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世子:我给女帝当恶犬!》
太和殿内,静得能听见百官袍袖摩擦的微响。
卯时的晨光透过雕花高窗,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那股凝重如实质的压抑。
文武百官列队整齐,鸦雀无声,但所有人的心,都悬在半空。
因为在朝班的队列中,十二个属于朝中栋梁的位置,赫然空着。
那十二个空位,像十二道无声的血痕,烙在每一个官员的心里,灼得他们眼皮直跳。
所有人的目光,或憎恨、或恐惧、或探究,都像黏稠的蛛丝,若有若无地投向队列中那个身形单薄、裹着厚厚官袍的身影。
悬镜司临时指挥使,徐恪。
他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对周遭的一切视而不见,整个人如同一口幽深的古井,不起半点波澜。
站在百官之首的丞相王德庸,脸色铁青得如同冻了三天的猪肝。
他与身后的几位核心御史、尚书无声地交换着眼神,一张旨在绞杀恶犬的法理与人心之网,已悄然张开。
“咚――”
净鞭三响,大朝会正式开始。
龙椅之上,女帝李青鸾面沉如水,凤眸低垂,看不出喜怒。
几乎就在同时,丞相王德庸手持**笏板,猛地出列。
他须发花白,面容清癯,一身紫色官袍穿得一丝不苟,此刻脸上却写满了痛心疾首。
“启奏陛下!”王德庸的声音沉痛而洪亮,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昨夜京中异动,有兵部侍郎张承、礼部右侍郎范云哲等十二名朝廷栋梁,竟于府中不知所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他绝口不提悬镜司半个字,而是将矛头直指一个虚无缥缈却又无比宏大的概念。
“臣闻,国有妖孽,则朝纲崩坏,忠良受厄!恳请陛下立刻彻查此事,安百官之心,正国朝体统!”
话音刚落,他身后,以首席御史周延正为首的数十名官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声浪震天!
“臣附议!请陛下彻查妖人,以安社稷!”
“国朝以法度治天下,岂容宵小横行无忌!若忠良不得善终,我等读书人,还有何颜面立于这朝堂之上?”
“请陛下立刻提审相关人等,以正祖宗之法!”
这是一场准备充分的围剿。
他们将十二名官员的失踪,巧妙地定性为对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公然挑衅,用“祖宗之法”和“社稷安危”这两座大山,狠狠地压向龙椅之上的女帝。
整个朝堂,形成了一面倒的**绞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病弱的身影上,等着看龙椅上的女帝。
龙椅之上,女帝李青鸾自始至终都面无表情。
她没有动怒,甚至没有为徐恪辩护一个字。
她只是静静地听完所有人的陈词滥调,然后,将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眸,缓缓投向了队列中的徐恪。
她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问今天的天气。
“徐恪,众卿的忧虑,你听到了。你有什么要对他们说的?”
这个举动,精妙到了极点。
她将皮球,完完整整地踢给了徐恪。
这既是一场决定生死的考验,也是一次无声的授权。
她想亲眼看看,这把她刚刚收入鞘中、锋利到让她都感到忌惮的“人形兵器”,究竟要如何出鞘。
一瞬间,整个朝堂的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山岳,全部压在了徐恪一人身上。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徐恪缓缓出列。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拿出圣旨,或是声色俱厉地进行辩解。
但他没有。
他甚至没有看一眼跪在地上、义愤填膺的群臣,也没有望向龙椅之上的女帝。
他只是迈开步子,不紧不慢地,径直走向跪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言辞最激烈、素以刚正清廉、铁骨铮铮著称的礼部尚书,李玄。
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徐恪在李玄身边缓缓蹲下。
他没有大声嘶吼,没有罗列罪证,只是将嘴唇凑到李玄的耳边,用一种只有两人能听到的、近乎耳语的音量,轻声说了一句与此刻朝政辩论毫无关系的话。
“李大人,三年前,你在相国寺后院,送给小沙弥‘空明’的那本前朝孤本《兰亭集序》,扉页上您亲手题的‘赠吾挚友’,那个‘挚友’……是谁啊?”
这句话,像一根淬了剧毒的冰针,精准地扎入了李玄的灵魂深处!
时间、地点、物品、细节、甚至是他内心最深处、自以为早已埋葬得天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