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北平暗影:开局绑定救国系统》

36. 禁区边缘

哈尔滨的冷,是那种能沁入骨髓、冻结思维的干冷。林雁提着行李箱,走出喧闹却压抑的火车站,仿佛从一个牢笼踏入另一个更巨大的、无形的牢笼。城市街道宽阔,却笼罩在一种异样的沉寂之中,日伪旗帜随处可见,行人大多面色麻木,步履匆匆,不敢多做停留。空气中除了煤烟和寒冷,似乎还隐约飘荡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难以形容的消毒水与某种腐败物质混合的怪异气味,令人莫名心悸。

她没有贸然打探任何关于“平房”或“防疫给水部”的消息,而是严格按照一个普通商行职员的身份,先找到了组织预先安排的一家小旅馆住下。旅馆老板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收了房钱,递过钥匙,多余一句话没有,仿佛对任何客人的来意都毫不关心,这种漠然本身或许就是一种保护色。

房间狭小寒冷,墙壁单薄。林雁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房间,确认没有可疑的监听设备后,才稍稍放松紧绷的神经。她需要尽快展开侦察,但绝不能急躁。“盗火者”任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侦察的细致与准确。

她摊开一张普通的哈尔滨市地图,目光落在东南方向的平房区。地图上那片区域标注简单,只有几个稀疏的村镇名称和铁路线,大片空白区域仿佛被刻意忽略。那里,就是恶魔巢穴的大致所在。

接下来的几天,林雁以“熟悉环境、联系业务”为名,租用了一辆旧的自行车,开始对平房区外围进行初步的、迂回的侦察。她不敢靠近核心区域,甚至不敢明显表现出对那个方向的兴趣,只是远远地、利用各种地形和建筑物作为掩护,进行观察。

越是靠近那片被封锁的区域,气氛越是诡异。正常的村落变得稀少,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电网围墙、密集的瞭望塔和荷枪实弹的岗哨。空气中那股消毒剂和腐败物的混合气味变得更加浓烈,即使在寒冷的北风中也无法完全吹散。偶尔有披着厚重帆布、密封得严严实实的卡车轰鸣着驶入那条通往禁区深处的专用公路,扬起一片雪沫和尘土。

她发现,想要靠近核心区域极其困难。所有主要道路都被严密设卡,盘查极其严格,没有特殊证件根本无法通行。周边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任何试图从野地接近的行为都极易暴露。【方圆洞察】的感知范围在如此开阔地带也受到限制,无法深入禁区内部。

她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相对安全的观察点。经过多次小心翼翼的迂回探查,她终于在距离禁区外围铁丝网数里外的一个废弃的砖窑烟囱上,找到了一个理想的瞭望位置。砖窑早已停产,周围荒草丛生,地势略高,且有一条几乎被积雪掩埋的小路可以迂回接近。

选择一个天色阴沉、能见度较低的清晨,林雁穿上灰白色的旧棉袄,用围巾包住头脸,背上一个装着干粮、水和那架破旧望远镜的布包,如同一个早起拾柴的村妇,艰难地跋涉在没膝的积雪中,向砖窑靠近。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她小心翼翼地避开可能有巡逻队经过的路径,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抵达砖窑脚下。废弃的砖窑如同一个巨大的灰色墓碑,矗立在荒原上,寂静无声。

她沿着内部残破的砖梯,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砖石松动,每一步都必须极其谨慎。终于,她爬到了烟囱中部一个瞭望口附近,这里视野相对开阔,又有砖石遮挡,相对隐蔽。

她取出望远镜,调整焦距,向那片死亡禁区望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尽延伸的、带着尖刺的高压电网,在灰暗的天空下闪烁着不祥的寒光。电网之内,是一片被严格清理出的开阔地,没有任何遮蔽物,足以让任何潜入者无所遁形。更远处,隐约可见一片样式统一、低矮敦实的灰色建筑群,排列整齐,如同巨大的棺椁匍匐在地平线上。几根高大的烟囱耸立着,冒着淡淡的、近乎无色的烟气,与哈尔滨城区的黑烟截然不同,更添几分诡异。

几条笔直的道路如同刀切般贯穿其间,偶尔有穿着白色或土黄色军装、戴着口罩的身影移动,如同渺小而忙碌的工蚁。巡逻队牵着狼犬,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巡视,节奏机械而压抑。整个区域死气沉沉,听不到任何人声,只有寒风掠过电线发出的呜呜声,以及偶尔传来的、被距离拉长的、模糊不清的犬吠。

一种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压抑感扑面而来。这里没有前线战场的硝烟,却弥漫着比战场更浓重的死亡气息。这里进行的不是面对面的厮杀,而是冰冷、高效、系统化的毁灭。林雁握着望远镜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她几乎可以想象出,在那一片片灰色屋顶之下,正在发生着何等惨绝人寰的暴行。

她强忍着生理和心理上的极度不适,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履行侦察的职责。她仔细观察着巡逻队的换岗时间、路线规律,记录下瞭望塔的位置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