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莺娘重生日常》

41. 离开

第二日一早,刘掌柜过来告知莺娘调查的事情。

鹿城最近的确有过山匪,抢走了很多粮食,可在晋城去苏城的路上却不曾有过山匪。换句话说,前世兄长在回苏城的路上遇到山匪一事是不存在的。

所以说,兄长前世的死很可能也是跟姜国有关。

他们刚到鹿城时,兄长神色确实不太好,后来有一天兄长突然就轻松起来。

莺娘想到最近出现在鹿城的韩宁驰。

难不成和韩宁驰有关?

是韩宁驰救了兄长?可是不对啊,若是韩宁驰救了兄长,前世为何没救?

过了数日,韩宁驰处理完鹿城的事情便准备离开了。

离开之前,路过梁记,他下意识往里面看了一眼,心里也不知自己究竟想看什么。

阿善:“主子,要去买些包子路上吃吗?”

他们刚用完早膳,所以主子想买些路上吃?

韩宁驰收回来目光,道:“不必,走吧。”

阿善:“是。”

许三爷在鹿城待了有十多日了,见儿子一切都好,便准备回苏城了。

得知此事,许砚心里顿时一空,道:“这么快就走吗,不多住些时日?”

许三爷:“已经离开家好几个月了,我不放心苏城那边的生意,得回去看看。”

许砚:“不是有李叔看着吗,想必出不了什么事。爹娘和小妹不如再多待几日,两日后我休旬假,带你们四处逛逛。”

许三爷:“不了,离秋闱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你安下心来好好读书吧。”

这是许三爷着急回去的第二个原因。他们在这里儿子总会分心来见他们,这样做不利于他读书。

莺娘知晓父亲的打算,虽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但还是笑着说:“是啊,兄长好好读书吧,等你考完咱们就能相见了。”

许砚揉了揉妹妹的头。

吃过饭,莺娘将兄长叫到了自己的房间中。

门一关上,莺娘便沉了脸。

“哥,你跟我说实话,你最近到底在做什么事?”

难道妹妹发现了什么?许砚瞥了妹妹一眼,懒懒说道:“读书啊。”

莺娘:“除了读书呢?可有做过别的什么事情?”

许砚端起桌上的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茶:“没有。”

莺娘见兄长一直不说,索性挑明了。

“姜国……”

许砚眼神微变。

莺娘:“哥,你是不是在调查姜国奸细的事情?”

许砚看着妹妹眼中的担忧,问:“你如何知晓这件事情的?”

莺娘:“我在鹿城看到了隐查司的人。”

许砚想到安宁侯与他说过的晋地的事情,那时隐查司的人藏在了镖师中,想来妹妹与他们见过。

“你既然看到了隐查司的人,当知晓他们已经将奸细的事情调查清楚了。所以此事你不必担忧。”

果然,兄长调查过姜国奸细的事情。

既然兄长调查过姜国的事情,那么前世爹娘死后兄长定是发现了什么端倪,所以在回苏城的途中被人杀了。

这个姜国,当真是可恶,前世她的家人竟然都是被姜国害死的。

许砚见妹妹神色不对,关切地问:“莺娘,你怎么了?”

莺娘回过神来。

许砚:“你莫要担心,姜国奸细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我没骗你,隐查司的人已经抓到了姜国的奸细,他们回京复命去了。”

莺娘相信韩宁驰的能力。

“嗯,我相信兄长。兄长以后可要好好读书,保重身体。”

许砚揉了揉妹妹的头发,道:“好。”

莺娘想到一事,又问:“你马上就要参加秋闱了,侯府那边……”

前两次兄长参加秋闱时侯府那边都派人来阻扰了。

许砚:“放心,我心中有数,这次定不会有问题的。”

莺娘:“那就好。”

事情说定,第二日一早,许三爷离开了鹿城。

除了许三爷这一批粮食,韩宁驰的人还截获了从其他地方运送过来的粮食。

五日后,韩宁驰到达了离城,他与守城将军密谋一番,派重兵守在了离峡,彻底断了姜国从邶国偷走粮食的念想。

随后,他马不停蹄赶往京城,回到京城后,他没有回府,先去了皇宫复命。

看到韩宁驰,邶帝心情很是愉悦。

“北安,你终于回来了。”

自从韩侯战死在疆场上后,邶国已经多年没有出过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了。好在邶国得天庇佑,韩侯后继有人,其子甚肖其父,十五岁时上战场便斩杀敌将。

邶帝:“事情查得如何了?”

韩宁驰将调查到的事情写成了折子,递给了皇上。

“请皇上过目。”

一旁伺候的内监接过韩宁驰手中的折子,递给了邶帝。

邶帝从内监手中接过了折子,打开看了一眼,越看越觉得心惊。

一刻钟后,邶帝合上了折子,脸上没了笑容。

“虽说你已将事情传信于朕,然,再次看到仍觉心惊。没想到我邶国境内竟藏着那么多的敌国奸细。若是你没及时察觉,这一批粮食就运送到姜国去了。姜国武力本就强盛,若是有了这一批粮食,定能打败临水国。待他实力大增,又要侵扰我国边境了。”

韩宁驰想,前世不就是这样吗,姜国打了胜仗,肆意侵占临水国,挖空了临水国国库,增强自身实力。姜国靠着临水国的补给缓了过来,过了几个月,便开始侵犯怀城。

邶帝长长叹了一口气:“单单是这一件事就查出来一个参将、一个同知、一个县令。其余藏在暗处的还不知有多少。”

之前他们一直被姜国压着打,年年进贡,那时姜国不知安插了多少内奸来。

譬如这个王枰木,从小就生活在邶国,平日里老实本分,从不做恶事。这样的人真的让人防不胜防。

“多亏你心细。”

韩宁驰:“其实这次之所以能这般顺利查到这些人并不是微臣一个人的功劳。”

邶帝抬了抬折子,道:“你是想说宜和家的幼子还有那位许公子?”

折子里都有提到,他刚刚看了一眼,记住了。

韩宁驰:“正是他们二人。”

邶帝再次打开了折子,道:“朕记得宜和家的那个儿子被她宠坏了,经常打架惹事,没想到关键时刻竟然能有如此作为,当真是难得。”

说着,邶帝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许砚的名字上。

“不过,最难得的还是这个叫许砚的少年。”

宜和家的儿子追回了粮食,值得嘉奖,但这位名叫许砚的少年才是最关键的。他竟然能敏锐地察觉到姜国的意图,高价收购了粮食,破坏了姜国的计划。

是个人才。

“北安,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韩宁驰:“许砚,字石见,是鹿山书院的一名学子,十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