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特警穿越后,将门嫡女名震朝野》
第二天,陈如玉命人把自己二楼的睡房里的东西全部搬到一楼,等李少东家到来时,她跟着他一起量房。
她把给少东家的图纸拿出来,一张张指着,告诉他是放在哪的,要多高,多宽,多大,多长,看他用他熟悉的记录好,告诉他全部要紫檀木料。
两人说好了价钱就叫他带他的队伍进府干活,选了一个偏僻的空院子给他们用,交代他做好了告诉管家。
这次她把夏菊、秋霜留在府里,交代她们两个记好账,每天都要去巡视一遍几个店。
交代好一切,她带着人就出发去庄子了。
进了庄子的门就看见一片金黄色的稻田,微风吹来掀起一阵阵稻浪,夹着一缕缕稻香。
看见她到来,陈雷,陈放,李叔三人就来了,向她汇报了庄子里这些天的大小事物,听完他们的汇报,她给了一些赞扬,又指出了一些不足,就带着他们去看仓库。
到了仓库她告诉李叔叫人拿石灰来打扫一遍,这几天把门打开,李叔忙去安排。
下人房宽敞明亮,也盘好了炕,看两人住一间,再过两天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陈雷、陈放的小院子每人一套,里面有五间房子,住的比村里还好,他们很满意,旁边还有三套空闲的。
在牲口旁她看到了23头健壮的牛,陈如玉得知没有配板车就赶紧叫人去买回来,秋收有牛车就方便多了。
看到做好的空荡荡的鸡舍、鸭舍、猪舍。又吩咐陈雷去定100头小猪,500只小鸡,300只小鸭回来。
后山的围墙建好了,里面房子还没有建好。
到处都安排好了,就等着明天开镰了。
第二天陈如玉他们还没跑完操,就见那几十户佃户,全家老老少少的都来了,手里拿着扁担、廉刀,一些几岁的小孩背着小背篓,一些妇人还挑着锅,担着柴火,秋收开始了。
等她吃完早膳出来,稻田里已经干得热火朝天,人多的佃农,已经开始往晒场挑割好的稻谷了。
挑一担过去就一小捆一小捆的拿起来往旁边的木头砸,使稻谷脱粒。看到这种情况。
陈如玉想起了在现代一些古村落旅游景点看到的叫石碾的大石头,上面介绍就是说用来给稻谷脱粒的。等下上山找找看能不能找到这种石头。
陈如玉看着一大片平坦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的稻田,旁边都没有树遮一下,这么大的太阳,就怕有人中暑了。
看到路边摆着的锅碗瓢盆,看来中午都是不回去的。她叹了口气,无论什么时候农民都是最苦最累的。
她安排陈虎带人去购买油布,绿豆。陈豹带人去后山砍可以搭棚子的小树回来,在中间留出来的路上搭一些简易棚子给他们歇一下。
又叫李叔,绿豆买回来了,安排人煮绿豆水,午时太阳大,一家送一桶,多少能解点暑气。
又问陈雷得知已买回几辆板车,叫他安排下人套牛,帮佃户把割好的稻谷运到赛场,看到牛车佃农们一个个都停下来,东家真的买了牛。
每一个人把镰刀挥的更快了,生怕割不够牛拉,浪费牛力。
午饭后,陈如玉叫上护卫队一起上山,准备找一下,看看有没有那种做碾子用的大石头。
连绵不断的后山郁郁葱葱,据说里面有大型动物,狼,野猪,老虎都有,所以一般没人敢去。当然一般人不包括他们。
带上弓箭武器,二十几个人就出发了,这次没有带那几个丫头。
到了山上还没进深山,就看见了几块芝麻大石头,正是用来做碾子的石头,这一遍地都是就吩咐等下下山再叫人拿牛车来弄回去,一行人继续向深山挺进,顺便找一下,看有什么地方有水源,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了。
到了深山经常碰到一些小动物,众人都没动,准备下山再打。再往里走一会儿,鼻子嗅到了水气,耳朵隐隐听见流水声,如玉吩咐往那边行去。
在行走了几百米,果然看见一个水潭,旁边还有动物在喝水,几个护卫搭弓射箭,把几个大的动物射中了,其它小的没管,全都吓跑了。
走近一看,嘿,收获不少,三头羊,两头傻狍子。陈如玉观察了一下水潭,在一个峭壁下没看到有从山上往下的水流。
通过观察旁边的石头水草,发现这潭水并没有旱下去的痕迹,几个月来这潭水深度还是一样的,说明这水是从地下河流出来的,不受外面干旱的影响,忙吩咐陈豹等下出去做好记号,万一哪天用得到。
一行人抬起猎物往外走,准备明天早些上来再往里探探,突然一阵“嗷嗷
只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