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湖心亭记雪 真真来也

28. 谒金门(九)

小说:

湖心亭记雪

作者:

真真来也

分类:

古典言情

《湖心亭记雪》小说免费阅读 ggds.cc

来者正是侍剑。

他急匆匆跑了进来,先是看到了裴贺,后面才看到被他身形遮掩住的虞泠。

侍剑愣在原地,裴少卿的身边怎么会出现一个女子?金屋藏娇?可这里是佛寺啊!

裴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无奈道:“有什么话就直说!”

“少卿,”侍剑拱手,他抬起眼,那眼神渗人的很,又带有紧张,“常欢找到了。”

“什么?”裴贺瞪大了眼睛,与此同时他身后的虞泠静静的,眼神中是平和的了然。

侍剑道:“常欢已经死了,他的尸体在曲江中被发现。”

裴贺心道:他们猜得没错,常欢果然从来没离开过春日宴。

“是溺死的?”他问道。

侍剑摇了摇头:“不是,仵作正在验尸,但已经确定了不是淹死的。”

“现在太仆寺卿在大理寺闹得不成样子,您快回去吧。”他苦着一张脸。

裴贺正要快步离开,却忽然顿住,他回过头看向回廊上站着的虞泠。

“怎么了?”侍剑有些懵然。

几息之间,虞泠已经走到他面前。

他有一种预感,这次分别他或许会再也见不到眼前这个人。在错身之际,裴贺下意识拉住了虞泠的衣袖,说话却是对着侍剑:“我还有事绊住了脚,你先回去。领了我的命拨人去查常欢的死因,他见过哪些人,还有别忘了曾阅。”

“记得去找大理寺卿,让他去问询太仆寺卿。”

侍剑有些为难,大理寺中谁人不知大理寺卿是个难搞的主,让他亲自下场......

他看向裴贺的眼睛,似乎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只道了一声“是”便转身离开。

虞泠看着裴贺的眼睛,迟疑道:“为什么?”

裴贺笑笑:“你那么聪明应该能猜得到。”

“我猜不到。”虞泠低头笑笑,“但是你有重要的事应该先回大理寺。”

裴贺垂下眼,眸中虞泠的倒影细碎闪烁:“因为有一件同等重要的事。”他深吸一口气,原本拉住袖子的手上移,最后拍了拍虞泠的肩膀。

“我答应帮你找谢太师的竹庵,我这个人,对于所有许诺的事同等看待。”

虞泠感觉自己的心好像被填满了,就像走了很远的路,双脚疼到麻木的时候,找到一根可以倚靠休息的柱子。

就在那,随时等着自己伸手。

她不曾预测这根柱子的出现,但是为它的到来感到安心。

安心是好是坏,她不知道,是否会让人感到安逸,而丧失斗志,她也不知道。

因为虞泠没有感受过。

“二位施主是要离开了吗?”

一道声音打破她的思绪,是那个扫地僧。

裴贺回话:“是,不过我安排了人看着里面的人,不时便会回来接他,还请师父不要见怪。”

扫地僧道:“阿弥陀佛,我是出家人,自然不会在意这么多。不过太平寺佛光普照,连天子龙孙都曾蒙其恩荫,二位不拜拜再离开吗?”

拜佛?二人对视一眼,是啊来到太平寺这么长时间,不曾想过来这里拜拜。

可是,心中无愿,又有什么好求佛的呢?

裴贺道:“既然来了,就不要辜负。”

从前在南国虞泠是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的,她故作从容的表象上还是流露了一丝不知所措。

日光均匀地洒在头顶匾额上,金光刺目,虞泠恭敬跪在蒲团上,她接过燃好的香。余光中,香烟袅娜,裴贺的侧脸虔诚又谦卑。

那种谦卑的目光——

“愿海晏河清,愿法可维持公正,愿法可护佑百姓。”裴贺心道。

虞泠闭上眼,她没有什么愿望,话至心中,唯有:“愿,今生今世,死得其所,绝不辜负。”

.......

那竹庵就在竹林中,两人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走,越往深处越觉得宁静幽远,四周除了鸟声和泉水声以外再无其他声音。

这里许久没有人来过了,屋檐上都结了蜘蛛网。

“这地方还真是隐秘。”虞泠叹道。

谢太师的手札中道“春来休去,观山林佳景,驰心可作佳语,得启示;”,他一到春夏的时候便会来到这竹庵,放松心情,感受世间自然之美。

竹窗笼翠,上面悬着一只破损的金丝笼子。

虞泠伸手碰了一下那笼子,后者便吱吱呀呀摇晃起来。

旋即她推开尘封已久的木窗,一瞬间鸟鸣,风声,水声一齐涌了进来。虞泠感觉浑身上下从内而外的舒适,像是通通被清洗了一遍。

这里虽然旧未居住,但是依稀得见当年谢太师的生活痕迹。

墙壁上挂了数幅竹林图,风吹竹叶之形栩栩如生。

另一方墙上还悬挂了抄写的经文与书法题字,其中一副上写着“静亦定,动亦静”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裴贺伸手抚去桌案上的灰尘,下面还有点点墨字,“当年谢太师师从阳明心学,不愿自囚,顺应己身,愿承因果。这也许是为什么他后面选择远离朝堂。”

他抬头看向墙上的画作,喃喃道:“这就是成竹在胸。”

心中有竹,居无竹之境也可生竹。

谢太师日日坐在林中画竹,终于掌握了何为胸有成竹,也终于参透了心学。

虞泠翻开手札,那一页有一片小小的竹叶印记,紧紧挨着那句“自通”。当年的谢太师,不愿担任太子少师之责,选择了三皇子李谲,后面又远离朝堂。他淡泊名利,不争不抢,向他这样参悟的人,会与参透佛法的人一样吗?

或许心学与佛法不同,天下唯我主宰,不由他物牵绊,应该更吝惜性命而已,那么谢太师之死到底是什么原因。

“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散,不能循得良知。”虞泠轻声道。

“谢太师在手札里其实想写一种平和,顺应因果,随心而为,不因顾虑绊足,迟疑和杞人忧天并不可取。”虞泠深吸一口气,感叹,“是啊,人怎么能因为害怕后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