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末日忒修斯》

第97章 耆英号

秋日的海风,带着一丝清冽的凉意,吹拂着徐公岛那初具规模的码头。

三艘经过全面整备的风帆三体船,如同三只蓄势待发的矫健猎鹰,静静地停泊在港湾里。它们的甲板上,堆满了空的物资箱、绳索和工具,五彩斑斓的斜帆早已降下,只等着一声令下,便要再次扬帆远航。

李杨站在旗舰“忒修斯之舟的船头,他那如同黑熊般魁梧的身影,在晨光下拉出一道长长的、充满了力量感的影子。他的身边,是沉默得如同一座冰山般的侯破浪。

“都给老子听好了!李杨对着即将出发的二十名精锐拾荒队员,进行着最后的战前动员。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像定海神针,瞬间就压下了码头上所有嘈杂的议论声。

“我们这次回去,不是去打家劫舍,更不是去游山玩水!我们的任务,是为我们这个家,带回能让我们活得更好、走得更远的‘火种’!

他指了指身后那片欣欣向荣的营地,又指了指远处那片代表着死亡与废墟的、遥远的天际线。

“我们这次,只用风帆,不动引擎!柴油,是我们的救命粮,一滴都不能浪费!路上可能会慢,可能会遇到逆风,但我们有的是时间和耐心!安全,是第一位的!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他拿起一张由苏溟舟亲手绘制的、标注得密密麻麻的搜寻清单,“柴油、潜水装备、能造大船的金属和工具、还有……所有和风力、潮汐发电相关的零件!自行车、UPS电源、电焊机、锻造台……只要是清单上有的,能搬得动的,都给老子一样不落地带回来!

“都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二十名汉子齐声怒吼,声震云霄。

苏溟舟和林沧月站在岸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没有去发表什么慷慨激昂的演说,他知道,在出征的时刻,李杨这种军人式的、充满了阳刚之气的动员,远比他那些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蓝图,更能鼓舞人心。

“保重。

李杨重重地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结实的拥抱。而侯破浪,则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包含了千言万语。

“升帆!起航!

随着李杨一声令下,三艘三体船,在岸上所有人的注视下,缓缓升起了它们那五彩斑斓的帆,像三只优雅而沉默的信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天翁,悄无声息地滑出了港湾,调转船头,向着那片充满了未知与希望的钢铁坟场,再次,出发。

送别了远征队,苏溟舟没有片刻的停留。他转过身,对着身后同样一脸凝重的林沧月、孙博和吴静说道:“走吧,我们的战场,在这里。”

指挥室里,气氛严肃得如同最重要的学术研讨会。

那张巨大的木板桌上,铺着的不再是海图,而是一张由苏溟舟耗费了无数心血,从“方舟计划”里复刻出来的、充满了古典美感与精密结构的古代帆船图纸——“耆英号”。

“这就是我的想法。”苏溟舟指着那张图纸,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对古代文明智慧的狂热,“我们要造的,就是一艘它的现代化缩小版!一艘长度在十五米级别,以尖底福船结构为基础,融合了现代流体力学和材料学的、真正的远洋旗舰!”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三位科学家长久的、令人不安的沉默。

“苏溟舟,”最终,还是孙博这位严谨的物理学博士,第一个开口了,他推了推自己的眼镜,指着图纸上那流畅而复杂的船身曲线,一针见血地说道,“我承认,这个设计很美,也很……经典。但是,你有没有计算过,一艘十五米长的尖底木船,在满载的情况下,要承受多大的水压和结构应力?”

“我们没有现代的、高强度的船用钢材,没有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我们只有松木、竹子,和一些从废墟里拆回来的、性能未知的零碎钢板。用这些东西,去建造一艘需要承受数十吨级别应力的远洋船只,这在结构力学上,几乎等同于**。”

“他说得对。”吴静这位材料学硕士也点了点头,她指着图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如同鱼骨般的船体肋骨结构,“传统福船的建造,依赖的是大量的、优质的硬木,比如铁力木和樟木。而捻缝防水,则需要用到大量的桐油和麻絮。这些东西,我们现在一样都没有。”

她看着苏溟舟,指出了最致命的材料困境:“我们没有传统的桐油,光靠我们自己熬制的松脂,根本无法保证一艘十五米长的船,在远洋航行中,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水密。松脂太脆,遇冷容易开裂。更关键的是,我们没有麻絮,用什么来填充船板之间那数以百计的缝隙?”

“最关键的,是时间。”林沧月终于开口了,她那双清冷的眼眸,像两把最锋利的手术刀,直直地刺向了这个计划最脆弱的心脏,“根据我的初步估算,以我们现在的人手和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工具水平,想要完成这样一艘船,从铺设第一根龙骨到最终下水,最乐观的估计,也需要三个月。

“三个月。她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声音里不带任何感情,“而在这三个月里,我们所有最核心的技术人员和最宝贵的金属材料,都将被这个项目彻底套牢。我们将无力再去进行其他任何的技术升级。万一……我是说万一,在这期间,‘黑鲨’或者那支欧洲舰队,再次出现,我们拿什么去应对?

“所以,

三位科学家,从三个不同的专业角度,几乎是全方位地,宣判了苏溟舟这个宏伟蓝图的“**。

指挥室里,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苏溟舟沉默了。他看着眼前这**着旧世界顶尖智慧的“理性主义者,又想起了远方那支正在逆风而行的、充满了草根智慧的拾荒者舰队。

他知道,他们说的,都对。

但他同样知道,他们都忽略了,这个新世界里,最重要的一样东西——人心。

“你们说的,我都明白。苏溟舟缓缓地抬起头,他的声音,没有丝毫的动摇,反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造船?

“不仅仅是为了去更远的地方,搜刮更多的物资。

“更是为了……离开这里。

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那三座虽然坚固,但却如同牢笼般的岛屿,声音变得悠远而深沉。

“我们不可能永远被困在这片小小的蜃楼列岛。这里,只是我们的摇篮,是我们的新手村,但绝不是我们的终点。你们看到了欧洲舰队,也从我这里听说了‘人祸’的可能。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危险。

“我们必须拥有,能让我们去到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的、真正的远洋航行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寻找更多的幸存者,才能去内陆,去高原,去搞清楚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能……真正地,把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而这艘船,他转过身,指着那张充满了希望的图纸,“就是我们离开这个‘摇篮’的、唯一的钥匙!

“我知道,这个工程很难。但它,不仅仅是在造一艘船。它更是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在倒逼我们,去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业升级!为了造它,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锻造更坚固的金属零件,必须掌握更复杂的木工技术,必须建立起一套能支撑大型工程的、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文明的跃迁!

“至于我的家人……他想起了那个遥远的、或许早已沉入水下的金陵,“我必须去找他们。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是我作为一个儿子,必须完成的使命。而这艘船,就是我唯一的希望。

这番话,充满了理性的战略规划,更充满了感性的、不容置疑的决心。

林沧月、孙博和吴静,都沉默了。他们看着眼前这个虽然年轻,但眼神却异常坚定的年轻人,看着他那双在煤油灯光下燃烧着火焰的眼睛,他们那颗只为数据和逻辑而跳动的心,第一次,被一种他们无法理解,却又不得不敬佩的东西,深深地触动了。

“好吧。最终,还是林沧月第一个打破了沉默。她走上前,拿起那根木炭,在那张充满了古典美感的图纸上,画出了几条辅助线。“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来谈谈,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让这个疯狂的计划,变得……不那么容易散架吧。

那一瞬间,指挥室里的气氛,彻底变了。

怀疑和否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了创造激情的、属于“开拓者的火焰!

“在讨论结构和材料之前,我们必须先确定动力方案。苏溟舟指了指图纸,“耆英号的核心动力,毫无疑问是风帆。但是,我们必须为它配备一套可靠的辅助动力系统,用于进出港口、躲避无风带,以及……在最危急的时刻逃命。

他将目光投向孙博:“孙博士,我们手上有两台修复好的雅马哈90马力舷外机。我的想法是,将它们并联安装在船尾。但是,一艘十五米长的木质尖底船,它的艉板结构,能承受住这两台总计近四百公斤的发动机的重量,和它们在全速运转时产生的巨大推力吗?

这个问题,立刻让刚刚才缓和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绝对不行!孙博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传统的福船是圆尾或方尾,根本没有为悬挂大马力舷外机进行过结构优化!你把两台这么重的发动机直接挂上去,别说开起来了,光是静止状态,巨大的杠杆力矩就会对龙骨末端和整个船尾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用不了多久,整个船尾都会被活生生撕裂!

“那内置柴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油机呢?”吴静提出了另一个方案“我们可以把发动机安装在船体内部通过传动轴驱动螺旋桨这样重心更稳。”

“更不行。”苏溟舟苦笑着摇了摇头“内置柴油机需要复杂的冷却系统、排烟系统和减震基座我们根本没有条件制造。更何况在木船的船舱里放一个高温高压的‘**’那才是真正的噩梦。”

讨论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林沧月缓缓地走到了黑板前。她擦掉了之前关于材料的讨论用木炭画出了一个极其简化的、现代高速快艇的船尾截面图。

“问题不在发动机在船。”她的声音依旧清冷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专业性“我们不能让船去适应发动机而是要为发动机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独立的结构。”

她指着图纸上一个向外延伸的、与船体融为一体的平台。“现代船只为了安装大马力舷外机通常会设计一个独立的、经过特殊加固的‘艉板支架’或‘发动机舱壁’。它的作用就是将发动机的重量和推力均匀地分散到船体最坚固的几根主肋骨和龙骨上而不是让脆弱的船尾蒙皮去承受。”

这个思路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苏溟舟脑中的迷雾!

“对啊!”他猛地一拍大腿立刻冲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前飞快地调出了“方舟计划”里关于宋代海船的结构图。“我怎么忘了这个!你看!”

他指着屏幕上一艘福船的尾部结构。“古代的水密隔舱技术本身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