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人类幼崽的一天》
“衡之,你要叫她静徽。”骑在最后一个的蒙童往前挪,“先生说我们已经在读书啦,要叫同窗的字,不能叫名。”
“可是我们是表兄妹,我们家里都这么叫啊,对吧灵灵!”林鸭子不解,“我觉得灵灵比静徽好听!”
灵灵已经迫不及待骑上去了,“都可以都可以,随便怎么叫!阳崽抓好了吗,我们要开始啦!”
“好了。”阳崽不太情愿,她一直觉得骑竹马很傻,但是她眼睛扫了一圈,发现院子里的人类幼崽们有骑竹马的,有玩石头的,有跑来跑去的,大家三五成群,和朋友一起玩闹。
她就觉得她也应该这样做,这样才像真的融入人类幼崽的身份。
“驾!”
“出发啦!”
......
唐冠英散学回家时,家里飘出一阵肉香,她吸了下鼻子,“阿娘,我回来了。”
“快坐下吃饭。”周桃花从东厨出来,手里端着一大碗肉。
“好香啊!”唐冠英拿起筷子。
“上好的羊肉呢。”周桃花给女儿夹了大大一筷子,“你还在长身体,多吃点儿!”
“谢谢阿娘!”
羊肉太香了,唐冠英一口接着一口,撑了肚儿溜圆。
等到下午她自己在窗台下温书时,才想起答应了灵灵什么事,她看向院子里正在织布的母亲。
放下书简,唐冠英脚步踌躇,一会儿觉得母亲要了别人的钱不好,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去找母亲要回钱会惹她生气,这是不孝。
她纠结地眉毛皱起来,手指快被拧成麻花了。
“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周桃花突然出声,唐冠英被吓了一跳,她犹豫了一下走过去轻轻靠在母亲手臂上,“阿娘。”
“叫老娘做什么!”周桃花轻“啧”一声,“你一边儿去,不要碍着我做事。”
唐冠英往旁边走两步,“我们应该把那五百钱还给原先生。”
周桃花愕然地看向女儿,却见唐冠英鼓起勇气说道,“阿娘,我并没有受伤,也没有哭着回家,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书塾的事,但是那样是不对的,没有书塾要我,我能进清原书塾读书是因为原先生心软,我们应当以德报德。”
虽然那天她是有点伤心,第一次鼓起勇气想和同龄人交个朋友,但是碰了个钉子,但是她回家并未说过这事。
“然后呢?我们不活了?你以为我愿意当个胡搅蛮缠不讲理的小人吗?”周桃花冷声道。
“阿娘,我们日子很艰难吗?”唐冠英声音有些闷闷的,“可是阿爹不是在京城做官吗?”
“哈,靠你阿爹,全家都得饿死!你那个阿爹,五年未曾回家,信倒是不断,回回都是要钱,他那点儿俸禄,在京城维持自己的生活就不错了。”
“逢年过节要给上官送礼,平日又要跟同僚吃喝。还要维持体面,衣服要熏香,吃的喝的不能差,还要大宅子,要仆从环绕。要不是我一天天日夜操劳,哪里有你们的好日子过。”
她忍不住嗤笑一声,“真是好笑,德?德能填报你的肚子?还是能让你阿爹升官?”
唐冠英低着头,不敢看母亲,她小声道,“可那样是不对的。”
周桃花沉默不语,手里动作不停。
“阿娘,我们应当把钱还给原先生,我可以不要吃肉,也可以每天走着去上学,不用马车,家里的仆从也可以辞掉几个,我可以帮忙做事。”
“不行!”周桃花厉声说道,“不吃肉身体会差,你是唐家的大小姐,我是唐家的夫人,若我们没了体面,那人人都可以来踩一脚!”
她眨眨眼,“你只需要好好读书,做个有用的人,等过几年,我们去京城找你阿爹,他定会高看你一眼。”
“你有才华,又有家世,到时说不定会在京城做个官夫人呢。”
“阿娘......”
“此事不必再说!你去温书吧。”
唐冠英头更低了,她慢慢说道,“我知道了。”
周桃花吸了吸鼻子,抬头把眼泪憋了回去。
真可惜呀,冠英要是男孩儿该多好啊。
......
“乌承禄,令狐横。朱交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①
书塾里,蒙童们跟着汪塾师摇头晃脑的读书。
阳崽跟读了几句就不想跟了,一段话反反复复地读,她认为这是没有效率的事。
阳崽目光逐渐呆滞,已经不知道神游到哪儿去了。
“昭明,认真。”汪塾师轻轻敲了敲她的头,有些苦恼,下回一定要跟院长说不要招收这么小的蒙童了,上课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
等下了课,汪塾师把阳崽带去塾师们的书房。
“昭明,上课为什么不跟读?”
“先生,一定要跟读吗?”阳崽抬头问道。
“当然,跟读可以让你们更好的找到文章的韵律,等以后熟悉韵律了,就可以自己看文章了。”
阳崽紧紧皱着眉头,她觉得这样不对,很没有效率。
“昭明,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大胆地说出来。”汪塾师鼓励地看着阳崽。
阳崽看了一眼汪塾师,欲言又止。
汪塾师语气更轻柔了,“不要怕,大胆一点,昭明。”
“我觉得你教的不对,跟读没有效率。”
汪塾师僵住了,他教的不对?他教了二十年书,现在被一个五岁的幼童说教得不对?
“哪里不对?”他觉得好笑,看着阳崽一幅我有很多话说的样子,索性让她说完,“还有呢,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真的可以说吗?”阳崽觉得有点不太好,她上次说兰婆做的饭难吃被陆山教育了,让她不要瞎说大实话,兰婆操持家里已经很累了,要学会体谅,给大人留点面子。
“当然。”
“我觉得你不适合做老师,你讲的课很无聊,大家都昏昏欲睡。每次都是读,然后认字,最后写字,很没有意思。”
“而且讲课进度太慢了,都过去十几天了,还在《急就篇》打转,那么简单的内容应该一天三十本。”
“还有写字的笔和竹简,也很不好用,书塾没有更好用的书写工具了吗?墨写上去很不听话,笔的毛很软,这根本不科学,还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