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理能吃吗?”
刘小安又问。
这下可给小师妹给问住了。
“道理当然不能吃!”柳笙感觉自己被刁难了,有些气恼道:“你小孩儿怎么总想着吃!书中的道理怎么能吃!”
“不能吃就不能吃呗!”
“这么凶干啥!”
刘小安不服,“说我是小孩儿,难道你不是小孩儿吗?”
“小兔崽子不读书你干什么呢!”
刘家阿娘,站在自家院前抱着一堆尿戒子,指着刘小安开骂,“那书都是从周秀才家里借来的,都得还的!你可倒好跑到外面去读,赶紧给我回来!弄脏了,看老娘不打烂你的屁股!”
刘小安被骂得拎着书本赶紧往院子里跑。
刘家阿娘骂完嘭一声摔上房门。
“!”
柳笙瞪大双眼,新奇地道,“好可怕!师哥,娘亲都这样可怕吗?我看你的娘亲许姨姨,也不这样……”
“我娘当然不这样!”
周毅笑笑。
一手抱着小妹,一手牵着柳笙往自己家院子里走。
“那师兄,道理能吃吗?”
柳笙又问。
周毅道:“道理当然不能吃!道理不光不能吃,有时候还不能拿来用,尤其是在手里有刀,想干坏事的人面前,跟他们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经历过战争的人心里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创伤。
自周毅回来后,爹娘小心捧着,大姐心里担心林卓不敢表露,全家就只有才长几颗牙的小妹,没心没肺,偶尔还会尿到他的身上。
异族陈兵来犯。
无数混乱与鲜血都成了周毅脑海中永远无法抹除的烙印。
可正因为这样,当他再拿起书本,看到那些传承千年的圣人言,反而有了另外一种感悟,此刻起,他再不是为了小家功名而读书,而是为了站在更高的山顶。
看世间大观。
为生民,为百姓,为天下社稷而读书。
七月,中州军与西北军在河套北部,依托凌河对羌人蛮族展开合围,一战胜斩杀敌军两万余人,羌人仓皇逃窜,被凉王兵马在朔州与凉州交界处堵截。
两次大胜,几乎剿灭了蛮族全部骑兵主力。
不仅如此,中州军小将肖勉,不听指挥擅自带兵八百,追赶穷寇数千里,犹如一杆利剑直接**蛮人腹地,剿灭老巢,小将肖勉亲手斩杀羌人罕王铁木泰,俘虏其王族数百人。
此战朝野震惊。
大邕立朝以来,肖勉成为直抵蛮人腹地第一人,距离封狼居胥只差一步。
蛮**败,西北乱局得以缓慢恢复。
外敌已清,内忧仍在。
八月初,朝廷下令,调山西巡抚廖继明回京,明为述职,实为问罪。
同月八月,一封调令,敕令临省司刑参军许英才,任山西布政使,主管民政、财政。与按察使、都指挥使并立,互不统属。
追封凉州知府方静之,三品太仆寺卿,谥号忠毅公,其事迹编入《大邕实录·忠义传》,允凉州本地建忠毅祠,受万世香火以表荣耀。
方静之被追封忠毅公,凉王乱臣贼子之名彻底坐实。
八月末,金秋时节,凉王姬塬遣散数万王兵,只身在凉州一座仅存、供奉红衣娘娘的偏远山庙剃度出家。同月,凉王府长史郑昊,趁凉王不备,割其头颅进献朝廷,获天子赞赏,封太常寺左卿一职。
舅舅许英才从从五品直升四品大员。
若非他资历尚浅,年纪未到三十五,按照一省布政使官阶,应是正三品,即便这样,他也短短三年官阶六级连跳,一跃朝野瞩目,可见其简在帝心。
舅舅虽然升了大官,而且还是他们山西顶天的大官,但周毅他们家的日常并没有因为舅舅升官产生任何影响,除了他爹吹牛的时间从每天清早一炷香,改成了见人就吹。
周毅大概能明白,舅舅许英才一开始碍于凉王威势,不与他们来往,就连舅妈陈氏一族都不允许借光,到如今时任一省布政使,也只是低调回乡祭奠爹娘,其他应酬接见一概不接。
许氏乃是外来户。
许英才发迹以后,并未发展氏族,许家只有他独子一人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