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莺娘重生日常》

18. 告知

阿善和阿勇同时看向韩宁驰。

韩宁驰:“请她进来。”

“是。”

莺娘进来后,看向了韩宁驰。

“我想了想,有些事情虽然可能没什么用,还是决定都告诉你。”

回去之后,想到前世的事情,她越想越觉得整件事怪怪的。先是王同知跟父亲要粮食,接着便是族里人跟父亲要粮食。真的是巧合吗?

万一不是呢?

韩宁驰:“姑娘请说。”

莺娘:“我爹虽然拒绝了王同知,但他还是运送了两千石粮食。之所以冒着得罪王同知的风险运送过来,是为了我。”

说到这里,莺娘停顿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接着说道:“想必你们都知道我爹文福侯府的庶子,文福侯府一向是文官清流,族中子弟既不会从武,也不会行商。我爹当年也是奔着科举做官去的,无奈祖母不支持。祖母后来为父亲娶了母亲,父亲放弃了仕途,去了江南。兄长是在京城出生,那时父亲尚未行商,族中便把他的名字写入了族谱。后来爹爹去行商了,我出生时许家人逼迫父亲放弃行商,否则就不给我入族谱。这么多年,此事一直是父亲心头的一根刺。”

这些虽然是许家的秘密,但若韩宁驰想知道,肯定能查出来,她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两个月前,族长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说是同意我入族谱,前提是父亲愿意捐赠两千石粮食。族长为了让父亲捐赠粮食,嘴上说的是捐赠给源县百姓,不过,此事要由族中人出面捐赠,好名声给族里。父亲同意了。但父亲并不相信族中人。所以就有了昨日早上的那一幕。”

阿善和阿勇互看了一眼。

这些事跟他们刚刚猜测的一致。

莺娘握了握拳,说出了心中的猜测:“族里人跟父亲要粮食也不是第一次了,他们表面上瞧不上父亲,背地里又屡次问父亲要粮食。这次要的太多了,有些不合常理。再联想之前王同知向父亲要粮食一事,我怀疑他们可能跟王同知做了交易,是王同知让他们和父亲要粮食的。”

韩宁驰看向莺娘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欣赏的神色。他曾以为她和那些后宅中的女子一样,美丽温顺,相夫教子。没想到她竟还有这样的一面。看来前世他对她的了解不足十分之一。

该说的话已经说完,莺娘起身离去。

刚刚的猜测为真,韩宁驰对整件事情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王同知若是姜国安插在邶国的奸细,那么他此举定是有利于姜国。如今姜国正在与隔壁临水国打仗,据前线来报,姜国武力虽强,却粮草不足,隐隐有败相。

可他记得,前世这一仗姜国打得非常漂亮,实力碾压了临水国。夺了临水国三座富庶的城池,很快就弥补了战争的损失。过了几个月,姜国便开始向邶国宣战。

那一仗打得极其困难。

原本快要胜了,可不知是何人走漏了军机,一下子扭转了局面,邶国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接连丢了两座城池。后来因粮草不足,险些要败。

幸而得了帮助,才能扭转局面。

纵然如此,邶国的实力也渐渐弱了,姜国通过这两仗,再次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王同知想要两千石粮食定不是给晋地的百姓,而是要给姜国。昨日姜国死士伪装成山匪,将许三爷一行人杀掉,再把粮食偷偷运走。将这一切都推到当地山匪身上,定能神不知鬼不觉。

所以,前世姜国这一仗之所以能转危为安,并非用的本国的粮食,而是用的他们邶国的。

这王同知当真是好算计!

只是,这一切都是他个人的猜测,仍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王同知本人与敌国有关。

韩宁驰:“王同知来了吗?”

阿善:“留在府城的兄弟尚未传来消息。”

韩宁驰眯了眯眼:“他今日怕是不会来了。”

阿勇:“他这是知晓两千石粮食已入了县衙粮仓,他便没了机会,也就没必要再来参加许老太爷的寿辰了。”

韩宁驰:“不,他从头到尾都没打算让粮食入许家族里。”

阿善顿时恍然大悟:“属下明白了,王同知撺掇族里跟许三爷要粮食只是一个幌子。他早已做好准备,让姜国死士冒充山匪半路杀了许三爷,抢走粮食。源县在他的控制范围内,粮食定能被神不知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