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青衫扶苍》

第22章 天王临雍


建元十四年三月初,长安城浸润在暮春湿润的空气中。

太学青灰色的高墙内,桧柏苍枝吐露新绿,晨钟的余韵还在殿阁间萦绕未散。

辰时刚过,崇贤馆内已坐满青衿学子,诵经之声朗朗如溪流潺潺。

王曜端坐于后排,面前摊开《氾胜之书》与《礼记》并置。

连日照料阿伊莎的疲惫尚未完全消退,眼下泛着淡青,但目光依旧清亮专注。

徐嵩在一旁低声讲解《郑注》精要,尹纬则一如既往缩在角落,虬髯下的眼睛半阖似寐,指节却无意识地在膝头叩击兵法节奏。

忽闻馆外一阵不同寻常的骚动,打破了太学惯有的肃穆。

守门的老吏踉跄奔入,声音因急促而变调:

“天、天王即将驾到!祭酒速迎!”

满堂诵经声戛然而止。

新生们面露兴奋,纷纷引颈张望;老生则相视苦笑,窃窃私语:

“又来了……”

“每次突击考校,总有人要倒楣……”

祭酒王欢与司业卢壶即刻起身,整理衣冠。

王欢虽年逾古稀,此刻步伐却异常迅捷,苍苍白须在晨风中微颤。

博士苏通、王寔等人也纷纷离席,面色凝重地随行而出。

......

太学门前两尊石辟邪的鬃**上凝着晨露,苍柏掩映的朱漆大门罕见地完全洞开,露出其间笔直如矢的神道。

此时青石板路上已乌压压站了一片人,祭酒王欢率司业卢壶并苏通、王寔、刘祥等几十位博士、学吏,皆着玄端礼服,垂手躬身,静候天王驾临。

新生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青麻裾衣整理拂顺,幅巾系得一丝不苟,按序列聚在王欢等人身后,引颈望向已洒扫干净的青石御道,窃窃私语声如同早春的蜂鸣。

“听闻天王陛下每学期必亲临太学,今日总算能得见天颜了!”

“不知陛下是否会考校经义?若能被垂询一二,真是三生有幸!”

几个站在后排的老生却面色凝重,互相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一个面色黧黑、袖口磨损得起了毛边的寒门学子低声对同伴道:

“莫高兴得太早,天王的‘学业察验’,可是要动真格的。去年此时,就有两位同窗因答问支吾,被当场削了学籍,遣返原郡了。”

这话像盆冷水,浇熄了不少人的热情。广场上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期待中掺入了不安的躁动。

王曜与同舍诸生立在博士们身后的生员队列中,青麻裾衣被晨雾打湿,紧贴肩背。

他微微抬眼,望见王欢雪白的头颅在风中轻颤,老人双手紧握笏板,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陛下每岁春秋两临太学,考校经义,问难答疑。”

徐嵩在一旁低声解释,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

“听闻去岁考《周礼》官制,有三人答非所问,当场被褫夺生员资格,遣返原籍……”

吕绍胖脸上挤出个苦相,悄声道:

“可千万别抽问我《尚书》,光是《禹贡》篇那些山川地名就够我头疼的!”

杨定闻言嗤笑:

“怕什么?大不了跟我去军中效力!”

他今日也将玄色胡服换成了太学裾衣,却仍掩不住一身武人悍气。

尹纬虬髯间逸出一声轻哼:

“天王重儒是真,可这每岁亲临,考校甄别英才、收揽人心亦是真。”

他目光扫过前方那些战战兢兢的博士。

“待会儿都机灵些,若被点到,对答不必尽显锋芒,但求无过便是。”

王曜默然。他想起官道上冻毙的流民,想起帕沙账簿上血红的“欠”字,想起阿伊莎腰间的伤口——这太学高墙之内,经义滔滔、礼乐煌煌,墙外却是生灵涂炭。

今日天王亲临,可能听见那些无声的哀嚎?

辰时三刻,远处忽然传来低沉悠长的号角声,穿透太学高墙。

紧接着,马蹄声与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由远及近,如同闷雷滚过天际。

“来了!来了!”人群一阵骚动。

王曜站在丙字乙号舍诸人中,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望去。

只见一支仪仗队逶迤而来,前导是十六名金甲骑士,鞍鞯鲜明,旗帜上绣着赤鸟徽纹。

随后是四匹纯黑骏马驾着的青铜轺车,车盖垂下的流苏在晨风中轻扬。

车驾前后,另有数十名身着绢甲、腰佩环首刀的羽林郎环卫,步履整齐划一,沉默中自带凛然威势。

轺车在太学正门前稳稳停住。

一名内侍趋步上前,放下踏凳。

率先下车的是一位年约四旬的中年人,身着青色常服,头戴远游冠,面容清癯,目光温润中透着洞察一切的明澈,正是大秦天王苻坚。

他下车后并未立即举步,而是回身微微伸手,从车内先后扶下两位盛装女子。

年长些的约二十出头,身着丹色绣金凤纹曲裾,云鬓高耸,金步摇璀璨生辉,容貌艳丽,但眉宇间带着几分骄矜与急切,目光不住地在人群中扫视,正是安邑公主苻笙。

年幼的那位约莫十七八岁,则是一身天水碧的素罗深衣,外罩月白纱縠半臂,梳着简单的垂髻,只簪一支玉簪,面容清雅,神情宁静,眸中含着一汪秋水般的澄澈,乃是舞阳公主苻宝。

后一车下来的的男子。

约三十许年纪,身着半旧葛袍,未戴冠,只用一根木簪束发,面容瘦削,嘴角紧抿,眼神锐利不驯,带着毫不掩饰的倨傲与疏离——正是原晋国降臣、现任秦国尚书郎周虓。

他下车后整了整衣袍,对眼前的盛大场面嗤之以鼻,冷冷地扫视着周遭的一切,两名侍卫紧随其后,手按刀柄,神色警惕地凝视着他。

当仰头看到大门上高悬的“太学”匾额时,周虓唇角更是扯出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

王欢率众博士疾行至阶前,伏拜于地:

“老臣王欢,恭迎天王陛下!不知陛下驾临,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苻坚抢前一步,亲手搀起王欢,言辞恳切:

“王公年高德劭,不必行此大礼!朕乃不速之客,何罪之有?今日偶得闲暇,特来太学看诸生学业进益如何。诸公皆朕之股肱,不必多礼。”

他目光扫过伏地的众博士:“都平身吧。”

他的声音温和醇厚,带着一种令人如沐春风的亲和力,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在那些面露紧张的新生脸上略作停留,微微一笑。

“朕今日来,是与诸生共论经义,非为君臣奏对,大家不必拘束,一如平日便好。”

周虓在一旁发出一声极轻的冷哼,虽未言语,但那嘴角撇出的弧度,已将“收买人心、惺惺作态”的讥讽表露无遗。

苻坚似未察觉,依旧笑容和煦。他转身对周虓道:

“周卿,朕的太学比之江东如何?”

周虓微微一揖,声音清冷如金石:

“雕梁画栋,固然壮丽。只是不知其中所藏,是圣贤真义,还是曲学阿世之辞?”

此言一出,满场俱寂。

博士们面色骤变,王欢眉头微蹙,卢壶更是上前半步欲要驳斥。

苻坚却摆摆手,笑意不减:

“周卿快人快语,朕就喜欢你这性子。今日既来,不妨好生看看,朕的太学是不是徒有其表。”

人群中的王曜凝视着周虓。

他曾听杨定说起过此人——原是晋国梓潼太守,数年前杨定族叔杨安领兵攻打梓潼,城破被俘后周虓拒不降秦,数次谋逃皆被擒回。

苻坚惜其才,竟不忍加诛,反授以尚书郎之职。

此刻见他当众讥讽太学,王曜心下不由暗叹:此人风骨虽佳,却也太过倨傲。

苻笙早已不耐烦,她踮着脚尖,目光急切地在人群中探索,终于锁定在丙字乙号舍几人所在的方向——更准确地说,是锁定在了下意识往吕绍肥胖身躯后缩了缩的杨定身上。

“杨定!”

苻笙脱口唤道,声音清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瞬间打破了现场肃穆的气氛。

她竟提着裙摆,越过众人,径直朝那边走去。

羽林郎们微微骚动,见苻坚并无表示,便又恢复了肃立。

杨定脸色一僵,恨不得地上有条缝能钻进去。

吕绍努力挺起胖胖的肚子想挡住他,却被苻笙毫不客气地拨开:

“吕二,你挡着本宫了!”

她走到杨定面前,仰头看着这个高出她大半头的壮硕青年,语气带着委屈与嗔怪:

“你躲了我整整一个冬天!若非父王今日要来太学,我是不是还见不到你?你就这般厌见我?”

全场目光霎时聚焦于此。

杨定面红耳赤,额角青筋微跳,碍于礼数只能拱手低声道:

“公主殿下言重了……在下……学生不敢,只是学业繁重,不敢懈怠……”

“借口!”

苻笙眼圈微红:“你分明就是不想见我!那门亲事,你就这般不情愿?”

周遭鸦雀无声,连呼吸都清晰可闻。尹纬捻着虬髯,眼中满是玩味;徐嵩面露尴尬,垂眸盯着自己的鞋尖;王曜也微微侧过脸,心下既觉莞尔,又替杨定感到几分窘迫。

苻坚无奈地摇了摇头,开口道:

“笙儿,休得胡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