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回到死敌落魄时(重生)》

5. 快乐

崔蘅没能和谢令闻一起吃早食,便有些闷闷不乐。

丽娘给她梳了个三小髻,绑上红色发带,衬着她还带着婴儿肥的脸,看着就叫人欢喜得紧。

“还在不高兴呐?”丽娘轻轻捏了捏她的腮帮子,哄道,“要不要阿娘带你去找令闻?”

崔蘅双眼放光,顿了顿,又倏然熄灭。

谢令闻一大早便独自匆匆离开,定是因为不想和人过多攀谈,若是现在凑过去,说不定会让他心生抵触。

想到此处,崔蘅摇了摇头,乖巧地道:“还是不要了,我留在家里帮阿娘的忙。”

丽娘看着自己女儿这副模样便怜爱的紧,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给她,哪舍得把她拘在屋里干活。

“听你阿爹说宏德馆新养了一只白鹭,要随你阿爹去看看吗?”

崔蘅虽然不像平常小孩子一般好奇心那么重,但自从醒来后她还没去过其他地方,于是顺势答应下来。

丽娘给她的荷包里塞了些零嘴和几个铜板,又叮嘱了几句不要乱跑,便将她交给早就等着的崔显。

崔显当年是整个青州考上的三个举人之一,而且差一点便是解元,后来在会试中落榜,回到家乡做了申氏开办的私学先生。

青州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提青州,先论申氏。

申氏是百年望族,如今皇上盛宠的贵妃就是上京申氏之女,青州申氏是上京申氏的分支,虽主要从商,实力却也不容小觑。

宏德馆便是青州申氏创办的私学,当地申氏子弟和有些名望财力的家族子孙都在此读书。

此外,申氏每年还会举办择鱼宴,请全青州十岁到十二岁的孩子参宴,能在宴席中获得鲤鱼者,可凭此前往宏德馆读书,食宿由申氏全额提供。

崔显当年便是获鲤者之一,只是可惜,命运没能一直眷顾他。

反而是同他一起参加会试的申氏子弟都成了贡生,世人都道,是申氏积德,上天保佑。

在崔蘅的记忆里,丽娘曾劝过崔显多次,要他再回去试一试,可他只是笑言道,自己没有太大的志向,做个举人回乡当先生教书,守着妻女过一辈子,便是他毕生夙愿。

丽娘以为自己丈夫是落榜伤了心气儿,不敢再多言,还叮嘱过崔蘅不要在阿爹面前提会试。

崔显恰好买糖葫芦回来。

他把糖葫芦递给崔蘅,自己绕到外侧,帮她挡住过路人群,温声叮嘱:“不要只顾着吃,仔细着脚下的路。”

崔蘅咬掉脆皮糖衣,边嚼边仰起头看自己身边的男人。

崔家并不是那个名门望族崔氏,只是一个世代耕农的普通人家,甚至可以称得上贫困。

崔显是家中幺子,上头有一兄一姊,长姊嫁在同村,惯拿娘家的东西补贴婆家。长兄爱赌,追债的人常到家里闹事。

面对屡教不改的长兄,崔显不顾父母哭喊阻拦,亲自提了砍刀剁掉兄长三根手指抵债。

崔老太是个拎不清的,时不时便要最有出息的小儿子帮衬兄姊,在崔显剁掉崔大的手指后又执意要娶二嫁且无半点嫁妆的丽娘时,崔老太一哭二闹三上吊,告诉崔显要么再也不要认她这个老娘,要么就听她的话,找个富庶人家的姑娘。

崔显一次都没有动摇过,直接带着丽娘搬到城中,当真再也没回过那个家。

十岁摘得择鱼宴魁首,是整个青州唯一一个无权无势中举的平民,面对目光短浅的家人,可以做到快刀斩乱麻从而不被拖累。

这样的人,真的甘于窝在小小的青州做一个教书先生吗?

崔显注意到女儿的目光,眉眼弯弯:“阿蘅瞧着阿爹做什么?”

崔蘅咽下山楂,眨了眨眼,问道:“阿爹,读书好吗?”

崔显惊诧,没想到自己幼小的女儿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他仔细思索了一番,认真回道:“读书可明智,好,却也不好,但阿爹认为好多过不好。”

“为什么?”她继续追问。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人开悟了,便会想的更多,能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无知、狭隘与偏见,也能看出人间之肮脏,若志向远大却无力改变,便会滋生无穷尽的痛苦,书生尤甚啊。”

崔显似是有所感悟,叹道,“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可治国救民,恰恰也离不开这些文章。”

崔蘅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试探地问道:“那阿爹为何不再继续会试了?只有自己的文章被世人看见,才能有所施展呀。”

正沉浸在自己思想中的崔显一愣,眉眼逐渐黯淡下来:“阿爹在青州过得也很好,学子济济,比阿爹有用的人太多了。”

“阿爹老了,现在只想看着阿蘅好好长大。”

崔显摸了摸小娘子的发顶,眼中满是宠溺。

崔蘅举着糖葫芦,一板一眼地回道:“那阿蘅来读书,将来替阿爹去考试,阿蘅会成为最有用的人。”

她准备收集些奇书弄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会在这副身体中醒来,身体真正的主人崔蘅又去了哪里,她能否将身体还回去。而在这之前,她必须先识字。

崔显看着自己女儿板着脸一副认真严肃的样子,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她,女孩子读书并没有用。

世道只需要她贤惠、识大体,最好不要一个字都不要认识,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哪几个字。她只要生几个孩子,服侍好夫君,便能使街坊称颂。

崔显和丽娘疼女儿,其他人家的女孩儿七八岁就已经能熟练地做针线活了,小娘子长那么大,满打满算也只绣过一只小荷包,手上还戳的全是窟窿,闹着不肯再学,夫妻俩也纵着她,从此再也没让她碰过针线。

可到底是要出阁的,他们不能纵一辈子。

崔显叹了口气,没有立马答应下来,只道:“阿蘅先随阿爹去书院看看读书要做什么吧。”

宏德书院是从前遗留下的旧衙署,坐落在与朝阳街隔两个大道的安平坊,申氏还自掏腰包为远道而来求学的贫困子弟加盖了住舍,整座书院远远望去,虽谈不上气势恢宏,却也古朴雅致。

进了书院后,崔显带着崔蘅一路走一路和同僚寒暄,还遇到不少年纪和崔蘅相仿的男孩子向崔显问好,一个个都好奇地瞧着这个先生带来的小娘子。

崔蘅跟在阿爹身边,一路上都十分乖巧。

到了学舍,崔显要先查昨日的课业,便让崔蘅在屋外等着。

崔蘅百无聊赖,便蹲在地上捧着脸看在莲花池里悠悠漫步的白鹭。

鹭与莲同音“路”和“连”,寓意一路连科。

她记得前世谢令闻一开始也是由择鱼宴进入的宏德书院,后来却不知为何被逐,他在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