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先生,休想逃!》
太和殿上,暖炉烧得旺。
过于温暖的环境会让人昏昏欲睡。
龙椅上,萧青鸾单手支着下巴,眼皮子正在打架。
底下,兵部尚书王德发正唾沫横飞地汇报着各地军务,那声音抑扬顿挫,像是在说相声。
“……综上,我大炎四海升平,八方安靖,皆赖陛下天威,国师辅政有方……”王德发肥硕的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
他清了清嗓子,拿起最后一份卷宗说道:“哦,还有一桩西境的小事。铁壁关巡逻队,于前日遭遇一伙不知名部落的蛮子,发生小**。我方将士奋勇杀敌,斩敌三名,仅折损五人,敌已望风而逃。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他念完,认为这足以载入史册的大捷。
满朝文武昏昏欲睡,对此毫无反应。
西境嘛,鸟不拉屎的地方,死几个兵,跟死几只鸡有什么区别?正常损耗罢了。
就连龙椅上的萧青鸾,也只是懒懒地抬了抬眼皮,准备说一句“知道了,退朝”,好回去补个回笼觉。
然而,就在这催眠氛围中,一个清冷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王尚书。”
声音不大。
却让所有人都打了个激灵,齐刷刷地朝声音来源看去。
百官队列的最前方,那个身着紫色国师袍,一直闭目养神的年轻人,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
他缓缓走了出来,身形笔直。
“卷宗,拿来我看看。”
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兵部尚书王德发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他心里咯噔一声,暗道这位爷今天怎么突然对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感兴趣了?
但他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让身后的书吏将那份卷宗呈了上去。
喜公公小跑着接过卷宗,又小跑着送到顾云舟手上。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顾云舟和他手里的那份卷宗上。
顾云舟翻开卷宗,看得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
他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大殿里的空气,似乎也随着他的沉默,变得凝重了起来。
王德发的额头开始冒汗。他实在想不明白,一份再正常不过报告,怎么就让这位权倾朝野大人变了脸色?
终于,顾云舟合上了卷宗。
他抬起头,目光直直盯着王德发。
“王尚书,我问你三个问题。”
王德发一个哆嗦,连忙躬身:“国师大人请讲,下官知无不言。”
顾云舟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嘲弄。
“第一,我大炎的制式铁甲,什么时候成了纸糊的玩意儿?
卷宗上说,我方五名士卒,皆被箭矢穿胸而过。你告诉我,西境哪个部落的蛮子,能用骨头磨的箭头,射穿我北府军工坊出品的铁甲?”
王德发的冷汗“唰”地就下来了。
他结结巴巴地说道:“这个……这个或许是……是蛮子力气大,又或许……是我方士卒离得太近……”
“是吗?”顾云舟打断了他,“那第二个问题。
卷宗上说,敌军撤退时,‘鸣金收兵,阵型不乱,徐徐而退’。
王尚书,你给我解释解释,什么叫鸣金收兵?你家蛮子**,还随身带着锣鼓家当?还这么懂兵法,是请了孙子当军事教官吗?”
“噗嗤”
队列里,不知是谁没忍住,笑出了声。
王德发的脸瞬间涨得发红,。
“下官……下官……”他“下官”了半天,一个字也憋不出来。
顾云舟根本没给他机会,第三个问题接踵而至。
“最后一个问题。对方留下的三具尸体,卷宗描述,‘骨骼高大,颧骨突出,与西境任何已知部落皆不相同’。
王尚书,你掌管天下兵马,能不能告诉我,这伙从地里冒出来的蛮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整个太和殿,死一样寂静。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边境摩擦!
王德发双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
他现在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了,可**他之前看卷宗的时候,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他只看到了“斩敌三名,折损五人”,这数字多好看啊!
顾云舟不再看他,而是转向龙椅,对着萧青鸾深深一揖。
“陛下,臣断言,这绝非寻常部落。这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斥候小队。
他们出现在铁壁关,是在试探我大炎的边防虚实。
其背后,必然存在一个我们一无所知的强大势力!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
“臣奏请陛下,立刻派遣玄鸟卫火速赶往铁壁关,彻查此事!此事,关乎国运!”
这也太夸张了吧?
死五个人,就关乎国运了?
果然,队列中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交换了一下眼色,其中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