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和尚同居的日子》
少年时的张道胥,可不像现在这么宅。
若是他生在这个五花八门的时代,定会尽情地吃喝玩乐,酒吧网吧盖吧都要去个遍。
可惜,这些玩意儿南朝都没有。
南朝有什么?金陵城里,白天可以投壶射箭、围棋赛舟、登高祭神,晚上则有饮酒赌博,乐舞灯会,还有秦淮河两岸香温玉软。
南朝高祖北逐胡虏,攘夷安内,定都金陵,其子昭宗恢复民生,父子二人用了半百年的光景,造就了金陵盛况。
可惜,张道胥不在金陵。
他生自清河张氏,单说清河这个地方,如今已鲜为人知,但它曾经出过一个人尽皆知的人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松。
南朝的清河,是北方名城,以盛产将相王侯闻名。
可惜,张道胥也不在清河。
在清河人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张家自古就是望族,他祖父是跟着高祖打江山的功臣,可惜有个屡教不改的臭毛病:爱掺和别人的家事。
高祖一辈子生了二十七个儿子,杨家从江南打到江北,从江北打到贺兰山,逐出了鞑子,迁回了金陵,耗时整整二十年,高祖的儿子们还没斗争整完。
定都金陵以后,储君之争进入了白热化。
张道胥爱管闲事的祖父,就在这时候站错了队。昭宗杨玄,也就是杨睿的儿子杨弈的爹,他一登基,张家满门就在杨玄爹死亡名单上了。
张家被送去贺兰山下满门抄斩那年,张道胥不过八岁,一尚且管不住尿的小儿,刑官于心不忍,便没有对他用酷刑,而是给了他一颗裹着毒药的酥糖。
奇迹在这时候发生,负责处理尸体的差役在埋人的时候,听到一声小儿喊娘,他们擦亮眼,只见土堆里站起来一个大眼乌溜的男孩。
他们都经历过战争的残忍,杀死一个孩子,实在太难了。
一帮人互相推来推去,没人愿意动手。眼看天要亮了,他们做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贺兰山下有瞎子寡妇,平时接待他们兄弟挣点生计,他们就把张道胥送给了寡妇当儿子。
张道胥给瞎寡妇做了两年儿子,寡妇就香消玉殒了。但张道胥这孩子是个自来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社牛,他一点儿不愁自己的日子,今天去这个爹家里睡,明天去另一个爹家里睡,谁不让他住在家里白吃白喝,他就把他们和寡妇的事昭告天下。
他晚上在各位爹家里睡觉,白天就搬着小板凳,坐在戍边军营的练兵场旁边,看人家舞刀弄剑。
几个爹觉得,毕竟是自己从鬼门关救回来的孩子,不求他以后能成栋梁之才,但至少不能让他危害社稷,于是集资请了教书先生,教他读书认字。
张道胥这书念的,一度让他的养父们怀疑朝廷是不是抓错人了。
清河张氏是文士大族,他那个站错队的祖父,是著名的“以笔战戎狄”的儒将,他父亲、叔父等人,都是有名的书法家、绘画家、诗人、居士,现代他们的作品都是博物馆馆藏之物,按理说,张道胥读书肯定不成问题。
张道胥这孩子读起书来,怎么说好呢。
那时候张道胥的身份还是个死囚,不能光明正大地叫张道胥,瞎寡妇给他起名叫张三,于是贺兰山有个著名的歇后语:张三念书—真愁人呐。
十三岁那年张道胥开始个头猛蹿,四位养父为了让他走上正道,动用了些人脉,把这个活爹塞进军营。
贺兰山这个戍边军营,要从高祖北逐胡虏说起。
当年杨睿为将胡人逐出中原,用尽了各种办法,其中不乏邪门歪道,请传闻中少司命的族人白家出山,炼制阴傀,就是其中之一。
自古就有传闻,枉死之人,怨念深重,便会化作厉鬼。
而那些含冤而死的名将,身前犯下无数杀戮,聚集在他们身上的怨念,非寻常枉死之人可比,以其遗体为引,用巫术聚其怨念,便能令他们死而复“生”,成为阴傀。
阴傀非鬼非神,最开始,他们只是杨睿制造出来驱逐胡人的武器。
杨睿为请隐居世外的巫祝出山,拿子孙阳寿做抵押,又挖了无数前朝名将的坟,用他们的遗体聚集怨念,炼制阴傀。
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古法只说了如何炼制阴傀,却没说怎么让他们消失。
杨睿想了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他划贺兰山缺为“乌城”,由阴傀统治。此举既给了阴傀容身之处,又让这些前朝名将为他镇守边关。可能成千古名将者,岂是任人摆布的傀儡?
在杨睿统治晚年,阴傀开始侵扰阳间,要求扩大乌城范围。
杨睿深知这是自己酿下的大错,故在死前建立了赤阳军,为他们开阴阳眼,于贺兰山下修建屏障抵挡阴傀。
此屏障名为万佛林,由前任国师巫祝白流仙设计。九百名高僧在此做法,集体焚身,留下佛骨舍利,再为佛骨舍利搭建石塔,足足九百座石塔,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形成一片壮烈的塔林。
赤阳军成了张道胥的第一个单位,他的第一份工作,不是上阵杀敌,而是修塔。
石塔内部有佛骨镇守,表面刻画着太阳、腾蛇、剑、□□等象征“阳星”等符号,塔尖挂着写满佛咒的经幡,这些都是克制阴间人的法物。
一旦万佛林建成,阴间人将被永远困在乌城,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要阻止万佛林的建成。
修塔过程里,赤阳军三不五时就要接受阴兵进犯。
张道胥的爹们将他塞进赤阳军,本意只是想给他安排个出路,并没想他能有多大成就z可是张道胥一入行伍,便如鱼得水,不到三个月,他多次带领小分队击退进犯万佛林的阴兵,保护了阳间的屏障。
张道胥十四岁时,人们已经看出来,他日后日后必成名将。
少年成名,容易心气高傲。张道胥也不例外,他空闲下来是一想,自己早晚要走向阴阳界碑的另一边,面对那些来自历史的名将。他的对手各个名号响亮,什么萧刹、东方一叶,李破狼...而自己却叫张三,这个名字一听就是炮灰。
十四岁的张道胥,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恢复自己的姓名。
不过一年后,张道胥就等到了属于他的机会。
当时的皇帝已经是杨睿的儿子杨玄了,和杨睿不同,杨玄对乌城采取的是战争政策。
杨玄的太子杨宴大张旗鼓率兵出征乌城,乌城只派了最年轻的前朝小将,就灭了杨宴军队,而杨宴则被当成了人质。
于是,南朝上下展开了一场“营救太子”运动。
杨玄下了英雄令,天下英豪,不问出路,若能从乌城救出太子,便为其万户侯加身,赏金万两,金陵城中豪宅一座,且会无条件满足其一个愿望。
皇帝的奖赏可不是容易兑现的,整整两年,天下无数英豪应征入伍,攻打乌城,无一不是惨败收场。
一个乌城,几乎折了全部南朝将领的心性,南朝只剩最后的希望了:路将军遗孤,路霄城。
路霄城的父亲是南朝名将,自他父亲死后,他被朝中的老将军们轮流抚养,授其兵法。路霄城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军二代,在他十四岁那年,曾三闯乌城打探乌城形势,次次全身而退。
经历了无数损兵折将,路霄城研究透了阴傀的战术,他认为自己该出场了。
营救太子不是谁想谁就能上,此事关乎全体阳间人的尊严,要从皇帝手上拿兵马去救太子,需要经过激烈的淘汰赛。
南朝靠谋略建国,最不缺的就是谋士,故筛选赛只比武艺。
路霄城打遍天下无敌手,眼看营救太子之功非他莫属,孰料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