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办公室的气氛,在“团队建设经费”事件后,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僵持。
苏晓不再试图去理解沈总的脑回路,她选择埋头工作,努力扮演好一个没有感情的特助机器,只在提交《幸福感观察日记》时,才短暂地变回那个被研究的、充满复杂情绪的“样本”。
而沈淮,似乎也暂时停止了他的“物质刺激”实验。
他只是偶尔会在苏晓提交日记后,将她叫进办公室,针对其中某些“幸福事件”进行一些……学术探讨。
比如现在。
“上周四记录的‘发现楼下便利店饭团买一送一’,幸福强度7分。”
沈淮看着打印出来的日记条目,抬头看向站在办公桌前的苏晓,眼神如同在研究一个难解的数学猜想,“根据价格计算,单次节约金额为4.5元。此节约行为产生的愉悦感,强度为何会高于收到价值2000元手账本时的初始反应?”
苏晓内心白眼翻上了天,表面还得维持着职业微笑:“沈总,这不一样。饭团是刚需,是意外之喜,是……嗯,一种生活的乐趣。手账本是……是……”她卡壳了,总不能说是“领导的恐怖关怀”吧。
“是非必要奢侈品,且附带心理压力。”沈淮自己接了下去,语气平静得像是在做结案陈词。
苏晓:“……” 您知道就好!
“所以,‘性价比幸福感’理论,在必需品范畴内效果更显著。”沈淮若有所思,在面前的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那么,在非必需品,但属于‘提升型消费’的餐饮领域,该理论是否依然适用?”
苏晓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沈淮放下平板,看向她,下达了新的指令:“今晚加班,跟我去个地方。”
“……好的,沈总。”苏晓内心哀嚎,面上乖巧。二十四小时待命,她懂的。
晚上七点,沈淮亲自开车,载着内心七上八下的苏晓,停在了一家……门面低调却透着奢华,门口站着戴白手套侍者的餐厅前。
苏晓偷偷用手机查了一下,人均四位数起跳的米其林三星。
她看着自己身上普通的通勤套装,再想想自己空空如也的钱包,感觉脚有千斤重。
“沈总,这……这是?”
“数据采集。”沈淮言简意赅,率先走了进去,“体验不同层级的‘餐饮幸福感’。”
苏晓:“……” 所以,她是被带来进行“田野调查”的小白鼠?
餐厅内部环境无可挑剔,安静得能听到银器碰撞的清脆声响。
侍者彬彬有礼,菜单上的法文看得苏晓头晕眼花。沈淮熟练地点了招牌菜,然后……就开始了他一如既往的观察。
他吃得很少,动作优雅,但眼神却像探照灯一样,时不时落在苏晓脸上,似乎在记录她每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分析着她味蕾的每一次颤动。
苏晓感觉自己不是在吃饭,而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味觉与情绪关联性”的公开答辩。
每一口下去,她都在心里疯狂组织语言,以备他随时可能的提问:“这道菜幸福感几分?与便利店饭团相比如何?”
食物本身美味吗?当然是美味的。口感层次丰富得让她想流泪。
但在这巨大的压力和无形的审视下,那美味也变了质,成了一种需要被量化、被分析的负担。她吃得小心翼翼,味同嚼蜡,只想赶紧结束这场酷刑。
【晚上7:45,情绪:紧张、拘谨、消化不良。原因:在米其林三星餐厅被老板当众观察进食。幸福感强度:食物本身的美味约8分,但被观察的压力-9分,综合评分:-1分。】她在心里默默更新着实时日记。
沈淮看着她明显僵硬的动作和食不知味的表情,再看看光屏上那毫无起色甚至略有下降的幸福指数曲线,眉头再次蹙起。
【理论验证失败。高成本、高环境附加值的餐饮,未能有效触发“提升型消费幸福感”。目标对象表现出的“不适感”远超“愉悦感”。】
结账时,那数字让苏晓眼角抽搐。沈淮却眼睛都没眨一下,直接刷卡。
走出餐厅,晚风吹来,苏晓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长长地舒了口气。
“没吃饱?”沈淮看着她如释重负的样子,突然问道。
苏晓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老实回答:“有点……没太敢放开吃。”而且光顾着紧张了,根本没尝出太多味道。
沈淮沉默地看了她几秒,然后目光投向街对面。
那里烟火缭绕,人声鼎沸,正是本市有名的夜市小吃街,与身后这高雅安静的高级餐厅形成了鲜明对比。
“走。”他忽然说了一句,便迈步朝着对面走去。
苏晓一愣,赶紧跟上。
踏入小吃街的瞬间,各种香味混杂着锅气扑面而来——烤串的焦香,臭豆腐的“异香”,铁板鱿鱼的滋滋作响,冰糖葫芦亮晶晶的反光……嘈杂,混乱,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苏晓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像两颗被擦亮的星星。刚才在米其林的拘谨和不适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沈淮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这细微的变化。他看着她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嘴角微微上扬。
“想吃什么?”他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苏晓犹豫地看了他一眼,见他似乎没有反对的意思,胆子便大了起来。她像只重新活过来的小麻雀,兴奋地穿梭在各个摊位前。
“老板,要五串烤面筋,多放辣!”
“这个臭豆腐闻着好正宗!”
“哇!章鱼小丸子!”
她每样都买一点,手里很快就拿满了各种小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