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穿越后成为书生小夫郎 白云向心尽

18. 镇上

小说:

穿越后成为书生小夫郎

作者:

白云向心尽

分类:

古典言情

第二天一早,匆匆吃过早饭,梁舒跟言之舟就坐牛车去镇上了。

赶牛车的是村口的王大叔,他家这头牛已经养了好些年了。农忙的时候王大叔就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就给牛套上车板往返镇上和村里,赚点辛苦钱。

梁舒还是第一次坐牛车呢,那种初次坐牛车新奇感在被颠了好久之后就消散的一干二净了,剩下的只有痛苦,他觉得自己的屁股都要被颠成八瓣儿了。

这牛车只有一个车板,上面就放了一个小棚子遮风挡雨,但前后都是通的,好让人上下车。但冬天坐在上面,除了颠就是冷,梁舒只觉得太难受了,天气又冷,屁股又疼的,简直是活受罪。

言之舟这时候也没办法帮他什么,总不能叫他坐在自己腿上吧!这牛车上还有其他三个村里的叔伯呢,人家嘲笑不说,梁舒会不会同意还是两回事儿呢。

于是他只能揽着梁舒的肩膀,叫他往自己身上靠一靠,屁股悬空一些应该能好受点。

车上的叔伯们也不是什么爱聊天的人,这一路上大家谁也不说话,安安静静的,耳边只有车轮在路上碾过的声音。

就这样艰难的到了迎安镇上,王大叔把牛车拴在镇西头的一颗柳树上面,叫他们都去忙自己的,他也有事要办,大概会在下午申时回去,如果他们到时候也要回,就来这儿找他。

言之舟拿出四个铜板递给了王大叔,就带着梁舒走了。

看到镇上的景象,梁舒才算是感受到了一点点古代的繁华感。其实这么说也不太妥当,毕竟这也只是一个镇,但比起他近来一直待着的村里,那用繁华来形容也没说错。

虽然时间还早,但镇上已经热闹起来了,早点铺子已经开张许久了,热腾腾的蒸汽环绕在店门口,让人一看就觉得舒服。

杂货店、肉铺、粮油店等这些卖日用品的店门也已经开门了,客人虽不比那些早点铺子多,看起来却也是生意不错的样子。

至于布店、书屋、饭馆这些店都还没开门,想来应该是早上没什么生意。

言之舟陪着梁舒沿着主路一直向前走,边走还边跟梁舒介绍两边的店铺,主要做哪些生意、老板和雇员人品性格如何、店里生意怎样,这些方方面面他都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说出来了。

梁舒走着走着觉得有点奇怪,按说这迎安镇也只是北方一个镇罢了,怎么感觉镇上的人格外多呢?

比如那些粮油店、杂货铺等卖日用品的店,怎么一大早就有不少人在买东西?再比如刚才路过的两家客栈,虽然也没到热闹非凡的程度,但人来人往的,一看就是生意还不错的样子。

问过言之舟才知道,这迎安镇虽然只是一个小镇子,但却是南北商路往来的一个小补给站。

迎安镇地处北方,却离极北之地还有很远一段距离,来往的商队一般都会在这里停下休整一番。

梁舒赶紧问道:“那咱们这儿为什么还没有发展起来啊?还是一个小镇子,按理说都是商队的补给站了,要发展起来很快的啊。”

就像昨天的木薯一样,如果这迎安镇是来往商队修整的地方,商业发展应该很不错的,就算这木薯在北方种不活,但至少也该有人带来过吧?总有人见过的吧,为什么他一说出来大家都很不可思议的样子呢?怎么会没人见过呢?

言之舟很耐心地跟他解释原因:“这里能有商队修整,完全是因为商队不好带很多粮食,离下一个能补给的镇子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大家都会在迎安镇休息一晚,带上足够到下一站的粮食出发。”

“而只有下一站平安镇,才是真正的南北商路枢纽,从那里再往北去,就要很远很远才能到再下一站了。”

“商队会在那里买很多的粮食,多修整几天再出发。而这几天内,他们才有时间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做生意,平安镇也因此成了最大的道路枢纽,那里非常热闹。”

梁舒总结了一下:“所以就是,咱们这里离平安镇不算太远,但平安镇离下一站就特别特别远了,商队为了足够的补给才在那里多停留几日,顺便做生意。而迎安镇人家一般只住一晚,买点粮食就走了,没时间跟这里的商贩交易?”

那这岂不是太憋屈了,人家住一晚就走,当然没时间卖货了,这儿发展不起来能怎么办!

言之舟补充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他压低了声音,凑到梁舒耳边小声道:“之前咱们这儿的县令大人,仗着京城中有背景,想要捞大笔的钱,就故意将迎安镇外来商户要交的税费提的很高,人家商队自然不乐意在这里做生意。”

“而且,不止一任县令,连续好多任县令都是这样做的。据说最初想出这法子的县令跟后面这好几任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用京城里的背景安排把这里的每一任县令都放成他们自己的人,这高昂的税费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梁舒想想也觉得很在理,毕竟县令也不是什么大官,他们这儿又是北地,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一个县令而已,人家有的是办法安排自己的人。

但他抓住了话里的字眼:“你说是之前?那现在的县令大人呢?难道不是他们的人了吗?”

言之舟很佩服他的敏锐程度,“对,今年年初的时候,前任县令在京中的大树倒了,据说圣上震怒,与那大人物有关系的一群人自然连带着都被扳倒了。这新县令倒是个好官,一上任就取消了对商队的高昂税费,但……”

“——但商队都被咱们迎安镇给弄怕了,不敢在这里做生意了,也是习惯了去平安镇,因此咱们这儿到现在也就这样。”

梁舒接上了这话。其实稍微想想就知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些商队一来是怕了迎安镇的高税额,二来也是习惯了在平安镇做生意。

人家既然能在熟悉的平安镇一路通畅地搞商业,何必在这小地方花时间费精力呢?吃力不讨好的事肯定没人做咯。

也就是言之安的岳丈就在镇上开杂货铺,所以他跑商带的货主要卖给镇上的人。

但长久下来,能卖的动的东西都比较固定,其他的新鲜玩意儿都叫言家两兄弟带回家去了,那木薯就是这样来的。

……

又跟着言之舟继续逛完了镇上的几条街,梁舒大概摸清了这里的情况。

迎安镇上一共三条能做生意的街,主街迎客街,多是些客栈、饭馆、杂货店、糕饼店等生意兴隆的铺子,商队也大多在这条街上活动。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