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入山间避乱世》
给呛到水的阿翠拍拍背,在阿翠震惊之际,柳枝将昨日在山上吃午食时家里商讨的过程都一一说给她听。
柳枝说完,阿翠已信了八分。
在阿翠心里,柳枝虽是爱玩爱闹,但在大事上有分寸,大哥更不用说,一向是沉稳的。
既然大哥家都快挖好了,那她们家也得开挖了。
余下的两分,也只是是对世道将乱的难以置信。
毕竟这么多年,都在柴米油盐中四平八稳地度过了,这时突然说有刀枪斧锤将要大闹一场,心里的滋味还真是……
阿翠拍拍胸口,试着将心中的那抹荒谬感拍散。
想要在山上挖地窖,没在山中住过的人是找不到门道的。
先别说能不能在山上寻到个合适挖地窖的位置,只要能在山中走上一圈不迷路,就是顶厉害的了。
柳枝认真地向阿翠说起去挖地窖要注意的事项来。
但山家事和农家事可谓是大相径庭,忙活的营生不一样,平日里干的活也不一样,乍一听来,如天方夜谭。
这边柳枝说得口都干了,那边阿翠还在云里雾里呢,两人最后只能面面相觑。
阿翠倒是好学,虚心向柳枝请教了她没听懂的问题。
可紧要处在于,在柳枝心里,这些个问题,它就不是个问题啊。
狼粪要怎么看出是狼粪呢?
那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么?
柳枝本来的打算是叫茂哥儿带上条蛇领着阿翠家在山里走,但这也不够妥当。
山中一朝不慎便涉及生死,何况茂哥儿与阿翠家不熟,若是不给她们解释清楚,阿翠家里人始终都会是提心吊胆的,对茂哥儿的话也是半信不信。
假若真在山中碰上了事,结果将难以预料,是好是坏都各有说法,柳枝夹在中间也难做。
山中俗识,一时半会说不清,柳枝想了想,换了个法子。
“大虎近日有空挖地窖么?顺哥儿也要上山挖地窖了,叫大虎跟着一块去?”
阿翠的男人杜大虎是杜家唯一的青壮,挖地窖可少不了他。
柳枝想着,既然教不会,那就不教了,让他跟着做就行。
阿翠一愣,带有犹疑道:“秋收快完了,大虎现下在镇上找了份短工干着呢,许是…抽不开身呀。”
柳枝对此也理解。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更何况杜家还有两个,不找个工做家里断了进项,那真是养都养不起了。
也正是因此柳枝才想着教会阿翠山中俗识,等到大虎短工结了后有闲再上山去。
此路亦不通,柳枝只能再想。
正在柳枝绞尽脑汁想着法子时,林更元送走了主顾夫妻俩,走进厨房,一进来就看到了柳枝一副愁眉苦脸样。
“这是怎么了?”
林更元刚给主顾翻完厢房里存的好板,手上都是木屑,正好进厨房洗手,顺手把柳枝吃完早食后放在灶台边上的碗一起洗了。
见着林更元,柳枝浑身一松,也不苦想了,就此放过自己,将带阿翠家挖地窖的难处给简单说了。
“这样啊,”林更元洗好了碗,用抹布把手擦干,若有所思,看向阿翠。
“杜婶子近日得闲么?不若叫顺哥儿帮你家挖了,就当是请杜婶子给红豆周岁缝身喜衣裳的报酬?”
阿翠的男人杜大虎是林更元选的,杜家是什么样的人林更元在当时就摸清了,除了已经战死的杜叔,没一个人的脑子是好用的。
杜家现在算起来只有杜大虎一名青壮,尽管长得身高体壮,但一身的肉都长在了力气上。
与其试着把山中俗识塞进他脑子里,不如省点脑子直接帮他干了得了。
柳枝其实刚刚也想过直接帮阿翠家把地窖给挖了,只是这样说的话阿翠必是会推拒,但一时间柳枝又没有想到合适的换物,便搁置了。
经林更元一提,柳枝才想起杜婶子那手得意女红来。
柳枝自重生归来,脑子里大多都是粮米布药这些紧要东西,女红这锦上添花的手艺还真没想到过。
“对呀对呀,”柳枝霎时兴奋起来,双手按上阿翠的肩,“这几日顺哥儿也没接到几个活计,让茂哥儿带他上山帮你家挖了呗?”
阿翠听见自己不用再去学天书,也喜得站起身来,“行,我这就回家问婆母去,若是能成,就给你们送个信来!”
看着阿翠这就要离去,柳枝还特地提醒了她一句,“家里的秸秆别烧啊,留起来还能糊地窖的墙!银钱也要算着花,地窖里囤了粮还得囤些布药盐油呢!”
阿翠笑着回身答道:“好,我回去就把家里的秸秆收起来。嫂子,你要是缺,就来找我要。家里多着呢!”
……
柳枝理好了要买的东西的条目,等到大哥和嫂子下山后,两家就各推了一辆推车上镇上去了。
两家都没田,这次来镇上最重要的便是买粮,得买够能过完入冬到晚春这半年的粮。
柳枝她们村里虽还没有收粮,可有些地方已经收了,粮店里上了新米,陈米的价格因此也降了下来。
新米要十五文钱一斗,陈米只要十文钱一斗,新谷七文一斗,陈谷四文一斗,一斗能有五斤。
但这大半年,也不能只吃陈米呀,没滋没味的,就算是猫冬也没劲。
一家人又商量了一次,最后还是决定,买新米和新谷吧!
家里又不是穷得叮当响,冬日里冷,山上更冷,还是得吃好点。
要买的粮里面,新米新谷五五分,新谷中的五分中又有一分在村里跟别家有田有谷的换,还能省点钱。
该省省,该花花。
到时候先吃新谷碾压出来的米,新米就在一边放着,等到吃完新谷了,也不用再去碾也有米吃。
柳枝家五口人里,只有一个红豆还得吃糊糊,余下四个成人都是能吃的。一天算下来也得将近六斤米,柳枝为了能买多一些,直接算成了七斤。
柳家则更多些,一家六口人中除了茂哥儿都是成人,但茂哥儿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真放开了吃,食量比一般成人还要多。
石夏至在家中和秋水算过了,要想吃得饱,一天就要吃八斤米。
可山中变数多,柳家也不敢买刚刚好的量,总得留有些余地,就让两人下山买粮时按一天十斤米来算。
半年,也就是百八十天,这一趟去镇上,柳枝要买一千二百六十斤米,又说干脆凑个整吧,就变成了一千三百斤米,柳家则是要买一千八百斤米。
两家合起来共要买三千一百斤米,还得再加上谷壳的重量。
但囤粮囤粮,也不能只买米呀。
还得买些豆子和红薯,再买些粗面和白面,这样一来,想吃些什么都能直接在家做。
七七八八地算下来,这一趟去镇上,光是粮,就得带回将近四千五百斤。
可除开粮,还有油盐酱醋呢,这些虽不需要像粮米一样一买就是上千斤,但也是有斤数的东西,还占地方。
光靠她们推去的这两辆车,是运不回来的。
得在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