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首词作一气呵成。
直到全部写完,场上都没有任何人说话。
周毅转过身来,轻笑遥遥与恩师柳三泰对视一眼,然后朝着杨士庸与熊阔深施一礼,淡然笑道:“两位大宗师,学生的词已经做完了!”
他的声音出来,在场学子才逐渐从青云词当中回过神来。
尤其是刘振与蒋济同。
天之骄子蒋济同两眼直愣愣地盯着墙上字体,喃喃道:“他、他竟真的做出来了……”
“周案首这一首词当得一流水平!”杨士庸评判道:“起势、追叙,水平一流,虽与雁丘词相比尚且有段距离,但已经称得上是佳作了!”
“嗯……这首词的确不错!”
熊阔毫不保留地夸赞。
平心而论,这一首词,工匠气息很重,但架不住它立意,情怀全都一流,况且还是一个八岁孩童所作。
熊阔没有任何理由不夸。
尤其他还极力招揽周毅到白鹭书院来读书。
“原来真的有人八岁文坛成神!”
当下就有人惊呼出声,对周毅的才学彻底拜服,“我看不用等到贡院张贴录取文章,光是这一首词,鄙人戴勇就已经心服口服!”
“反正这一首词,我是做不出来,就是不知诸位仁兄你们了!”
“代兄,你可真会开玩笑,从始至终怀疑周案首的就只有那么几个人,我们凌河学子可从未怀疑过周案首的水平!”
“就是!大邕院试又不是什么乡间诗会比拼,没有真本事哪能压过这么多才子当得院试魁首!”人群中一名瘦高的青年站了出来,朝着周毅拱手道:“周案首,在下府学曹永!今日得以见识周案首此等才学,实乃曹某之幸,待来日你来府城求学,我请你喝酒……”
他说了一半反应过来,周毅还是个八岁的孩子。
“我请你吃、吃饭!”
“哈哈哈……”
瞬间场上气氛欢快起来。
又有几个府学、白鹭书院的学子,主动与周毅攀谈,与之相交的意思浓厚。
这些人言语和善,周毅并非曲高和寡之人,当即与众人交谈愉快。
其中还有位上届凉州的解元,梁玉明主动走到周毅身边,其他学子看他梁解元过来,立刻自动让开一条路,梁玉明居高临下看着周毅,笑容温和,“周秀才!在下梁玉明,见你词作绝佳,梁某人技痒不知可否能在周案首的词作下面,借雁丘词词牌名,题词一首?”
“当然可以,梁兄愿意一展高才,周毅高兴倍至!”
一开始应下刘振挑衅的时候,周毅便已经想到,要借着此次比拼为自己积攒名声。
文人才子,最好拉帮结伙。
此时与人相交于微时,没准在将来就是看不见的助力。
“那好!我便来题词一首!”
一省解元,分量可比周毅一个院试案首高多了,科举一途功名之间相差千里。
梁玉明提笔便与周毅的谨慎字体完全不同。
笔走游龙。
恣意潇洒。
遒劲刚硬的笔锋一看就非十年之功无法练就这一手好字。
“问苍茫、此身何寄?黄沙埋尽今古。旌旗漫卷孤城暮,吹裂戍楼笳鼓。春复秋。刃未冷、征袍血渍浑无数。玉门飞渡。纵马革裹尸,烽烟蚀骨,犹作汉家戍。”
“祁连月,曾照霍姚营垒。狼居胥下擒虏。琵琶夜泣胭脂血,都付寒鸦荒戍。天亦怒。浑不计、封侯岂是平生顾?丹心未许。便饮雪餐霜,枕戈待旦,肝胆照今古。”
梁玉明的词刷刷几笔写完。
意境,竟是丝毫不输周毅那一首。
尤其,他们文体几乎完全相似,但表达的情怀却完全不一样,在时下朔州遭遇外敌战火燃起的时候,一首丹心词作更能点燃众人心头烈火。
“好词!”
梁玉明收笔的瞬间,立刻有人叫好。
无须众人沸腾,立刻就有人自告奋勇,也要题词一首,这人题词以国土沦陷,百姓苦难为题,再次燃爆场上氛围。
见所有人群情激奋。
周毅默默退回几个同窗身边,扯了扯张子宸的袖子一挑眉说:“走不走?”
张子宸已然完全沉浸在这种文人激昂的氛围里,缓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现在就要走?”
“再不走你拿主意,去白鹭书院还是府学!”
周毅冷飕飕地瞪了他一眼。
铁峰唐星宇当即会意,起身就贴着墙边避开众人喧嚷,悄摸往楼下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