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子一起要过饭》
姜府原先没那么富有,穷得叮当响,祖父原是个教书先生,祖母是杀猪匠的女儿世代杀猪,受祖父影响,父亲从小酷爱读书,可惜那些年科举徇私舞弊之风常有,官宦子弟顶替庶民子弟,庶民子弟替官宦子弟作弊,姜成才空有一身才华,郁郁不得志,直到嘉元帝执政彻查,大改科举制度。
他从县试到乡试这条路走了十年,中举后得以迎娶家乡首富之女许田君为妻,后花了八年工夫中了进士入京为官。
满腔热血踏入朝堂,却是党同伐异,朋比为奸,心怀抱负无处施展,一身清廉,口诛笔伐换来屡次贬谪。
她问父亲,可有后悔当初的坚持。
父亲笑笑,道人不可违心,况且正是这颗赤胆热血之心,才能迎娶到发妻。
她笑着问父亲还要不要继续,他又摆手说算了,或许真的是天命不可违,权力如山压人骨疼,他已不再年轻,守好一家子,守好一州百姓,守着安宁足矣。
她也觉得足矣,她不知京城是何样,如今的日子已是打她记事起见过最幸福的,最奢侈的,简直是神仙快活日。
原来餐桌上能顿顿肉不重样,岭州小院里的桌子总是摇摇晃晃,她拿书垫着还被王行凶了一顿,说不尊敬书。这儿的桌稳当厚实,紫檀木做的,雕着精美的图案,连脚都翘着狮子头。宅院里有许多桌子,不带重样,她房里有一梨花小案,上面一枝梨花还镶了白玉,栩栩如生。
父亲不论贬哪去,府中都会给她留一间闺房,她的闺房比岭州的小院还要大,丫鬟每日固定打扫,柜子里每年都会多几件阿娘绣的裙子,从小到大。
她回来后,阿娘又吩咐锦绣阁给她赶制了几十套衣裳,先做春的,夏的后赶。
夜里睡觉丝绸鹅垫软得如睡在云端上,她觉得这样的快活日子不能忘了王行,等把王行接过来,要他做她的小厮,毕恭毕敬的,看他还像从前那般说教她。
初春的时候,吩咐过去的小厮来了信。
小院遭了匪贼,烧成了炭灰,灰烬里只剩一具焦尸。
王行死了。
她抓着信,像抓着一块烧红的炭,痛得她青筋暴起,四肢痉挛,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两眼一闭晕了过去。
吓得彩环撒腿去喊大夫。
她醒来后,大哭了一场也大病了一场。
大夫说她是急火攻心,肝气郁结,要静心调养。
二哥听闻,安慰她:“斯人已逝,小妹更应该爱护身体,想必那位兄台在天之灵也不想看你如此伤心。”
她眼泪又夺出,如断了线的珠串 ,“二哥,你说我当时要不走,多个帮手,他是不是就不会出事了。”
他每次都跑那么慢,她拉着跑一定没事。
姜怀兰叹气,“世事无常,小妹也别耿耿于怀,再说你一个姑娘怎能敌过匪贼,幸好你回来了,不然结局也许跟那位兄台一起葬身火场。”
她慰藉自个儿,是呀,她在那也是找死,或许命中注定,王行不能跟着她一起享福。
她这一病,原先养回来的一点肉又被病魔吃了,爹娘心疼坏了,祖母拿出私藏的百年人参给她熬鸡汤里补,想着不能辜负家人一片苦心。
她从床上起来,洗了把脸。
春芽秋日落,大哥考取了生员,姜府设立私塾,她字也识得愈来愈多,早把那张纸条上的字都学会了,也会写等字,再不用画小人。
或许王行在天有灵也会欣慰,但一定也会生气,她拿学会的字看话本子。
嘉元二十一年,帝南下蛰伏遂起兵攻京,诛杀叛军万余,逆贼恭王倒台,帝重登太极宝殿,恢复国号嘉元,改暴政赋税,举国同庆。
昨儿刚下过雨,院中三尺芭蕉叶苍翠欲滴,叶尖点着残留的雨珠,金灿的阳光泻下,雨水折闪珠光,绯红金橙两色美人蕉亭亭玉立。
轩窗半遮,芙蓉纹帷幔吹到窗外去,染了午间金光,粼粼亮闪,屋内点了兰香,青瓷小炉一缕白烟幽幽。
清脆的翻书声轻响,一只素手掀开书页,另一只手撑着下巴,姜玉筱躺在靠窗的桃花木独榻,惬意地看今年时兴的话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