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末日忒修斯》

第113章 冬日的耕耘

当“破晓之心”的庞大舰队,以胜利者的姿态,彻底掌控了云帆本岛时,一场比征服更宏大、也更考验智慧的建设浪潮,正式拉开了序幕。

战争的硝烟散尽,如何将这座刚刚从**下解放的岛屿,建设成一个真正能容纳七百多人、并足以抵御未来风浪的坚固家园,成了摆在苏溟舟和所有核心成员面前的全新课题。

“迁都”后的第一次“破晓议事会”,就在黑鲨那间充满了奢华与血腥气息的别墅里,召开了整整一夜。会议的主题,不再是战争与生存,而是发展与未来。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便是能源。

“孙博士,刘师傅,你们确定,不动这里原有的电池组,是最好的方案吗?”苏溟舟指着海图上代表着徐公岛的位置,有些不放心地问道,“我们后方基地的潮汐能项目,正等着这套储能系统来完成最后的并网。”

“领航员,我们仔细研究过了。”孙博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脸上带着技术人员特有的、不容置疑的自信,“黑鲨这套储能系统,虽然容量巨大,但它是和整个别墅区的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深度绑定的,线路复杂,拆卸起来工程量太大,而且极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强行搬走,得不偿失。”

“而且,”一旁的刘师傅补充道,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昨天在检查那辆被遗弃的纯电大巴时,有了个惊人的发现!那辆车的电池组,不仅完好无损,而且……是模块化的!我们可以像拆积木一样,轻松地拆下其中几块,带回去用!”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那就这么定了!”苏溟舟当机立断,“石头,你明天带一队人,护送孙博士和几位老师傅,还有第一批愿意去后方基地参与劳动的‘考察期’成员,返回徐公岛。你们的任务,就是把那几块电池带回去,和我们之前缴获的PWM模块一起,把那艘被我们当成晾鱼干架子的电动船,彻底修复!”

“以后,这艘安静、快速、而且几乎零消耗的电动船,就将成为我们往返总基地和三大后方基地之间的主要通勤工具!”

随着一道道命令被下达,一个庞大的、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社会机器,开始以云帆本岛为新的心脏,高速而有序地运转起来。

时间,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紧张而充实的耕耘中,悄然流逝。

凛冽的冬季海风,吹散了战争的硝烟,却吹不散“破晓者”们心中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那团建设家园的火焰。

云帆本岛,这座曾经充满了压抑和恐惧的岛屿,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半山腰上,那片曾经被黑鲨用来停放战利品的巨大平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露天工坊。从徐公岛运来的砖窑技术和工具,在这里被完美地复制。一座座充满了原始工业美感的马蹄窑拔地而起,日夜不停地喷吐着青烟,将岛上丰富的粘土,烧制成一块块坚固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红砖。

而在另一片更开阔的缓坡上,一排排低矮的、覆盖着白色塑料薄膜的拱形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顽强地生长出来。那些曾经只存在于徐公岛的抗风蔬菜大棚,如今也在这片更广阔的土地上,扎下了根。当第一批从徐公岛移植过来的辣椒苗和玉米苗,在这温暖的“白色房子里,成功地结出第一批青涩的果实时,整个云帆本岛都沸腾了!那些已经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没有尝过蔬菜滋味的幸存者们,看着那些充满了生命气息的绿色,激动得热泪盈眶。

能源**,也在这里悄然上演。孙博和他的技术团队,将从徐公岛带来的经验和图纸,与云帆本岛更优越的地理条件相结合。他们在岛屿最高处的迎风山脊上,一口气架设了五台更大、更高效的萨沃纽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又在港湾那潮差最大的入海口,布置了六台经过改良的、拥有“自适应叶片的漂浮式潮汐发电机。

一时间,云帆本岛的电力供应,变得前所未有的充沛。当夜幕降临,一盏盏明亮的LED灯泡,从码头一直延伸到半山腰的居住区,将整个基地照得如同白昼时,那种久违的、属于文明世界的光明和安全感,足以让任何一个经历过末日黑暗的人,为之动容。

生命的繁衍,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徐公岛上,那最初的四只野化家鸡,在黎潮生这位“首席饲养员

当第一枚带着余温的鸡蛋,在云帆本岛的鸡舍里被发现时,那种纯粹的、充满了新生喜悦的欢呼,再次回荡在这片劫后余生的土地上。

转眼间,漫长的冬季,就在这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悄然走到了尽头。

“破晓之心的内部融合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也在这场共同的、与天斗、与地斗的耕耘中,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

那四百多名新加入的成员,大部分都经历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期。他们被分批次地送往三大后方基地,亲身体验了那种虽然辛苦、但却充满了公平和尊严的集体生活。尤其是那些曾经被黑鲨压迫得最狠的幸存者,他们对“破晓之心

他们以最积极的姿态,融入到了这个全新的大家庭之中。许多在旧世界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医生、教师、工程师、农民——也都在这个过程中,被发掘了出来,为这个正在飞速发展的组织,注入了更多专业化的新鲜血液。

而那六十多个最令人头疼的“黑鲨旧部,在昌叔和陈东海那充满了“旧世界智慧的分化和拉拢之下,也渐渐地被瓦解、同化。

昌叔和陈东海,这两个曾经的“统治者,将他们最擅长的权谋之术,淋漓尽致地发挥在了这群亡命之徒的身上。他们先是将所有人打乱,按照体能和之前的“功绩,分成了三六九等,给予不同的待遇,制造内部矛盾。然后,又从中挑选出几个头脑相对灵活、但野心不大的小头目,许以“小组长的虚职,让他们去相互监视,相互告密。

一套组合拳下来,那群原本还抱团取暖、桀骜不驯的亡命之徒,很快就被分化成了一个个相互猜忌的、原子化的个体。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面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最终都选择了妥协。

当冬天结束时,已经有四十多个表现“良好的旧部成员,在昌叔和陈东海的“推荐下,被允许离开采石场,参与到更轻松的、技术含量也更高的工作中。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已经和陈东海等人打成了一片,开始发自内心地,为能成为“破晓之心这个强大组织的一份子,而感到庆幸。

剩下的十几个最顽固的、手上沾满了无辜者鲜血的死硬分子,则依旧被隔离在最偏远的“北望岛上,进行着最繁重的、永无止境的劳动改造。

……

在这片欣欣向荣的、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景象之下,苏溟舟和林沧月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某种微妙的、不可言说的化学反应。

指挥室里,那盏总是亮到深夜的煤油灯下,总能看到他们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两个人的身影。

他们会为了一个齿轮的增速比,或者一个电路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