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皇遗事续编》
这句话后,沈娑婆没再开口。
在车外洋溢的热情当中,这狭小的沉默像一口深井。那句话咕咚掉进井里,只有井才能听到那样震荡巨大的回音。
萧玠终于叫他:“沈郎……”
沈娑婆见他神色,讶然道:“臣喜欢殿下,殿下就这么意外?不说旁的,只说殿下这一手琵琶技艺,只怕天底下没几个琵琶手能不心折吧。”
萧玠也笑了,像松了口气,又像有点惘然,倚在车壁上睡了一会。那只手仍由沈娑婆牵着,没有抽回去。
***
春芳园是肃帝朝的旧园子,奉皇年差点翻新作萧恒在潮行宫,还没动工,就被萧恒申斥,勒令停止。如今形貌虽说古朴,倒另有一番雅趣。
按规制,本当为萧玠独设高案,一应官吏在下方另设席位。萧玠却道:“既然是自家叔伯,还是一席吃饭吧。难道阿爹来的时候,你们也这样分席设宴吗?”
他话讲到这里,程忠兄弟便与他侍坐。程忠将一只荷叶碟奉到萧玠面前,道:“这是咱们当地的特产,是取赤衣江里的白鱼做的鱼糕,配莼菜汤吃别有风味,当年秦公最为喜欢,殿下尝尝。”
这样光明正大地讲到秦灼,萧玠仍有些不适应。他没有多言,挟了块糕细细地嚼。
程忠问:“如何?”
萧玠把糕咽下,点了点头。
程忠眉开眼笑,“末将就说,到底是亲生父子,秦公喜欢的,殿下想必也觉得好。”
萧玠心下捺了又捺,到底忍不住,问:“当年阿爹和……”
他嘴巴张合好几次,方道:“他们两个,是一块住在这儿?他们……要好吗?”
程忠笑道:“他们再不要好,全天底下再找不出更要好的夫妻来了。那时候潮州不比现在,陛下的衣食住行都是秦公一手操办,分开打仗也是一封信连一封地送来。夏天那么热,别说肉脯果干这些零嘴要拿,还怕回南天,连氅衣都要陛下带着。从前陛下出行,一个人背一个包袱完事,自打成了家,箱子就得拉两口,若不带着,回家得从屋里撵出来。咱们常说娶个婆娘也没这么周全的,但平日里,还是陛下更像个内当家的。”
他略捡几件小事讲起来,萧玠听得入迷。他从那些青春的爱情故事里来,却离它们那么遥远,远到他时常质疑这爱情的真实性,和自己的真实性。现在他终于找到一个证人了,证明如今的痛苦之前是有美好的,证明他的生命并不全是一枚苦果。如果治愈不了痛苦,萧玠只能证明它值得。
饭吃到一半,萧玠有些好奇,“潮州营驻地离这边近吗?”
程忠笑道:“虽在郊外,却离得不远。殿下若来犒军,实是我等大幸。”
萧玠道:“细柳营也在一块?”
“是,细柳营的老地盘在阳关,但许仲纪来潮州镇守,便向陛下请旨,一应驻扎在这儿。”
“阿爹在奉皇初年就改革了军制,私人军队不是一律改组么?”
“殿下有所不知,细柳营世世代代崔家军,但崔家到了这一代已经断了根。他们心中纪念,便向陛下特请旨意留了牌子。陛下向来敬佩怀化将军,特地开了恩旨,没有改组。但实际讲只是两块牌子罢了,就像许仲纪管着细柳营,不一样是咱们潮州营的主帅吗。”
萧玠想起一事,“对了,去年我去书请许将军进京,将军却半路病倒,不知如今将养过来没有?”
程忠叹道:“上次咱们还说起来呢。夏秋时候害痢疾要命也是有的,但他福大命大,到底撑过去。”
程义也问:“只听闻殿下来书,却不知请许将军进京,所为何事?”
萧玠搁下筷子,“王云楠谋逆案,可能使君和将军也有所耳闻。”
程忠急声问:“是有那老小子的行踪了?”
萧玠缓缓摇头,“我们后来查到,有人在民间拐贩妇女,专为贿赂王云楠这些高官。这条路子查到头,查出了小秦淮。”
程忠犹疑:“是……大公?”
“不可能是他。”萧玠声音有些紧,“他人都不在大梁,十年没有打过交道,他贿赂这些官员有什么用?他如果真有此心……凭他和阿爹——和我的关系,用得着贿赂这些宵小吗?”
程义看程忠一眼,给萧玠倒了盏热茶,安抚道:“家兄不会说话,但绝非质疑的意思,殿下勿怪。那这桩案子现今可有进展?”
萧玠摇了摇头。
他举起茶盏,轻轻啜饮,突然道:“说起这案子,我还想起一件事。被拐贩的女孩里也有几个家在潮州,应当由卫队护送回家了,我想去瞧瞧她们。”
程忠和程义对视片刻,没有一个人说话。
萧玠问:“怎么了?”
程义脸色沉痛,道:“回禀殿下,潮州被拐妇女,一共救回来三个,叫月娥和叫蕙心的那两个被作践得忒不成模样……人已经没了。”
萧玠声音都打颤,“没了?”
他看向程忠,程忠咬牙点了点头。
萧玠问:“还有一个呢?”
“剩下的那女孩叫黛娘,本不是潮州人。她家在淳州,但淳州去年发了大水,她家里人也没能联系上,月娥的家人便领了她回来。但……”程忠叹息,“末将派人送回她的时候……她已经疯了。”
一共回来三个,两死一疯。
黛娘……但黛娘为什么会疯?她被解救时还没有被发卖,至少还没有经历那惨无人道的折磨。送走她们时黛娘依旧恢复了笑脸,她穿了条水绿裙子,轻轻抱住萧玠。
那些女孩,比他大的叫他阿弟,比他小的叫他阿哥。黛娘依在他耳边说,阿哥,你要好好吃药呀,六哥同我们讲起你生病,笑容都是苦的。六哥说你爱放风筝,等你病好了,我们一块去放风筝。
她被救了出来,对生活还抱着那么大的期待,为什么会疯?
“殿下?”程忠的声音把他叫回神,“怎么了?”
“将军,我想去瞧瞧她。”萧玠不容置疑地说,“现在,立刻。”
***
月娥的父母是潮州普普通通的农户,靠玉升年萧恒分给的土地过活。家里有一头老牛,一驾犁车,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年纪最小的就是月娥。月娥爹卖了牛,给女儿在垄上置办了坟地,月娥娘哭坏了眼,每天就坐在屋门口,做些缝补,瞧瞧黛娘,再缝补。
黛娘真的疯了。
萧玠找到她时,月娥爹领他到那座小小的坟包前去。残阳底,黛娘仍穿着那条水绿裙子,光脚在垄上奔跑。
萧玠问:“她什么时候变成这样?”
月娥爹脸冲斜阳,“月儿下葬后……就这样了。喂饭就吃,睡觉也不闹,就是平日里唱啊跳啊,也是个可怜孩子。”
萧玠望着她,登到垄上。程忠不放心,亲自带了一队卫队跟随。因潮州营过午练兵未归,程忠便领了细柳营。老将崔百斗特地率队,陪同众人一块前去。
萧玠越走越近,黛娘的影子随风舞动,在坟前,像月娥活的幽灵。萧玠听到她唱:
“郎呀郎,进北山。斗恶狼,救妾还。
“打狼归,穿狼皮。做狼装,着狼衣。
“要问儿郎在何方,月亮底,尾长长。
“要寻郎,天边望——”
她似乎被脚步惊动,转过头,指着萧玠的方向,痴痴笑着唱道:“到底是——眼前郎!”
唱到这里,她哈哈大笑,拍着手继续往垄上跑。她没有穿鞋,脚底和小腿已被乱石和荆棘刮得鲜血淋漓。
萧玠提袍要追,程忠忙把住他臂弯,“殿下,这女娘失了神智,太危险了。”
萧玠拨开他的手,快步往前追赶。程忠无法,只得瘸着腿率人跟上。黛娘生翼般飞来绕去,最后又跑回月娥坟前,哄婴儿入睡般轻轻拍打坟丘,低声唱着——郎呀郎,郎呀郎。
萧玠放缓脚步,从她面前蹲下。
这一刻他突然感到,那一夜迷乱带给他的伤痛和眼前这两个女孩子相比根本无足轻重。他还活着,无论如何好转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