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纨绔死后第五年》

11. 第十一章

神武大街上,小贩小摊的吆喝声从街头传到巷尾,徐方谨沿着路走,路上兜了几个脸盘子大的烧饼在怀里,在快到大理寺之前就吃掉了一个,勉强把肚子填饱。

简知许让三日后去刑部历事,徐方谨盘算着还有几日,就先把事情给办了。才来京都的时候他打听到关匡愚告病已久,照林大人的嘱托,不应去打搅。但近来的消息说关匡愚又上值了,他便赶早来大理寺。

在外头快速整理好自己之后,徐方谨看到了大理寺门口两个巍峨雄壮石狮,抬步走上几层阶梯。当门房的听到他要找的人是大理寺卿的时候,脸上露出了怪异的神色,低声跟身旁的人耳语了几句,便小跑去找管事的禀报,不多时,便有人来迎他。

可今日大理寺内似是很忙,绕过影壁,没走多远那人就被急忙忙赶来的官员叫走,徐方谨客气地让他给指了路,自己独自默念记着,然后朝着他指的方向快步走去。

无论官吏还是衙役,路上遇到的人都形色匆匆,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徐方谨察觉到今日大理寺内应是有事发生,顺着刚才的指引,过了圆拱门再往前走几步,最后竟是到了一处游廊,他抬头看日头的功夫,就听到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他往后退两步就发现自己缩在一处隐秘之处,进退两难。

“你说关大人心里到底看重谁?前些年廷议大理寺左少卿缺的时候,大伙都猜测会不会是陆云袖做上这个位置,当年她刚刚办了京都大盗的那个案子,风头无两,连陛下都夸赞过几句,但最后任平江履任。”

另外一人左顾右盼,见四下无人,便大着胆子说,“当年我就说,陆云袖不可能做上正四品的位置,说到底就是一个女子,学识才干再好又有什么用。别看她现在得了东风,做了刑部郎中,可得罪的人不少。法场这一出事,多少同僚恨她入骨。本来人杀都杀了,非要掀起波澜来。金阁老有多少门生是刑部出身,等着吧,她没什么好日子。”

刚才说话的那人幽幽看他一眼,“陆云袖本来就不受待见,不然也不会屡有政绩今年才升个五品。要我说,她这一生才真的令人钦佩。当年她被诬告杀夫,身陷囹圄却心智颇坚,酷刑加诸也不改其志,案子到了大理寺覆审她硬生生凭借一张利嘴指出了诸多疑点和破绽,还惊动了宣悯太子和关大人。案子得以再次打回刑部重审,关大人亲自搜集了人证口供才还了她清白,为此也是得罪了不少同僚。遭此劫难,她却能重振旗鼓,投身科举,石破天惊的一笔,举国瞩目。就是官运不好,这些年官场浮沉,名气大、才干卓异,还只是一个六品主事。”

听得另外一人是眉头紧皱,“你到底是站哪边的,别忘了,现在大理寺左少卿是任平江,虽都是关大人的徒弟,但他俩是面和心不和。今日陆云袖来大理寺可把我吓一跳,任平江前几日就大发雷霆,现在碰一起还不得炸开来。”

“我哪边都不站,就事论事罢了。我还记得当年我在刑部的时候,堂官高升却将烂摊子一把推给了我,我险些身家不保,求告无门,万念俱灰之际还是陆云袖审察详情,呈堂证供,才让我免受劫难。就凭这一点,我不能背后道她是非”但他也不想跟同僚太多争论这个,于是低头思索了一下,“奇怪,不是说关大人今日回大理寺吗?怎么还没来?告假多月了,大家还以为他老人家要隐退了。”

徐方谨听八卦听得是津津有味,转头的时候却看到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穿着铅青色流水纹道袍,一捋白胡子,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一瞬间可把徐方谨吓了一跳,再转头看刚才叙话的两个官吏也走远不见了。

“刚才他们说的话你可听了?”老人家扶着廊柱坐了下来,面上和善,笑起来像是弥勒佛,滚远的肚子特别有佛相。

徐方谨老实点头,眼睛却在不住地打量着眼前的人。

老人一捋胡须,另一只手揉了揉腿,似是没在意徐方谨的打量,“你听了一耳朵,觉得关大人更看重谁?”

徐方谨满脑子的困惑,这不是刚刚两人一开始问的问题吗?到最后都没听到个结果。他沉思了一会,斟酌着用词,“都是同门,自然没有偏心的理。可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做的事更符合心意,便会有所偏斜。”

他抬眸,目光灼灼,“近日浙江这个案件里,陆大人救了含冤的百姓,却也得罪了同门和同僚,步履维艰,关大人这是左右为难。”

听到这个答案,老人的眼眸略过几道光,乐呵呵地笑道“你这个滑头,倒是两头都不沾。”

但他的目光很快又打转在徐方谨身上,极其敏锐的鼻子闻到了烧饼的香味。

徐方谨将怀里的油纸包着的烧饼掏出来一张递给了老人,他毫不犹豫地咬了一大口,心满意足地稳当着。

“任大人和陆大人是师兄妹,各种恩怨旁人谁能说清道明呢?这件事还得看师傅如何处置了,你是说不是,关大人?”

关匡愚无奈一笑,咬了一口烧饼,嘴里含糊,“果然是林老头带出来的人,一样的狡猾。不过你也不是旁人了,今日起你就是这两人的师弟了。”

“果然人情债难还,我都七十的人了,还要收关门弟子,林老头这个人真不厚道。”他晃了晃手头的烧饼,“这个就当你的束脩了。”

徐方谨怔楞住了,似是没有想到会有今日这一出的发展。

“怎么,林老头没跟你说?还是不愿意做我徒弟?”见他没反应过来,关匡愚又半开玩笑地提起他刚刚说的话,“不过你也说得对,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是后来的,就别指望着我会待你超过你师兄师姐了。”

“不敢不敢。”徐方谨立刻站了起来,扶着要起来的关匡愚站稳,心里不由得犯嘀咕,林大人这一招先斩后奏可是半点音讯都没有。

但很快他心底里的感激无以言表,跟着林大人四年,他从来没有问过他的过往和将来的打算,而是严苛地教他读书作文,为人处世,得知徐方谨要来京都后,又默默写信让关大人收他做弟子。刑部理天下刑名,而大理寺驳正覆审,许多案件的卷宗都收录齐备,或许日后能用上。

“师父,你去哪?”徐方谨从善如流,很快进入了身份。

关匡愚却没走,站定下来好好看了眼徐方谨,“有人说你同扶舟长得有几分像,我看未必,你们骨相不同。日后也不必听些流言蜚语,踏踏实实做事。”

一句骨相让徐方谨的眸光凝了一瞬,但他打起趣来,“怎么敢攀扯小侯爷,我就是一个穷书生,身无长物,手无缚鸡之力。”

关匡愚点到为止,也不再说什么,就只让徐方谨跟着过去见见人。

爷俩刚走到院门口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当值的官吏都集中在院内的一角,距离着值房不远不近的距离,面色各异。

见关匡愚来了,各个官员都惊了一下,准备行礼的时候被他制止住,“都先出去吧。”

几个准备动身的时候,却听到里头很大声的一句——

“陆云袖,你到底要干什么?”

迈出的脚步又停下了,耳朵竖了起来,被关匡愚瞪了几眼才满脸遗憾地踱步走了。

这头关匡愚制止别人听墙角,另一头就拉着徐方谨听起了墙角,还老神在在地背着手。

似是注意到自己太大声了,任平江稍微平复了下心情,面色复杂地看向陆云袖,“知微,你要功绩要名望都可以,但你不能踩着同僚的头向上爬吧。你知不知道刑部现在有多少人恨你入骨,浙江的这个案件可是把人家的考绩踩了下来。”

陆云袖淡淡抬眸,“我问心无愧,冤案就是冤案,不能因为耽误了某些官员的考绩就稀里糊涂,此风一开,后患无穷。”

任平江看到她这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窝了几日的火腾腾直上,这几日法场救人都已经在京都各大茶楼演的热火朝天了,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