家,估计官府很快知道,到时候,我们一个都逃不掉,我现在回宿州城自首,想那宿州将军只要能抓到了我,也可以向安西府交差了,秀英那么小的孩子,想必也不会放心上,只希望您能看在我大哥面上,能救秀英一命,我和大哥来生再报答您的大恩大德。”说罢,跪倒在地,嘭嘭嘭向郭子兴直磕着响头,郭子兴心中悲苦,伸手将马青石扶起,道:“表弟,你虽身残,但大义永记世人之心,你放心,从今以后,我把秀英当成自己女儿,无论以后什么情形,我都会像亲生女儿一样,护她周全。”马青石抹抹眼泪,到屋外喊马秀英进房,道:“阿妹啊,你表叔要收你做义女,从今以后你要像对你爹爹一样对待你表叔,来,给你义父磕三个头。”马秀英虽然不明究竟,但也按马青石所言,嘭嘭嘭向郭子兴磕了三个响头,道:“义父在上,请受孩儿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