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玫瑰吻》
参加完大比武的陆青戈他们刚回连队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光线明亮、弥漫着淡淡机油味和金属特有气息的军械室。
“一进门就开心的和战友们打招呼你们有没有想我们啊?”
“等到的回答是异口同声:不想那是假的哈哈”
“整个军械室欢声笑语姐妹们!我们夺冠啦!你们开心不开心?”
“开心!十几分钟之后”
“好啦!我们开始今天的训练。”班长李红说道。
“现场立马安静下来。”
“所有人!按分配的桌子坐好。”班长李红再次说道。
“现场一阵咚咚.咚.”
陆青戈和几位战友围坐在一张宽大的木桌旁桌面上摆满了各式**的分解模型、厚实的资料手册以及不同口径的**样本一场关于**理论的知识大比拼气氛已然升温。
班长李红身姿挺拔地站在众人前面手里拿着一叠仔细打印的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理论问题。
“今天咱们就来比比谁对**知识掌握得最牢看看谁是咱班的理论尖子。”李红声音洪亮地说道眼神扫过众人透露出一丝期待和鼓励。
第一个问题直接指向了弹道学。“谁能解释一下在不同海拔和气温条件下**的弹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具体表现是什么?”李红抛出问题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大家。
几乎在李红话音落下的瞬间刘丽萍便迅速举起了手“班长我来回答。”她声音清晰而沉稳。
“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强降低**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会显著减小这使得**下坠变慢弹道轨迹会变得更加平直有效射程也会增加;而在高温环境下空气密度因热膨胀而降低同样会减少飞行阻力导致**的飞行距离增加弹道高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她的回答条理分明准确抓住了核心要素。
坐在她旁边的林美玲听完立刻补充道:“丽萍说得对!而且
周围的战友们纷纷点头低声交流着对她们的回答表示认可。李红也赞许地点点头接着问题转向了**类型。“很好下一个问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题:谁能说出几种常见的****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包括口径、威力和使用感受等。”
这时,战友王倩自信满满地站起身,挺直了腰板,“报告班长!常见的****有9×19mm帕拉贝鲁姆弹(适配QSZ**9毫米**):口径9×19mm,初速350米/秒,使用DAP**9毫米普通弹,穿透力强,50米距离可击穿1.3毫米厚头盔钢板及50毫米厚松木板,故障率小于0.2%,弹匣容量15发,适配双排双进弹匣,**结构紧凑、易于携带,射击精度较高。”
“还有DAP92。”
“5.8×21mmDAP92**弹(适配QSZ**5.8毫米**):口径5.8×21mm,初速460-490米/秒,弹头为尖头弧形钢芯铅柱复合结构,50米内可击穿232头盔钢板后继续穿透50毫米松木板,弹道空腔效应是9mm帕拉贝鲁姆弹的2.5倍,综合效度比分别高于9mm帕弹和7.62mm51式弹1倍及1.4倍;射击精度优异,25米距离散布半径仅42毫米,且弹头长径比大、能量释放快,无过分穿透风险。适配20发弹匣,**握把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适合亚洲人手型,人机工效优秀。”她流畅地说着,显得准备充分。
然而,就在她继续详细描述**装药量细节时,一不小心将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典型装药量数值,误记成了DAP92弹的装药量参数。这个明显的错误立刻被耳尖的战友们捕捉到,引起了一阵善意的哄笑。
王倩的脸一下子红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自嘲地笑了笑,“哎呀,瞧我这记性,关键时刻掉链子了,班长我回头一定好好复习数据。”
经过一番气氛热烈、你来我往的知识较量,终于进入了更具挑战性的维护保养实操环节。
大家各自拿起工具箱里的专用通条、清洁刷、枪油和软布,开始对面前摆放的制式**进行分解、清洁、润滑以及模拟故障排查。
陆青戈神情专注,动作麻利。她熟练地拿起铜丝刷,仔细地、一丝不苟地清理着**内的膛线污垢,每一个细微的角落都不放过。
她的动作既轻盈又准确,显示出扎实的基本功。而坐在她斜对面的王倩却遇到了麻烦,她的枪在拆卸击针组件时,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